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雯 格桑措姆
摘要:榜樣教育一直都是教育系統(tǒng)中的重要內(nèi)容之一,大學階段處于正確價值觀形成的關鍵階段,在這一階段施行科學合理的榜樣教育,能夠促進學生的正確價值觀的形成和發(fā)展。然而,手新時代眾多因素的影響,榜樣教育工作面臨不少的難題。要解決這部分難題,可以引入社會學習理論,構建適用于當代大學生的榜樣教育體系。本文社會學習理論展開討論,探索榜樣教育體系構建的有效策略。
關鍵詞:榜樣教育;社會學習理論;實效性
榜樣可以是某一個人,也可以是某一種行為,而榜樣教育,主要是利用某些先進思想、模范行為以及優(yōu)秀的人員實現(xiàn)教育的目的的方法。而對于高校教育體系而言,建立榜樣學習體系,可以讓學生的精神品質(zhì)得到優(yōu)化,也可以讓大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并且形成獨立的人格和正確的行為方式。
一、高校榜樣教育體系構建的必要性
(一)是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重要內(nèi)容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與進步,當今時代背景下,大學生已經(jīng)不會以單一的視角以及層次去看待這個世界以及理解這個世界,他們也不會像以往的大學生一般,被動的接受老師或者家長所給予短暫。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提出,為當今學生的價值觀形成指明了方向,也鼓勵高校教育工作者要選擇科學合理的方式,鼓勵大學生正確的對奉獻和索取的關系進行處理,也要清楚的知道現(xiàn)實和理想、個人和集體的關系,從而讓大學生將自己的理想和追求向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建設上靠攏。
(二)符合當代大學生的心理發(fā)展特點以及需要
從心理發(fā)展的角度來看,當今大學生自我意識越來越強,他們的抽象思維能力處在不斷發(fā)展的階段,但是他們的自我定位依然比較片面,而且情緒的波動也會相對較大。當下是多元文化盛行的年代,這些文化所帶來的不一樣的價值觀念,很容易會讓大學生產(chǎn)生迷茫以及困惑的感覺,更會有部分學生出現(xiàn)不知所措的情況。面對這一現(xiàn)實,老師要及時的給予學生引導,讓學生往正確的方向行進。而榜樣教育比起簡單的說教式的教學要更加生動形象,通過這種教育,榜樣的形象在學生的心中會更加的生動和活潑,而大學生受到榜樣行為的影響,心理的發(fā)展也會朝著積極的方向行進,并且逐步學會自我認識,也會從多個方面進行自我評價。
二、社會學習理論的主要內(nèi)容
社會學習理論將社會學習分為注意、保持、再現(xiàn)和動機四個過程,這對于構建榜樣教育體系具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首先是注意過程,則是觀察學習的第一個階段,在這個階段,關鍵的工作是選擇用于觀察的榜樣形象,只要是能夠經(jīng)常接觸到的且具有特定行為模式的人群,都可以作為觀察學習的對象,而學習者發(fā)自內(nèi)心的興趣以及需要,也是影響榜樣選擇的重要因素之一。其次是保持的過程,當學習者在注意到榜樣以后,可以通過表象化的行為,將榜樣的信息記在奶還之中,也可能會通過言語系統(tǒng),將榜樣信息傳遞給大腦以及肢體動作,并將這些信息以文字的方式記錄下來。而再現(xiàn)過程主要是指動作的再現(xiàn),這是觀察學習的中心環(huán)節(jié),學習者會將自己學習到的內(nèi)容,用自己的方式表現(xiàn)出來。最后就是動機過程,行為的表現(xiàn),應當是由動機變涼所控制的,而動機的強化過程會受到外界的影響,其中也包含他人行為以及自我認知的多方面影響。而榜樣教育體系的構建,應當以這四個過程為基礎,進一步構建可行的榜樣教育體系,才能夠讓榜樣教育落實到實處,才能夠促進學生的正確價值觀的形成。
