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晨旭
摘要:隨著現(xiàn)代工業(yè)的發(fā)展,二氧化碳被大量地用作廢氣的排放,對自然環(huán)境造成了嚴重的破壞。世界二氧化碳年排放量超過20Gt,我國二氧化碳年排放量超過230Mt,在全球排名第22位。為了保護人類免受全球變暖的威脅,1997年2月149個國家和地區(qū)的代表在日本京都通過了《京都議定書》,限制發(fā)達國家的溫室氣體排放,以遏制全球變暖。
關鍵詞:天然制氫裝置;CO2;回收利用
前言:
二氧化碳是一種儲量豐富、效益高的資源,廣泛應用于食品工業(yè)、機械加工、石材開采、化工等行業(yè)。然而,遺憾的是,由于回收二氧化碳的措施不當,每年回收的二氧化碳很少。目前世界二氧化碳使用量不足100萬噸,不僅造成了嚴重的空氣污染,而且造成了可怕的溫室效應,浪費了寶貴的碳資源。美國國家氣象局的測量表明,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以每五年1.36%的速度增加,預計到2030年,氣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將增加一倍,使地球的平均溫度提高1.5~4.5oCtl。因此,控制二氧化碳排放以及回收、再循環(huán)和再利用所排放的二氧化碳已成為世界各國的重要問題。
一、二氧化碳的物理化學性質
二氧化碳是一種無色、無味、無臭、無毒、不可燃的氣體,標準濃度為1,977千克/米,比空氣重,在水溶液中呈弱酸性。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含量為0.03%。如果含量超過1%,將危害人體健康。如果含量達到4%到5%,就會使人上氣不接下氣,頭暈目眩。二氧化碳通常溶于水(體積比1:1,部分產生碳酸,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度隨壓力的增加而增加。
二、二氧化碳的利用
(一)機械式保護焊
與其它方形焊接方法相比,二氧化碳的電弧焊接具有焊接成本低、生產效率高、焊接形狀小等特點。適用于大型船殼、壓力電容器、化工設備、重型機械、精密車床等的保護焊接。
(二)碳酸飲料
二氧化碳可以延長飲料的保質期,為飲酒者提供涼爽、清涼的感覺。飲料業(yè)是我國二氧化碳的主要消費市場。據報道,高級碳酸飲料每年消耗80至100kt的可食用二氧化碳。
(三)石油開采
在一次采油和兩次采油之后,老油井可解壓縮為二氧化碳,以便第三次采出剩余的巖石石油。超臨界二氧化碳在高壓下滲入地層死角和邊緣,增加了剩余油的流動,使其流出油井。它不僅可以提高原油產量,而且還可以提高原油的采收率。
(四)生物提取
超臨界流體是一種溫度和壓力高于臨界值的流體,即壓縮到接近流體密度的氣體。超臨界流體具有獨特的熔融性、傳質速度快、密度高等特點?;谄鋬?yōu)異的溶解度和傳質特性而發(fā)展起來的物質提取分離技術被稱為超臨界流體萃取技術。丙烷、乙烷、氟利昂和許多其他有機物質可用作超臨界流體。由于二氧化碳容易達到超臨界狀態(tài),具有價格低廉、化學穩(wěn)定性好和容易分離等優(yōu)良的潛力,因此實際應用應該是最普遍的。超臨界二氧化碳萃取是以二氧化碳邊界層氣體為溶劑,從熱敏感、揮發(fā)和氧化中分離出來的一種高值組分。該技術主要應用于醫(yī)藥、化妝品和食品的分離和精制、環(huán)保工程、超細粉等領域,具有良好的市場前景和經濟效益。
(五)煙草生產
二氧化碳的液態(tài)消費可用于煙草的膨化處理,不僅可以提高煙草的質量,而且可以節(jié)省5%-6%的煙草。因此,二氧化碳在煙草行業(yè)的應用是非常有前景的。
(六)農業(yè)施肥
二氧化碳可用作覆蓋層的氣肥,并將二氧化碳氣體注入塑料棚屋,這些棚屋可用于加速光合作用,使作物早熟并提高產量。
(七)保鮮
目前,國際上廣泛采用液態(tài)二氧化炭、干冰速凍和二氧化碳氣體調節(jié)等方法儲存食品,延長了食品的保質期,保持了食品的新鮮度。
(八)滅火
