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偉民 黃斌 張偉杰 章蕾 李瑞珍 羅濤 候毅芳
摘要:目的 評價改良的加速康復外科(ERAS)應用于婦科腹腔鏡擇期或限期手術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選取2020年12月1日至2021年6月30日北京大學深圳醫(yī)院婦科行擇期或限期腹腔鏡手術的患者135例,隨機分成改良的ERAS組(A組)73例和傳統組(B組)62例。觀察兩組患者的術后住院天數、術后首次離床活動時間、術后首次進食時間、術后首次肛門排氣時間、術后VAS評分、住院期間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住院費用、出院后至術后2個月內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等指標。結果 兩組患者住院費用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A組術后住院天數、術后VAS評分、術后首次進食時間、術后首次肛門排氣時間、術后首次離床活動時間、住院期間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出院后至術后2個月內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等指標顯著小于B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改良的ERAS應用于婦科腹腔鏡手術中是有效和安全的,值得在婦科腹腔鏡手術中推廣與應用。
關鍵詞:加速康復外科;核心要素;改良的;婦科;腹腔鏡手術
1引言
加速康復外科( 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作為一種基于循證醫(yī)學而發(fā)展起來的外科康復理念,自提出至今已有20年的發(fā)展歷程,在各個醫(yī)院科室開展的文獻報道以及相關的指南與共識也已趨于完善。盡管有大量臨床證據表明ERAS在促進患者康復方面較傳統理念有很大優(yōu)越性,但在醫(yī)療領域實際工作中的開展卻十分緩慢[1]。2018年ERAS理念的提出者 Kehlet[2]教授指出,ERAS是一個動態(tài)的過程,我們不必依從所有的要素,但必須實施核心要素。將ERAS理念的各個核心內容更好地應用于臨床工作中,制定出最佳的ERAS路徑,增加醫(yī)患的依從性,仍是臨床醫(yī)師面臨的挑戰(zhàn)。因此,本研究通過前瞻性隨機對照研究,旨在探討改良的ERSA措施在婦科腹腔鏡擇期或限期手術中應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2材料與方法
2.1病例資料
2.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0年12月1日至2021年6月30日于北京大學深圳醫(yī)院婦科住院接受擇期或限期腹腔鏡手術的患者共135例,隨機分組為改良ERAS組(A組)和傳統組(B組),其中A組73例(子宮肌瘤30例、卵巢囊腫30例、癌前病變及癌5例、其他8例),B組62例(子宮肌瘤22例、卵巢囊腫31例、癌前病變及癌4例、其他5例)。A組患者平均年齡(36.5±9.2)歲,B組患者平均年齡(35.9±8.7)歲;兩組患者的年齡、BMI、術前血紅蛋白及白蛋白、合并癥、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疾病構成等基線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北京大學深圳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2.1.2納入標準:
(1)婦科擇期/限期手術住院患者;(2)有腹腔鏡手術適應證;(3)18歲≤年齡≤65歲;(4)體力分級:Karnofsky評分≥60分;(5)能隨訪、依從性好。
2.1.3排除標準:
(1)同時參加其他臨床試驗者;(2)有手術禁忌證;(3)心臟疾患(心功能Ⅱ級或Ⅱ級以上);(5)合并糖尿病;(6)胃腸功能紊亂;(7)判定能力異常;(8)不能口服止痛藥;(9)不能或不愿意簽署知情同意書者。
2.2圍術期處理方案
2.2.1術前處理措施 (1)術前皮膚準備:A組不剃毛備皮,只進行臍部清潔;B組常規(guī)剃毛備皮;(2)腸道準備 :A組不進行常規(guī)機械性腸道準備;B術前一天口服和爽,必要時清潔灌腸;(3)術前飲食補液 :A組術前6h 禁食,手術日晨7點口服10%葡萄糖液250ml+50%葡萄糖液20ml+15%氯化鉀液10ml,不靜脈補液;B組術前8小時禁食,6小時禁水,接臺手術靜脈補液500-1000ml。
2.2.2 術中處理措施 (1)術中體溫:A組術中注意保暖,保持室溫20-25攝氏度,靜脈補充的液體及腹腔沖洗液均應適當加溫至37攝氏度;B組不使用保溫措施;(2)術中補液:A組術中保持尿量30-50ml/h的前提下給予限制性補液6-8ml/(kg*h);B組不強調限制性補液;(3)預防術后惡心嘔吐:A組手術結束時使用一線止吐劑包括5-羥色胺3受體抑制劑及糖皮質激素;B組不強調。