三、以社會學系理論為基礎的大學生榜樣教育體系的構建
(一)榜樣的選擇
榜樣的選擇是榜樣教育體系構建的第一步,也是大學生觀察與學習的前提條件,根據(jù)客觀性的原則,老師在進行榜樣的選擇時,要考察榜樣行為是否易于模仿,是否易于觀察以及是否符合學生的特點,要容易引起學生的注意。對于大學生來說,老師在選擇榜樣的過程中,可以選擇有突出成績的學生,也可以選擇有特殊貢獻的老師,甚至是與學院對接的與本專業(yè)有關的企業(yè)員工作為先鋒榜樣,利用選擇的榜樣以及他們的故事,制作成可以利于校道兩旁的刀旗,組成“先鋒旗林”,供學生參觀與學習。在榜樣的選擇過程中,不能以單一的教師意愿為主,也是要在對榜樣選擇的引導基礎上,尊重學生的選擇,要滿足學生的需要。此外,相關負責老師還應該要制定出選擇的標準,要分門別類,采取民主測評、基層推薦的方式進行榜樣的選擇,做到選擇過程公開和透明。
(二)榜樣的宣傳
在構建榜樣教育體系的過程中,宣傳是最重要的環(huán)節(jié),這關系到大學生在榜樣選擇以后,能否將榜樣的行為進行轉(zhuǎn)換,并且將這些行為保存到腦海之中,也就是說,榜樣的典型示范能否得到更好的體現(xiàn),就需要看宣傳是否到位。實際上,“先鋒旗林”的建設也是榜樣的宣傳的一種方式,“先鋒旗林”的建設,就是要將榜樣的先進事跡通過文字和圖片的形式展現(xiàn)給學生。而為了進一步強化宣傳的效果,老師可以組織學生云參觀旗林,例如利用小視頻拍攝旗林的情況,讓學生通過觀看小視頻,了解旗林中的先鋒人物。此外,也可以組織學生到現(xiàn)場進行參觀,并且在學生群體中組建先鋒解說隊,隊伍定期向?qū)W生宣傳旗林中的榜樣人物,講述他們的故事,讓學生了解這些人物的先進事跡以及他們?yōu)槭裁磿蔀榘駱?,又有哪些行為和思想值得學生去學習,如此一來,才能充分發(fā)揮榜樣的作用,才能夠讓榜樣教育有更好的效果。
(三)教育的模式
社會學習理論明確的表示,任何行為的學習,都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需要在實踐過程中不斷的進行反思,也需要引導學生講這些理論運用到是集中區(qū),這對于建立榜樣教育體系有重要意義。而要實現(xiàn)有效的實踐,首先還是要明確教育的模式,榜樣教育不能夠簡單的將其放在思政教學的課堂中去,而是需要從豐富的校園文化活動中實現(xiàn)教學,要通過舉辦各種各樣與榜樣有關的演講比賽、征文比賽等方式,在校園內(nèi)營造一種學習榜樣的氛圍,以此提高榜樣教育的效果。此外,黨員建設也可以成為榜樣教育的主要陣地,從團日活動、黨日活動的組織過程中,讓大學生將自己學習到的榜樣行為通過合理的方法進行表達。除此以外,還可以讓榜樣教育走出校門,到企業(yè)中去,聽企業(yè)中的榜樣職工分享自己的經(jīng)歷,并從中學習更多的榜樣行為。
(四)培養(yǎng)和關注
強化動機是觀察學習中的重要內(nèi)容,在該教育體系的構建過程中,老師必須要清楚的認識到榜樣教育并非某一階段的行為,而是需要持續(xù)的,而是否能夠持續(xù),關鍵還是榜樣行為有沒有得到強化以及關注。因此,老師要肯定榜樣行為,也要鼓勵學生積極學習榜樣行為。而且在校內(nèi),老師應當要健全保障機制,要鼓勵榜樣行為的發(fā)生,對于榜樣行為要給予洽淡的獎勵,并及時反饋。榜樣行為是否得到關注,又是否得到強化,這對大學生的模仿和學習并沒有太大的影響,但是會影響到已經(jīng)學會的行為的表現(xiàn),也就是榜樣行為的實際應用,所以榜樣行為必須要給予一定的獎勵,以此強化榜樣行為出現(xiàn)的動機。
參考文獻:
[1]王小芳.社會學習理論在護理雙主體班臨床課間見習教學中的應用[J].廣西醫(yī)學,2021,43(08):1039-1041.
[2]鄭紅,戴佳鵬.社會學習理論視角下責任倫理培育路徑探析[J].遼寧科技學院學報,2020,22(02):93-96.
[3]黃官飛,沈在蓉.榜樣教育在大學生思政教育中的作用研究——以浙江外國語學院“青年學子學青年習近平”學習教育為例[J].新生代,2021(05):57-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