張正芳
(江蘇省金湖縣中醫(yī)院,江蘇 金湖)
妊娠分娩成為女性特殊生理階段,因其分娩時伴有子宮收縮情況,分娩疼痛極易導致不良妊娠結局發(fā)生,危害母嬰健康,探究適配的分娩助產手段具有重要課題研究價值。隨著婦產科醫(yī)學事業(yè)快速發(fā)展,婦產科助產模式不斷優(yōu)化,針對女性患者分娩出血、會陰撕裂情況,開展有效的會陰保護措施,為現(xiàn)階段臨床助產主要手段,可有效改善妊娠不良結局,降低陰道分娩對女性患者機體損傷;但于臨床應用中發(fā)現(xiàn),因會陰保護助產周期較長,一定程度增加預后產褥期感染發(fā)生概率,延長女性患者預后恢復周期,孕產婦接受程度較低,探究安全助產分娩手段尤為重要[1,2]。無保護會陰助產模式作為臨床新型婦產科助產手段,為臨床新型接生模式,可有效降低會陰側切情況,降低陰道順產轉剖發(fā)生情況,確保母嬰健康,為當今臨床婦產科發(fā)展主要探討熱點[3]?,F(xiàn)研究筆者為提高我院妊娠助產質量,特采用無保護會陰助產分娩模式,旨在探究其對女性妊娠結局的影響。
納入筆者單位婦產科接收足月孕產婦為觀察對象,研究開展時間為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共64例,按照雙色球抓鬮方式劃分小組,研究A組32例,年齡23-42歲,年齡均值(31.25±0.88)歲;研究B組32例,年齡22-45歲,年齡均值(30.99±0.91)歲,校驗2組孕產婦基礎資料(P>0.05),差異滿足研究比對要求
納入標準:(1)所選孕產婦均滿足自然分娩指征[4];(2)孕產婦及家屬對研究知情。
排除標準:(1)合并妊娠期并發(fā)癥、婦科疾病及盆腔手術史;(2)合并凝血功能障礙、傳染性疾病及其他急慢性疾病。
兩組孕產婦均由相同助產士實施助產分娩;研究A組孕產婦采用傳統(tǒng)助產分娩方式,待胎兒露出后,給予孕產婦會陰保護,對其外陰部位進行常規(guī)消毒,借助腕力,將其胎兒頭部進行旋轉,待胎兒頭部娩出后,放緩會陰上托,促使胎兒正常娩出;研究B組孕產婦采用無保護會陰助產分娩方式,待孕產婦宮口開至3-10cm左右,對外陰部位進行常規(guī)消毒,鋪設無菌紗布,指導孕產婦進行深呼吸,依據(jù)孕產婦子宮收縮情況,指導孕產婦進行用力,以肛門墜脹為主要感受,于孕產婦腹部進行規(guī)律按壓,有效控制胎兒頭部娩出情況,待胎兒雙頂徑即將娩出時,暫停腹部按壓,放緩分娩速度,促使胎兒自然娩出,注意胎兒娩出速度,待胎兒肩部順利娩出后,輕托胎兒頭部,幫助胎兒后肩娩出;兩組孕產婦產后均給予相同產褥期護理指導[5,6]。
(1)統(tǒng)計比對兩組孕產婦第一產程、第二產程、第三產程;
(2)統(tǒng)計比對兩組孕產婦產后出血、產褥期感染等不良事件發(fā)生情況;
(3)借助中文譯版生存質量評估量表對患者軀體功能、生理職能、情感狀態(tài)、社會功能等維度進行量化評估。
統(tǒng)計學軟件SPSS24.0進行假設校驗,計量資料用(±s)表示,采用t值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n,%)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設為統(tǒng)計學差異基礎表達。
研究B組孕產婦第一產程、第二產程顯著短于研究A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研究B組第三產程略低于研究A組,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孕產婦產程時間統(tǒng)計(±s,min)
表1 兩組孕產婦產程時間統(tǒng)計(±s,min)
組別 n 第一產程 第二產程 第三產程研究A組 32 481.03±11.16 45.26±2.47 8.56±0.71研究B組 32 412.52±10.25 31.25±2.03 8.11±0.68 t 8.904 7.769 1.208 P 0.000 0.000 0.133
研究A組孕產婦不良事件發(fā)生率21.88%(7/32),研究B組孕產婦不良事件發(fā)生3.13%(1/32),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孕產婦產后不良事件統(tǒng)計[n(%)]
研究B組孕產婦生活質量評分顯著高于研究A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孕產婦產后生活在質量統(tǒng)計(±s)
表3 兩組孕產婦產后生活在質量統(tǒng)計(±s)
組別 n 軀體功能 生理職能 情感狀態(tài) 社會功能研究A組32 62.36±5.41 60.71±5.35 61.50±5.49 63.05±5.33研究B組32 89.82±7.49 91.52±8.72 90.11±8.25 91.72±8.31 t 9.071 9.826 9.911 9.003 P 0.000 0.000 0.000 0.000
自然分娩作為臨床婦產科分娩主要手段,其臨床開展有利于母嬰健康,可有效降低剖宮產手術對母體健康的影響,同時胎兒經(jīng)陰道娩出,利于胎兒生長發(fā)育,為當今臨床最為科學的妊娠分娩手段[7]。隨著我國近年人們受教育水平提升,婦產科及孕產婦對自然分娩重視度增高,為確保最佳母嬰結局,多采用自然分娩方式,但考慮女性患者機體素質及精神狀況的影響,臨床開展自然分娩指征較多,為提高自然分娩安全性,規(guī)避不良妊娠結局發(fā)生,于分娩期間,輔以有效的助產分娩手段具有重要課題探討價值[8]。
無保護分娩助產手段作為臨床新型接生模式,針對傳統(tǒng)分娩方式,可通過順應自然分娩,由助產士于分娩途中控制胎頭娩出速度,避免人為力量干預影響胎兒分娩規(guī)律,適當放緩第三分娩產程,以促使胎兒正常娩出產道,可有效降低會陰撕裂等情況,減少自然分娩轉向剖宮產概率,符合自然分娩指征[9];考慮分娩期間,因孕產婦伴有子宮收縮,分娩疼痛極易導致女性患者身心不良情況發(fā)生,導致妊娠不良結局,于助產期間,需開展有效的疼痛控制,以提高女性患者自然分娩信心,減輕分娩疼痛,確保自然陰道分娩率。經(jīng)本研究數(shù)據(jù)比對反饋,研究B組孕產婦第一產程、第二產程顯著短于研究A組,研究B組第三產程略低于研究A組,主要得益于無保護分娩助產方式順應分娩規(guī)律,促使胎兒娩出,有效保護母嬰健康;通過分析孕產婦妊娠結局可知,研究A組孕產婦不良事件發(fā)生率21.88%(7/32),研究B組孕產婦不良事件發(fā)生3.13%(1/32),無保護分娩助產可顯著降低妊娠不良結局;通過予以孕產婦生存質量量表可知,研究B組孕產婦生活質量評分顯著高于研究A組,臨床療效顯著。
綜上,于自然分娩中開展無保護會陰助產分娩,可顯著改善妊娠結局,提升孕產婦產后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