2.2.3 術后處理措施 (1)留置尿管及引流管:A組術后6h拔除尿管,不留置腹腔引流管(除外廣泛全子宮切除);B組術后24h及以上拔除尿管,必要時留置腹腔引流管;(2)術后飲食;A組術后4-6h開始半流質飲食,排氣后普食;B組術后6h流質飲食或禁食,排氣后半流質飲食或普食。(3)術后疼痛管理:A組術后常規(guī)使用非甾體抗炎鎮(zhèn)痛藥(對乙酰氨基酚);B組不常規(guī)使用,患者因疼痛要求止痛時給予止痛藥。
2.3圍手術期住院期間進行下列觀察和記錄:
主要觀察兩組患者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術后住院天數、術后首次進食時間、術后首次肛門排氣時間、術后首次下床活動時間、術后疼痛的VAS評分、術后并發(fā)癥、住院費用等指標。兩組患者執(zhí)行相同的出院標準。
2.4出院后隨訪
出院后24~48小時內常規(guī)對患者進行電話隨訪,術后7~10天患者至門診回訪。隨訪至術后2月(術后1月門診回訪、術后2月電話隨訪),主要關注出院后并發(fā)癥及再次住院事件。
2.5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26.0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學處理。計量資料數據符合正態(tài)分布采用兩獨立樣本t檢驗,不符合正態(tài)分布采用兩獨立樣本非參數檢驗。計數資料數據采用卡方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3結果
3.1兩組患者術后住院天數、術后首次進食時間、術后首次肛門排氣時間、術后首次離床活動時間、住院費用等指標比較。
A組術后住院天數、術后首次進食時間、術后首次肛門排氣時間、術后首次離床活動時間等指標優(yōu)于B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而兩組住院費用差異無明顯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2兩組患者VAS評分比較
術后當天A組VAS評分主要集中在4-6分,B組主要集中7-10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術后第一天A組VAS評分主要集中在0-3分,B組主要集中在4-6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術后第二天A組及B組VAS評分均集中在0-3分,A組0-3分占比80.1%,B組占比61.3%,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3兩組患者住院期間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比較
A組出現1例腹脹、1例發(fā)熱,發(fā)生率為2.7%(2/73);B組出現1例尿潴留、2例發(fā)熱、2例腹瀉、1例外陰血腫、2例泌尿系感染、1例腹脹、發(fā)生率為14.5%(9/62)。A組住院期間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低于傳統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4 兩組患者出院后至術后2個月內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比較
A組出現1例陰道殘端息肉、1例左腹股溝痛、1例腹壁及左側外陰淤斑,發(fā)生率為4.1%(3/73);B組出現3例下腹痛、2例傷口痛、1例外陰血腫、1例腹脹、1例發(fā)熱、1例泌尿系感染、1例陰道流血,發(fā)生率為16.1%(10/62)。A組出院后2個月內并發(fā)癥發(fā)生率顯著低于B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4.討論
本研究遵照國內外婦科ERAS最新指南與共識[3, 4]以及ERAS的五大核心內容[5](多模式止痛、液體控制、術后早期進食、術后早期下床活動、避免或減少使用各種導管)。從研究結果顯示:A組術后住院天數、術后首次進食時間、術后首次肛門排氣時間、術后首次下床活動時間、術后疼痛VAS評分、術后并發(fā)癥等指標優(yōu)于B組;兩組在住院費用指標上無明顯差異。目前國內外多項研究表明ERAS能縮短患者總住院天數[6-8],降低患者住院費用[9-12]。本研究中比較的是兩組患者術后平均住院天數,因為本次研究對象為婦科擇期或限期入院患者,入院時間受床位、手術日、雙休日及節(jié)假日等因素影響,且ERAS理念強調的是術后加速康復,因此術后住院天數更具有可比性,我們的研究結果顯示A組術后平均住院天數顯著小于B組,但兩組患者的住院費用在統計學上無顯著差異,可能因為A組患者使用止吐、止痛藥物需要一定的費用,同時由于國內護理費、床位費用及靜脈補液等費用較低,導致縮短的術后住院天數、減少的靜脈輸液量及不常規(guī)機械性腸道準備等所節(jié)省的費用并沒有降低總住院費用。