二氧化碳滅火裝置具有滅火性能強、速度快、應用范圍廣、不污染環(huán)境等特點。
(九)化學合成工業(yè)
二氧化碳與氫、甲烷、水和甲醇反應生成甲醇、碳氫、合成氣、羧酸二甲酯等。
三、二氧化碳回收技術
我國二氧化碳的來源是:發(fā)酵廠(如白酒、啤酒廠)排出的廢氣、合成氨廠脫氧過程排出的氣體、制氫廠排出的副產品氣體、方解石排出的窯氣和石化產品排出的副產品。目前,分離和回收二氧化碳的工業(yè)方法包括:吸附劑吸附(包括物理吸附和化學吸附)、變壓吸附、吸附蒸餾、低溫蒸餾、膜分離、催化燃燒和結合工藝。溶劑萃取法適用于二氧化碳含量較低的氣體,分離效果較好,但能耗和投資成本較高。變壓力吸附法是一種能耗低、操作簡單、不存在腐蝕問題的新型氣態(tài)混合物高效分離方法,已逐漸成為一種具有競爭力的二氧化碳分離和回收技術。當原生氣體中的二氧化碳純度超過90%,并且只含有少量輕質成分和其他雜質時,吸附劑通過蒸餾吸收雜質并分離輕質成分,食品級二氧化碳產品可由高純度的液體體獲得。吸附精餾法工藝簡單,能耗低,操作方便,安裝投資少,純度高,生產成本低且經濟效益好。該技術可用于回收提煉的二氧化碳,以達到或超過食品級標準,并可動態(tài)調節(jié)工業(yè)或食品級產品的結構,市場應變得強大。低溫精餾裝置具有投資大、能耗高的特點。適用于高濃度二氧化碳的分離,但成本太高。膜分離技術具有技術先進、效率高、能耗低、二次投資少、地面積累少、無二次污染等優(yōu)點,是應用前氣體分離的較好方法。根據二氧化碳的來源、雜質的類型和成品的使用情況,一種或兩種工藝可以結合使用。
四、二氧化碳回收裝置的工藝流程及隱患治理
(一)吸附精餾法工藝流程
吸附蒸餾的工藝流程如下:氫氣產生的混合物尾氣,經壓縮氣體間加壓后,在恒定溫度和壓力達到一定數(shù)值后。將原生氣體送入慢沖壓罐,經初始脫水后,將原物料氣體壓縮機取出并壓縮。當原生氣體的壓力升到標準數(shù)值后,第一步是使用水萃取器去除硫化氫,然后進入級脫硫器去除硫化氫。在冷凍機冷卻后,經過一級和二級脫硫的原煙氣被送入預熱器,以除去預熱器上方的碳氫化合物物質。原料氣干燥后,進入三級脫硫劑除去二硫化碳,再回到二氧化碳回收裝置的原物料氣體壓縮機進行二次壓縮,將原料氣壓力提高到一定兆帕使原生氣體由脫油器脫油,裝入預冷器(降低原生氣體溫度,冷卻并冷凝蒸發(fā)器),然后由氨制冷系統(tǒng)降低濃度,生產兩相原料。將液體物質送入凈化塔內蒸餾,以獲得塔底產生的二氧化液體的純度。
(二)二氧化碳回收過程中的問題及解決方法施措施
二氧化碳回收裝置安裝并投入使用后,壓縮機直接存放在振動隱患中。經過幾次固體處理后,效果不太好。在找出壓縮機振動的根本原因后,采用技術手段對其進行改造。首先重建新的堅實的基礎。第二,改造原料藥氣人口慢沖槽;第三,增加一級和二級壓縮機出口管徑;第四,配置相應的流程線。技術改造后,不僅完全消除了壓縮機振動的隱患,而且可使原材料處理增加200mTh或更多,增加生產所產生的液態(tài)二氧化碳每年可超過2kt。
結語:
二氧化碳可作為基本的化工原料,滿足清潔技術的要求,適應我國可持續(xù)發(fā)展的趨勢,適合國民經濟的各個領域,具有廣泛的應用價值。二氧化碳的回收和再循環(huán)對于減緩全球碳危機、消除環(huán)境污染和實現(xiàn)能源的再循環(huán)具有重要影響。因此,必須要重視研究天然氣制氫裝置中的CO2回收利用,進一步提高二氧化碳的使用率,從而改善自然環(huán)境,使環(huán)境狀況可以滿足人們的發(fā)展需求。這也要求相關的人員必須要重視對這方面內容的研究。
參考文獻:
[1] 魏曉丹 .國內外 二氧化碳 的利用現(xiàn) 狀及進展 [J].低 溫與 特氣 ,1997,15(4):1—7.
[2]張瑞 宇.二氧化碳在 現(xiàn)代食品領域 中的技術應用與 進展[J]低溫與特氣 ,2003,21(3):4—8.
[3]賈彥雷 ,許文 ,劉家祺.二氧化碳 的化 學利用[J].天然氣化工 ,2004,29(3):5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