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連云港市東海縣石梁河鎮(zhèn)第一中心小學 陳立國
受應試觀念的影響,教師在教學中忽視了閱讀與寫作的相互作用,在閱讀中,重寫作背景、詞匯及篇章的解析,忽視讀寫結(jié)合的作用,不注重從語篇閱讀中提煉寫作方法與技巧,沒有針對寫作技法進行相應寫作訓練,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不能有機結(jié)合而實現(xiàn)同步結(jié)合發(fā)展。相應的,在作文教學中,教師不注重以寫作促進學生閱讀作用的發(fā)揮,致使學生的閱讀與寫作彼此割裂,難以達到同步提高發(fā)展的目標。
小學生活潑好動,他們的表現(xiàn)欲望與求知欲望十分強烈,而語文教師在教學中違背了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沒有結(jié)合學生的特點因材施教,在閱讀教學中通常是講解灌輸,對文本進行肢解式解析,學生很難進入閱讀的更深層次,更不能通過閱讀體會作者的情感,掌握作者的寫作方法與技巧,不能有意識地通過閱讀積累閱讀素材,在寫作時通常出現(xiàn)無話可說、無情可抒的問題。在作文教學中教師通常采取命題作文的形式,作文脫離了教材,沒有實現(xiàn)教學內(nèi)容與寫作的結(jié)合性訓練,教師沒有通過作文中存在的問題引導學生認識到這些問題的產(chǎn)生和閱讀有關系,從而引起學生對閱讀的重視,致使閱讀與作文教學不能達到同步促進與提高的目的。
仿寫是寫作訓練的一種重要形式,學生寫作能力的提高離不開仿寫訓練。仿寫是建立在對文本的認真閱讀與深入理解基礎上的,需要閱讀與作文訓練的有效結(jié)合。教師在教學中要引導學生深入閱讀,了解寫作技法,加深學生情感體驗,以情感及情趣促進學生作文主動性的發(fā)揮,提高閱讀寫作能力。例如,在講解《松鼠》一文時,教師引導學生理解描述松鼠的詞語,并且體會這些詞匯對于描寫松鼠這一動物所起到的增強其形象性、生動性的作用,并讓學生說說自己所喜歡的動物的特點,應該用哪些詞匯描寫能夠突出其特征。學生思考,并且列舉出相關詞匯來描寫自己喜歡的動物。在此基礎上,教師引導學生分析課文結(jié)構(gòu),了解每個自然段寫了哪些內(nèi)容描寫松鼠。讓學生了解作者是從松鼠的外形、生活習性、筑巢、生育繁殖等幾個方面進行描寫,并說說通過閱讀給自己留下了什么印象。在學生明確了課文脈絡之后,再結(jié)合自己喜歡的動物,思考應該寫哪些方面?讓學生交流討論,分享自己的寫作提綱,然后讓學生以《我喜愛的小動物》為題,借鑒《松鼠》的寫法進行寫作。由于課堂時間緊張,學生不可能當堂完成寫作,學生在寫完作文后,可以上傳分享到校園網(wǎng)學習平臺,讓全體學生進行閱讀評論,評論中可以指出作文的優(yōu)缺點,提出修改建議。這樣實現(xiàn)了全體學生的交互性評價,學生通過同伴的評價可以對自己的作文進行反思,不斷優(yōu)化與完善。在此環(huán)節(jié)教學中,教師把閱讀與仿寫有機結(jié)合起來,實現(xiàn)了以讀促寫的目標。學生的閱讀也有了目的性與方向性,提升了學生的讀寫能力。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閱讀的過程就是情感體驗的過程,通過閱讀讓學生走進文本,實現(xiàn)與作者的情感共鳴,教師可以借此引入寫作,讓學生實現(xiàn)“我筆表我心、我筆抒我情”的寫作境界,從而改變學生無話可說、無情可抒、空洞無物的寫作狀態(tài)。閱讀是為寫作積累的過程,所積累的不僅是寫作技巧與素材,還應該包括情感的體驗與積累。例如,閱讀《地震中的父與子》一文,讓學生體驗在生死關頭父親不顧危險挽救地震中遇難兒子的情景,體驗父親對兒子那種無私的愛。為了讓學生真切體驗這份深沉的情感,筆者讓學生進行角色扮演,讓學生談談自己的父母在生活中對自己關懷的點點滴滴,讓他們了解一旦自己的孩子陷入困境,最擔心、最能舍身挽救他們的,一定是父母,學生受到感染。教師接下來讓學生寫一篇讀后感《體驗父母之愛》,由于學生在閱讀時深入到文本的內(nèi)里,被愛的情感打動,因此學生的寫作非常順利流暢。有的學生在文中寫道:“世間最深沉最無私的父愛,總會給人深深的感動,但是在生活中常常被忽略,對于年少無知的孩子來說,長輩的關愛與呵護,總感覺是理所當然,但是每當我們陷入困境,那雙溫厚的大手,就會為我們遮風擋雨,幫助我們渡過難關。”有的學生寫道:“父愛是我一生中最珍貴的財富,我們應該從自身做起,感恩愛,回饋愛。”還有的學生寫道:“愛是永恒的,父愛是深沉的,父親像參天大樹,不僅展示自己的高度,還給我們帶來綠蔭,用生命詮釋愛”……可見,深度閱讀加深了學生的情感體驗,也為學生的寫作注入了活力。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應該結(jié)合課文內(nèi)容及學生寫作實際,實現(xiàn)閱讀與寫作的有機融合,激發(fā)學生情感體驗。教師在閱讀教學中一定要實現(xiàn)與寫作的聯(lián)系與融合,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促進學生進入閱讀的更深層次,以閱讀促進寫作水平的提高。
閱讀是寫作的積累,而寫作又是促進閱讀能力不斷提升的過程。教師在教學中不僅要發(fā)揮閱讀促進寫作的作用,還要注重運用寫作促進學生深入閱讀。所謂寫作促進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就是結(jié)合學生在寫作中常常在詞匯、語句、表達、布局等方面遇到的問題,讓學生在遇到這些問題時選擇相應的閱讀文本進行研讀,通過閱讀學習寫作技巧,學習詞匯應用,學習修辭等。例如,在學習《只有一個地球》后,為了訓練學生的想象與寫作能力,可以讓學生寫一篇《尋找另一個地球》的科幻性作文。學生需要發(fā)揮自己的想象進行寫作,在寫作過程中會遇到一些涉及科技方面的專用名詞以及涉及文章的結(jié)構(gòu)與層次的安排等問題。為了寫好文章,學生搜集閱讀同類文章,如《安徒生童話集》等文章片段,學習童話及科幻文章的語言風格、布局謀篇等,學會如何通過形象的語言來敘述故事情節(jié),如何通過細節(jié)描寫清晰地表達事物的特征等,把寫作與閱讀緊密聯(lián)系起來,以寫作促進閱讀的拓展與深入,還學習了《西游記》的語言風格,有效拓寬了學生的知識視野,實現(xiàn)了以寫作促進閱讀的目標。
在語文教學中,認真落實語文閱讀指導與作文創(chuàng)新教育的結(jié)合發(fā)展策略,可以有效促進閱讀與寫作的結(jié)合,以閱讀促進寫作,以寫作促進閱讀,使學生的閱讀與寫作能力獲得同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