綜上所述,改良的加速康復外科應用于婦科腹腔鏡手術中也有很好的效果,促進了患者術后腸道功能恢復,減少了術后住院天數,降低了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加速了患者的術后康復。因此將改良的加速康復外科應用于婦科腹腔鏡手術圍術期是安全、可行、有效的,值得在婦科腹腔鏡手術中推廣與應用。
參考文獻
[1]KEHLET H, WILMORE D W. Evidence-based surgical care and the evolution of fast-track surgery [J]. Ann Surg, 2008, 248(2): 189-98.
[2]KEHLET H. ERAS Implementation-Time To Move Forward [J]. Ann Surg, 2018, 267(6): 998-9.
[3]NELSON G, BAKKUM-GAMEZ J, KALOGERA E, et al. Guidelines for perioperative care in gynecologic/oncology: 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 (ERAS) Society recommendations-2019 update [J]. Int J Gynecol Cancer, 2019, 29(4): 651-68.
[4]婦科手術加速康復的中國專家共識[J].中華婦產科雜志,2019,02):73-9.
[5]江志偉,黎介壽.規(guī)范化開展加速康復外科幾個關鍵問題[J].中國實用外科雜志,2016,36(01):44-6.
[6]BISCH S P, JAGO C A, KALOGERA E, et al. Outcomes of 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 (ERAS) in gynecologic oncology -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J]. Gynecol Oncol, 2021, 161(1): 46-55.
[7]FERRARI F, FORTE S, SBALZER N, et al. Validation of an 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 protocol in gynecologic surgery: an Italian randomized study [J]. Am J Obstet Gynecol, 2020, 223(4): 543.e1-.e14.
[8]韓旭東,李怡林,吳珍珍,etal.快速康復外科技術用于腹腔鏡子宮全切術圍術期的臨床研究[J].中國婦產科臨床雜志,2016,17(01):21-3.
[9]KANG S H, LEE Y, MIN S H, et al. Multimodal 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 (ERAS) Program is the Optimal Perioperative Care in Patients Undergoing Totally Laparoscopic Distal Gastrectomy for Gastric Cancer: A Prospective,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 [J]. Ann Surg Oncol, 2018, 25(11): 3231-8.
[10]NOH J J, KIM M S, LEE Y Y. The implementation of 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 protocols in ovarian malignancy surgery [J]. Gland Surg, 2021, 10(3): 1182-94.
[11]SLIM K, THEISSEN A. Enhanced recovery after elective surgery. A revolution that reduces post-operative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J]. J Visc Surg, 2020, 157(6): 487-91.
[12]劉蘭蘭,梅秋英,楊晶珍.加速康復外科在普通婦科腹腔鏡手術患者中的臨床效果研究[J].中國實用醫(yī)藥,2020,15(34):190-2.
作者簡介:王偉民,安徽醫(yī)科大學北京大學深圳醫(yī)院臨床學院,廣東,深圳,518036,
通訊作者:黃斌,安徽醫(yī)科大學北京大學深圳醫(yī)院臨床學院,廣東,深圳,518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