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琪+許仲林
摘要:節(jié)能環(huán)保已成為趨勢,以建筑裝飾材料的重復利用與回收性為研究方向,分別探討了廢舊木材在室內裝飾中常見的家具和廢舊金屬(鋼筋)、廢舊木材、廢舊磚材在室外園林建筑裝飾中的回收與重復利用方法。
關鍵詞:家具;園林;木材;鋼筋;磚材;回收利用
中圖分類號:TU56+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1-864X(2016)08-0241-01
建筑裝飾材料又稱建筑飾面材料[1],在建筑物表面起裝飾和美化環(huán)境的作用。它集材料、工藝、造型設計和美學于一身,是建筑裝飾工程中的重要物質基礎。目前建筑裝飾材料的更新換代在不斷加快,這勢必給有限且不可再生的自然資源造成巨大的損耗。當下,回收再利用已逐漸成為人們的共識,因此,提高建筑裝飾材料的重復率和可回收性,在可持續(xù)發(fā)展和資源節(jié)約型社會的建設過程中,就顯得尤為的重要。本文以室內建筑裝飾中常見的家具材料和室外城市景觀建筑空間中常用的園林裝飾材料的回收與利用為切入點,旨在為建筑裝飾設計與應用開拓新的思路。
一、家具材料的重復利用與可回收性
我國是林業(yè)資源的消耗大國,同時也是林業(yè)資源匱乏的“窮”國。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和生活質量的提高,人們對家具產品實用性、功能性和經濟性的綜合需求在不斷提升。新產品開發(fā)速度加快,家具產品生命使用周期變得愈發(fā)短暫,木材等資源的浪費情況嚴重。廢舊家具材料是固體廢棄物中極具利用價值的部分,從選材上來說,首先,實木類家具的基材適合選擇速生類樹種、竹質和藤類。因為上述植物的資源保有量大,且成材時間短,亦具有良好的附加值空間。其次板式家具應著重選擇新型復合板材,因為在板式家具材料中,新型復合板材綜合了實木材料和顆粒壓縮板材兩者的優(yōu)點,其環(huán)綠色保性能也是最好的。從家具構件上來說,考慮到方便日后的回收再利用,結構復雜的構件應進行解構,并應具有可拆性、易固性與易修復性。從體量上來說,應采用模塊化設計,實現零部件的標準化,并使其具有細小差異基礎上的可互換性優(yōu)點。從具體家具品類上來說,座椅的坐板、椅背、扶手和椅腿,柜子的柜門、后背板、隔板,床的床頭、床板和床頭柜等家具必要部位,應選擇具有可活動特性的組裝式設計思路。
二、園林建筑材料的重復利用與可回收性
在保證投資預算、建設規(guī)模和建設品質不變的前提下,如何最大程度上珍惜資源、降低能耗,是園林建筑裝飾材料重復利用和可回收性研究的基本思路。具體來說,園林建筑裝飾材料可分為金屬、木材、磚材,共三類主要基材。
(一)金屬。
建筑垃圾中夾雜者很多金屬廢料,尤以鋼筋為主。在國家去產能政策的大背景下,提高廢舊鋼筋的再利用率意義重大。但對其進行回爐重鑄仍會帶來相關熱能源的巨大消耗,基于此,可選擇以鋼筋石籠作為園林建筑裝飾的基本設計構件。鋼筋石籠具有良好的穩(wěn)固性,側壓力小,廢舊鋼筋材料經過除銹、拉直的基礎處理,用焊接工藝結合鋼筋本身強度高的特性,其性能基本上與由新鋼筋材料所制的石籠無異。此外,建筑垃圾中的型鋼,適合應用于園林建筑的鋼制景觀小品和構筑物裝飾之中。
(二)木材。
木質材料在建筑裝飾中的種類和用途繁多,體量大的廢舊木材(如立柱、拖梁)和硬度高的廢舊木材(如紅杉、橡木)在園林建筑裝飾中的直接再利用價值往往更高,而體量小和硬度低的廢舊木材,往往需要經過粉碎和壓縮之后進行再次利用。所有廢舊木料在重復利用之前,一般都需進行防腐、加固以及除糙等表層處理,內部則需進行干燥。從用途上來說,它們可用于景觀建筑裝飾的平面鋪裝、立面鋪裝、頂層鋪裝、木欄桿、景觀桌椅、路標指示牌等品類之上,可謂十分廣泛。
(三)磚材。
建筑中的石材以磚瓦居多,廢舊建筑在拆除過程當中,磚瓦的比例幾近4成。目前我國在拆建筑的年代以上世紀90年代及之前的居多,而該時期的建筑用磚多以實心黏土紅磚為主,上述紅磚除了在色彩上不及新磚紅潤之外,其再利用的實用價值基本與新磚無異,平滑度甚至優(yōu)于新磚,且價格低廉。從用途上來說,舊磚不僅可用于景觀建筑墻面的內層夯實,磚面的不同砌合形態(tài)亦可直接外露,表面形成具有歷史滄桑感或工業(yè)氣息的裝飾效果。
三、結語
廢舊建筑裝飾材料回收后再利用過程中,其自身物性的衰弱伴隨著意識功能的增強,應用方式也產生了現象學的轉向[2]。廢舊建筑裝飾材料不僅僅只是替代品,也蘊含了諸多的歷史、文化和生活信息,它能喚起人們對于歷史生活場景的回憶,同時又節(jié)約資源,可謂一舉兩得,勢必成為今后建筑裝飾材料的發(fā)展趨勢。
參考文獻:
[1]李劍.基于回收利用的木質家具設計研究[D].中南林業(yè)大學,2011年5月,P2
[2]戈曉宇.節(jié)約型園林背景下廢棄物和再生建材的應用研究[D].北京林業(yè)大學,2014年6月,P84
基金項目:宿州學院大學生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計劃資助,省級大學生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訓練計劃入選項目“建筑、生態(tài)、資源——建筑裝飾材料的重復利用性與可回收性研究”(201510379060)
作者簡介:王琪(1995-),男,山東泰安人,本科在讀,主要研究方向:環(huán)境設計。
通訊作者:許仲林(1981-),女,安徽合肥人,碩士,助教,主要研究方向:服裝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