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鋒 山東省濱州市鄒平市青陽鎮(zhèn)初級中學
籃球是體育課程中的重要教學課題之一,大多數(shù)學生在籃球課、課余時間借助打籃球來鍛煉身體,并把此作為重要的娛樂項目。在初中階段的教學活動中,教師更要把提高學生的籃球技能教學作為教學的重中之重,把握科學的教學方法,給予學生適當?shù)刂笇Ш忘c撥,促進學生科學掌握投籃技術,提高投籃的命中率。與此同時,教師也要正視教學活動中存在的各種問題,找到學生在籃球運動中的不足之處,提高課堂的教學效果,促進學生體育素養(yǎng)的全面提升。
學生身體素質(zhì)本身存在很大的差異,這在一定程度上也會影響對學生投籃技術的掌握。在具體的教學活動中,學生身體素質(zhì)的好壞會決定運動能力的高低,通過對學生身體素質(zhì)的考查和檢測,在投籃教學活動中,教師要尊重學生身體素質(zhì)的差異,根據(jù)學生的反應能力、跑步速度、爆發(fā)力、運動耐力等制定科學的教學計劃,把握好教學指數(shù)。而且,由于學生的身體素質(zhì)沒有受到專業(yè)的指導和訓練,這也就使得很多學生在籃球運動中表現(xiàn)出明顯的弱勢,在投籃運動中表現(xiàn)出反應慢、動作把握不到位、命中率低下等現(xiàn)象,這都嚴重阻礙了投籃教學活動的持續(xù)開展。
籃球運動是一項技術性要求較高的運動,大多數(shù)學生在投籃的過程中頻頻受挫,失去了學好籃球的耐心和信心。在日常的學習中,學生并沒有掌握正確的投籃手法,對于一些遠距離投籃和定點投籃,由于學生對力度的把握不夠到位,這也就使得在發(fā)力的過程中出現(xiàn)各種失誤性判斷。[1]在學生手腕力量不足的情況下,學生對投籃方向和投籃力量的判斷都嚴重不足,嚴重制約了學生投籃的準確率。在球投出的一剎那,學生對球的重心和著力點缺乏正確的角度,使得籃球容易偏離正確的軌道,不能準確入籃,影響了學生對投籃動作和要領的把握。
籃球運動雖說是一項體力運動,但同樣需要學生具有很強的體力和耐力,心理素質(zhì)的高低在籃球競技中也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大多數(shù)學生在投籃訓練中,由于好勝心過重,這也就使得學生過于著急把球投出去,沒有做好充足的準備,造成學生因為過于緊張而投籃失誤。同時,由于一部分學生長期在失敗的陰影下,很難總結自己在投籃中存在的各種不足,技能提升速度也相對較慢,使得教學活動難以順利推進。這樣一來,學生就會出現(xiàn)注意力不集中、缺乏自信、投籃時缺乏目的性等問題,這種種心理對學生投籃技術的提高來說都有著不可忽略的影響。
在體育教學中,良好的身體素質(zhì)是學習活動開展的重要前提,同時也是確保學生在各項體育運動中取得良好成績的關鍵。在投籃訓練中,教師要根據(jù)學生的身體素質(zhì)因材施教,制定不同的身體素質(zhì)訓練和動作指導計劃,幫助學生在籃球運動中游刃有余。
例如,教師在開展投籃訓練的過程中,可以帶領學生進行一些針對性的練習,對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zhì)為突破口,制定科學的投籃教學計劃。對于一些身體素質(zhì)不高的學生,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在不同形式的項目中完成運球練習,如,教師可以讓學生完成全場障礙物運球跑訓練、胯下運球前進、后退、反手運球、轉(zhuǎn)身運球、全場空中傳球、左右閃人、急停快進,增強訓練活動的針對性,幫助學生在帶球訓練中提高身體素質(zhì),培養(yǎng)學生的耐力。除此之外,教師也可以在這一環(huán)節(jié)增添適當?shù)挠螒?,讓學生在更加輕松活躍的氛圍中掌握基礎的籃球技能,幫助學生快速地做出運動反應。而對于一些跑步速度慢的學生,教師要通過分段訓練提高學生的跑步速度,鍛煉學生的耐力和爆發(fā)力,保證學生在投籃的過程中有更多的發(fā)力點。而且,教師還要帶領學生在體能訓練中研究適合自己身體素質(zhì)的訓練方法,在不斷嘗試中幫助學生正確的完成投籃訓練。對于一些柔韌度差的學生,教師也要給予更具針對性的指導,就能讓學生對投籃的弧度把握更加到位。只有學生的身體素質(zhì)有所提高,才能確保學生在投籃的過程中靈活應對。
為了保證學生在籃球比賽中能夠更加準確地進行投籃,教師要在為學生傳授籃球投籃理論知識的同時,幫助學生在多次練習中掌握籃球動作的要領,幫助學生對投籃學習形成正確的認識,提供重要的理論保證[2]。
