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紅梅
(廣東省第一榮軍醫(yī)院,廣東 廣州 510260)
斷指再植是在光學顯微鏡的助視下,把完全或不完全斷離的指體通過血管重新吻合,徹底清創(chuàng),整復骨、神經(jīng)、肌腱及皮膚,恢復斷指功能的手術[1]。該手術方法比較精細,且術后護理嚴重影響斷指功能恢復的好壞。以往臨床上的傳統(tǒng)護理方式具有并發(fā)癥多、致殘率高的缺點[2]。然而,早期康復護理是康復醫(yī)學和護理學相結合的專業(yè)技術,有研究報道[3],其能夠有效指導早期康復護理實踐,促進患指快速愈合,恢復其功能。鑒于此,本文為了探討早期康復護理對斷指再植患者斷指愈合的影響,將收治的90例斷指再植患者選為研究對象進行研究?,F(xiàn)將結果報告如下。
1 一般資料:將2017年11月-2018年11月收治的90例斷指再植患者應用雙色球法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5例。對照組45例患者,男26例,女19例;年齡17-57歲,平均年齡為(37.27±12.49)歲;傷殘原因:切割傷19例,車禍傷15例,電鋸傷9例,其他2例。觀察組45例患者,男27例,女18例;年齡17-58歲,平均年齡為(37.32±12.51)歲;傷殘原因:切割傷20例,車禍傷14例,電鋸傷9例,其他2例。對比2組患者的臨床資料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納入標準:(1)均為我院收治的斷指患者,且符合斷指再植術的指征,并應用斷指再植術進行治療;(2)知情本次研究,簽署知情同意書者。排除標準:(1)合并有心肝腎等嚴重疾病者;(2)聽力、視覺、精神或意識障礙者。本研究獲得我院倫理委員會的認證。
2 護理方法:對照組患者給予傳統(tǒng)護理方式進行干預。其內(nèi)容包括生命體征監(jiān)測,再植指血運觀察、抗凝血、抗感染,飲食干預,心理護理等。觀察組患者給予早期康復護理進行干預。(1)疼痛護理:服用止疼藥物的同時,護理過程中要保持動作輕柔。(2)腫脹護理:出現(xiàn)腫脹患者,取平臥位或側臥位,抬高患肢,必要者可進行冷敷處理。(3)功能訓練:術后1周進行再植手指輕微功能訓練,從末節(jié)手指輕微伸屈開始,逐漸增加強度;術后10天進行主動功能鍛煉,進行腕部關節(jié)活動及中掌指關節(jié)及指尖關節(jié)同時活動;術后3周進行前臂肌肉收縮運動,避免出現(xiàn)肌肉萎縮現(xiàn)象。(4)按摩護理:術后3周在再植手指周圍進行輕微按摩,5min/次,2次/d;術后4周對再植手指按摩,12min/次,4次/d。(5)再植手指進行屈伸、握拳訓練,動作輕柔,直至完全愈合。
3 觀察指標:(1)臨床治療效果。記錄2組患者干預2個月后握力、關節(jié)活動度及再植存活率。(2)斷指愈合優(yōu)良率。2組患者干預2個月后指尖的觸覺、溫覺、痛覺等功能基本恢復,關節(jié)活動范圍恢復正常,握力顯著增加判斷為優(yōu);干預2個月后指尖的觸覺、溫覺、痛覺等功能、關節(jié)活動范圍顯著改善,生活能夠自理,握力增加判斷為良;干預2個月后指尖的觸覺、溫覺、痛覺、關節(jié)活動范圍無變化,生活不能自理,握力沒有增加判斷為差。其中優(yōu)良率=(優(yōu)+良)/總例數(shù)×100%。
5 結果
5.1 2組患者干預2個月后的臨床治療效果比較:觀察組患者干預2個月后的握力、關節(jié)活動度、再植存活率顯著高于對照組,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2組患者干預2個月后的臨床治療效果比較
5.2 2組患者干預2個月后的斷指愈合優(yōu)良率比較:觀察組患者干預2個月后的斷指愈合優(yōu)良率為97.78%,相比于對照組的75.56%顯著增加,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2組患者干預2個月后的斷指愈合優(yōu)良率比較(n,%)
現(xiàn)代社會中,由機械、交通事故和其他原因引起手指斷離傷呈增多趨勢。并且斷指后會使得患者失去勞動能力,嚴重影響患者生活,波及家庭、社會等[4]。然而,隨著顯微外科的迅速發(fā)展,斷指再植成為治療斷指患者的主要方法,其能夠使得斷指重新接回原位,恢復血液循環(huán),并使之恢復。但是近年來臨床實踐表明[5],術后護理對斷指再植患者的恢復具有關鍵性的作用。其中早期康復護理是一種以患者為中心新型護理模式,其能夠通過心理干預、疼痛管理、康復鍛煉促進術后恢復[6]。
鑒于此,本文為了探討早期康復護理對斷指再植患者斷指愈合的影響,選擇收治的90例斷指再植患者進行研究。結果發(fā)現(xiàn),應用早期康復護理患者干預2個月后的握力、關節(jié)活動度、再植存活率顯著高于應用傳統(tǒng)護理方式干預患者;應用早期康復護理患者干預2個月后的斷指愈合優(yōu)良率為97.78%,顯著高于應用傳統(tǒng)護理方式干預患者的75.56%。其主要是由于早期康復護理通過疼痛護理、腫脹護理(抬高患者,冰敷等)減輕患者疼痛程度,降低腫脹;另外指導患者由簡到繁,從被動到主動進行功能訓練及按摩促進患者斷指功能恢復,提高握力、關節(jié)活動度及斷指愈合。
綜上所述,對斷指再植患者進行早期康復護理能夠顯著改善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提高斷指愈合優(yōu)良率,值得在臨床上大力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