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克非
( 遼寧電力中心醫(yī)院 , 遼寧 沈陽 110004 )
股骨粗隆間骨折在老年人髖部骨折中占比可達到45%,近年來,隨著老齡人口的增加,其發(fā)病率也隨之上升[1]。保守治療需要長期臥床,并發(fā)癥較多,因此一般建議若患者無明顯手術禁忌,應盡早進行手術治療。同時,由于老年患者多伴有循環(huán)系統(tǒng)、呼吸系統(tǒng)疾病,因此,在選擇手術方案時,應盡量減少手術創(chuàng)傷及并發(fā)癥[2]。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內釘(PFNA)、動力髖螺釘(DHS)是目前常用的手術方案,以往DHS被認為是治療穩(wěn)定型股骨粗隆間骨折的標準術式,但近年來,PFNA也越來越受到重視,在臨床應用中取得了顯著的成果[3]。本文將對老年股骨粗隆間骨折患者分別應用PFNA、DHS方案治療,對比其臨床療效,現(xiàn)報告如下。
1 一般資料:選取2017年7月-2019年6月,在我院治療的82例股骨粗隆間骨折的老年患者。納入標準:(1)新鮮閉合性骨折患者;(2)年齡在60歲以上;(3)已經(jīng)過X 片、CT 影像學等檢查確診;(4)對本次研究知情同意。排除標準:(1)合并腦出血、腦梗死、難治性高血壓、嚴重糖尿病患者;(2)肝腎功能障礙患者;(3)血液系統(tǒng)疾病患者;(4)精神疾病、溝通障礙患者;(5)肢體活動障礙無法進行術后功能鍛煉患者;(6)既往有患側手術史患者等。根據(jù)手術方案不同,將其分為2組。PFNA組41例,女性14例,男性27例,年齡62-88歲,平均年齡(73.95±7.66)歲,傷后至手術2-7天,平均(5.46±1.21)天。DHS組41例,女性16例,男性25例,年齡63-87歲,平均年齡(73.34±7.52)歲,傷后至手術2-8天,平均(5.57±1.33)天。
2 方法:PFNA組治療方案:進行全身麻醉,麻醉起效后,取仰臥位,墊高患側,傾斜 10°-15°,進行牽引復位。消毒鋪巾,顯露大粗隆、進針位置,在大粗隆頂點近端沿縱軸作外側直切口,長度約為5cm左右,逐層切開組織,將大粗隆頂點充分顯露,進針點選擇頂點偏前內側緣,在C臂機透視下,鉆入導針,并確保其到達髓腔。股骨近端擴髓,選擇長度適中的PFNA主釘,置入后利用C臂機查看效果,調整插入深度,同時調整瞄準器,前傾角15°,將側方導向器連接,置入導針,位置為股骨頸中軸偏下,確認其位于頭頸之間,尖頂距<25mm,鉆開股骨外側皮質,將螺旋刀片插入,順時針旋轉,對骨折間隙進行進一步壓縮,鎖定刀片,防止其發(fā)生旋轉,擰入遠端鎖定螺釘及主釘尾帽,擰緊螺旋刀片,透視檢查無誤后,進行沖洗、止血、縫合切口的操作。DHS組治療方案:進行全身麻醉,麻醉起效后,取仰臥位,墊高患側臀部,消毒鋪巾,進行閉合牽引、手法復位,恢復患肢長度、前傾角、頸干角,糾正旋轉畸形?;俭y保持內收內旋,在股骨大轉子下方作縱行切口,依次切開組織,使股骨大粗隆外側充分顯露,在C臂透視下,確認復位效果,使用克氏針對斷端進行臨時固定,釘入導針,使其位于股骨頭頸中心,根據(jù)導針長度,選擇大小適中的DHS,置入套筒鋼板,使用螺釘固定,主釘上方使用1枚加壓螺釘,達到防旋目的。使用C臂機確認內固定效果,無誤后進行沖洗、止血、縫合操作。
3 評價標準:對比2組患者手術時間、失血量、切口長度、住院時間、骨折愈合時間、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等指標。術后6個月,評價2組患者髖關節(jié)功能Harris評分,分為優(yōu)90-100分、良80-89分、可70-79分、差<70分幾個等級[4]。
5 結果
5.1 2組手術指標對比:與DHS組相比,PFNA組患者的手術時間、骨折愈合時間更短,失血量更少,且切口長度更小(P<0.05);2組患者住院時間無明顯差異(P>0.05),見表1。
表1 2組患者手術指標對比
5.2 2組髖關節(jié)功能對比:PFNA組髖關節(jié)功能優(yōu)良率為95.12%,DHS組為80.49%,差異明顯(P<0.05),見表2。
表2 2組患者髖關節(jié)功能對比(n,%)
5.3 2組術后并發(fā)癥對比:PFNA組患者術后并發(fā)癥率為2.44%,DHS組為14.63%,差異明顯(P<0.05),見表3。
表3 2組患者術后并發(fā)癥對比(n,%)
股骨粗隆間骨折主要發(fā)生于70 歲以上老年人,與骨質疏松關系密切。有調查顯示[5],發(fā)生股骨粗隆間骨折的老年患者1 年內病死率可達到15% - 20%,且保守治療的病死率可達到手術治療的4.5 倍,因此,大部分學者更傾向于盡早采取手術治療。PFNA 、DHS是目前應用較為廣泛、且發(fā)展較為成熟的手術方式,其中,DHS曾被認為是該類型骨折治療的“金標準”,具有靜動兩性加壓作用,可通過收縮及加壓,達到良好的內固定效果[6]。同時,鋼板能夠與滑動釘靈活鏈接,操作相對簡單。但該術式具有一些難以克服的局限性,例如手術切口較大,失血量較多,單釘固定抗扭轉能力差,同時,嚴重骨質疏松、不穩(wěn)定型股骨粗隆間骨折的患者,可能出現(xiàn)螺釘松動[7]。
PFNA是一種常用的髓內釘內固定系統(tǒng),符合 AO 原則,固定堅強[8]。從臨床應用情況上看,該方案具有以下特點:(1)主釘設計與股骨解剖結構相符,可從大轉子頂部插入,對血運影響較??;(2)利用螺旋刀片可實現(xiàn)穩(wěn)定支撐,并達到抗旋轉的效果,在打入時進行旋轉,可形成股指填壓,使刀片的錨合力更強[9];同時,置入時不需要擴髓,可減少骨量丟失;(3)PFNA 力臂較短,可提高固定強度及修復穩(wěn)定性;(4)由于不需要剝離骨膜,具有顯著的微創(chuàng)優(yōu)勢,有利于術后骨折愈合[10]。在本次研究中,與DHS組相比,PFNA組患者的手術時間、骨折愈合時間更短,失血量更少,且切口長度更小,術后6個月髖關節(jié)功能優(yōu)良率更高,術后并發(fā)癥率更低,差異明顯(P<0.05),表明PFNA的治療效果明顯優(yōu)于DHS,應用價值較高。
綜上所述,與DHS 相比,PFNA治療股骨粗隆間骨折老年患者更具優(yōu)勢,有利于患者早期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