例如,在開展初中體育“行進間單手肩上投籃”相關技巧的教學中,教師要在講解規(guī)則和動作要領之后讓學生先嘗試完成投籃訓練。通過對學生動作的觀察,教師就可以很快找到學生在投籃中存在的問題,及時糾正學生不正規(guī)的投籃動作。接下來,教師就要為學生做出具體的動作示范:在完成一段距離的跑步后,在跑動的過程中跨出右腳的同時雙手接住球,左腳跨出一小步并用力向上起跳,右腿上提,瞄準籃筐位置雙手迅速投出球。而且,在身體接近最高點的同時,在投籃的過程中要讓球拋出一定的弧度,引導學生要能夠柔和的投籃,要做到眼疾手快,從而有效提高學生投籃的命中率。當學生掌握了這些動作要領之后,教師要留出充足的時間讓學生進行多次練習,幫助其找到投籃的感覺。而且,針對學生在投籃中出現(xiàn)的各種錯誤,教師要及時糾正,指出每個人的不足之處,讓學生知道自己的發(fā)展空間。把動作技能的傳授作為教學工作的一個重點環(huán)節(jié),可以幫助學生在掌握理論知識的同時加強練習,讓學生在投籃的過程中做到得心應手,輕松應對。更好地把握好手、腿、膝蓋等身體部位的協(xié)調(diào)和配合,有效避免在投籃運動中受傷,最大程度提高籃球投籃的命中率。
在初中階段的體育教學中,由于大部分學生已經(jīng)在以往的課程中接觸到了籃球這項運動,使得學生往往會掌握一些獨特的運動習慣,這都是影響投籃命中率的因素之一。在教學中,教師要給予學生更多個性化的輔導,挖掘?qū)W生的運動潛能,有效達到因材施教的教學目標。
例如,通過對學生投籃動作的觀察,教師可以發(fā)現(xiàn)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投籃習慣,在運球、傳球和投籃方式上都會有不同的選擇。在投籃教學時,教師要耐心的根據(jù)學生的個體情況指導其選擇合適的投籃方式,如,可以引導一些投籃率高的學生用定點投籃,而一些在動態(tài)情況下的投籃則可以側重兩組對角線接應投籃、移動投籃、后旋轉(zhuǎn)投籃,用更加迂回的形式完成投籃得分。通過對一系列投籃方法的嘗試,學生就可以產(chǎn)生眼前一亮的感受,有效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當學生在對自己的能力有更準確的把握之后,就能結合投籃運動的要點和方式選擇自己最為擅長的投籃動作,輕松地完成投籃練習。在一次又一次的實踐訓練中,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以兩個人為一組完成訓練,在訓練的過程中及時汲取他人身上的優(yōu)點,借鑒他人的投籃技巧,確保在長期的訓練中熟能生巧。此外,教師也要把對學生的部分指導納入教學中,幫助學生掌握在后退過程中做好防守,確保球能夠穩(wěn)定的投入籃筐中。通過對多種方式的對比,就能讓學生在投籃訓練中更加靈活,自然而然地完成相應的訓練,幫助學生把這些技巧在練習中轉(zhuǎn)化為自身具備的一種能力,從而在籃球競賽中充分展示自己的優(yōu)勢和特長,為自己所在的隊伍爭取更高的分數(shù)。
良好的心理素質(zhì)也是保證投籃準確度的關鍵因素,心理素質(zhì)教育也應融入到籃球課中,幫助學生獲得更均衡的發(fā)展[3]。教師要通過開設心理課加強對學生心理素質(zhì)的訓練,提高學生的受挫能力,為學生的長遠發(fā)展掃清障礙。
例如,教師可以通過帶領學生觀看籃球賽視頻或者是舉辦實戰(zhàn)活動的方式加強對學生心理素質(zhì)的訓練,讓學生在實踐中感受到籃球運動的樂趣所在。在多樣化的教學形式中,學生會從籃球賽或者實踐活動中感受到比賽帶來的緊張感和競爭氛圍,提高學生運動的積極性,讓學生以更加樂觀向上的心態(tài)面對投籃運動中的各種困難,幫助學生適當?shù)鼐徑鈮毫?,在投籃中確保學生提高自身的投籃技術,找到自信心。通過對學生心理的訓練,能幫助其在籃球比賽中變得沉著冷靜、從容不迫,進而對投籃的力度、方向、弧度有更正確的判斷,在籃球隊員的相互支持和配合下讓投籃按照預計的線路進行,保證達到理想的投籃效果。除此之外,教師要組織分批訓練,在一個隊伍之間開展心理素質(zhì)教育活動,引導隊員之間的密切合作,在隊伍之間幫助學生找到平衡感,找到相互配合的方法。同時,教師還要引導學生在課內(nèi)學習的基礎上積極參加一些社會性的籃球比賽,以此來鍛煉學生應對突發(fā)狀況的心態(tài),在一些更加具有競爭性質(zhì)的比賽中挖掘?qū)W生的運動潛能。這樣一來,就能更加快速地幫助學生提高心理素質(zhì),在課堂上樹立更堅定的學習目標,主動投入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提高自身的投籃技能,進一步確保籃球課能夠取得更明顯的教學效果,幫助學生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nèi)有更廣闊的學習和成長空間。最終確保學生真正愛上籃球運動,讓學生在這其中提高自身身體素質(zhì),釋放學習的壓力。幫助學生享受籃球運動,在籃球運動中找到自己的興趣愛好,有效推動學生知識技能和運動技能的全方位發(fā)展。
總而言之,為了完成初中階段體育課程籃球教學的任務,教師要充分了解學生,根據(jù)學生在籃球運動中表現(xiàn)出的各種不足給予更多針對性的點撥和指導。在投籃教學中,教師也要分析學生技能提高的阻礙因素,采取科學的方法提高自身的運動技能,幫助學生以提高身體素質(zhì)為前提,更好地強化學生的體育技能,讓學生提高自信心,確保學生在各類體育技能的學習中游刃有余,提高學生的命中率,推動初中體育課程的持續(xù)健康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