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耀文
摘 要:高中語文古詩詞鑒賞教學主要是為了培養(yǎng)高中生的文學素養(yǎng),引導高中生更加深入、系統(tǒng)地學習古詩詞的文化內(nèi)涵和藝術美感。文章對古詩詞鑒賞的發(fā)展歷程進行探討,并對當前高中語文古詩詞鑒賞教學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進行分析,最后給出針對性的改進策略,旨在為更好地開展高中語文古詩詞鑒賞教學提供參考。
關鍵詞:高中語文;古詩詞;鑒賞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1)03-0115-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03.057
古詩詞鑒賞能夠有效調(diào)動學生的古詩詞學習興趣,對于促進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提升起到積極的作用。但是學生在古詩詞鑒賞的時候,往往會遇到困難,教師務必結合實際情況給予學生適當?shù)闹笇?,引導學生從古詩詞的內(nèi)容、情感、內(nèi)涵等多個方面來體會其中的含義,從而全面掌握語文知識。
一、近年高考中古詩詞鑒賞題的命題規(guī)律分析
從對廣東省近五年高考古詩詞鑒賞試題的統(tǒng)計和分析中可以看出,高考古詩詞鑒賞題命題有一定的規(guī)律:
1.體裁相對集中,作者相對熟悉。以2019年高考的古代詩歌閱讀題為例,從閱讀語料的體裁看,唐宋時期的詩歌占據(jù)大多數(shù),其中又以近體詩為主,僅有兩首古體詩。
2.考點相對穩(wěn)定。在詩詞鑒賞考題的設置方面,廣東省高考古詩詞鑒賞題型近年來順延了客觀題加主觀題的命題形式,以詩意的基礎性理解為測評重點。就考點而言,斟酌字句的煉字類,把握思想的情感類,以及在對整首詩詞的語境把握中理解古詩詞的精妙,涵蓋了對詩詞文本宏觀的把握和細節(jié)的微觀探索。這些發(fā)展趨勢都可以給我們?nèi)粘5墓旁娫~教學以參考的方向。
二、現(xiàn)階段古詩詞鑒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重模式化閱讀,輕個性化閱讀體驗
經(jīng)過初中階段的詩詞教學積累,學生雖然已經(jīng)初步掌握了詩詞的一般性鑒賞方法,但在目前的古詩詞教學過程中教學內(nèi)容、教學方法、教學形式存在固定化和單一性,不考慮學生的個性化特點,課堂上缺乏對于重難點知識的合作探究,未能引導學生在誦讀中獲得個性化解讀,自然也就難以領悟詩詞中的意境之美,體會情感之深。
(二)重知識積累,輕多樣化教學方法
當前我國各個地區(qū)的高中語文教學模式最為突出的特征就是形式化,在課堂上,始終都是教師占據(jù)著主導地位。而且因為受傳統(tǒng)應試教育的影響,教師在組織學生進行古詩詞的學習和背誦的時候,其目的更多的是為了保證學生能夠在考試中獲得良好的成績。在組織開展教學工作的時候,教師往往只針對詩詞中的關鍵詞義進行講解,并逐句對詩詞進行翻譯,最后安排學生對通篇詩詞進行背誦。在學生眼里,這樣枯燥乏味的古詩詞知識解讀在很大程度上減弱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能對詩詞內(nèi)涵加以全面掌握。
(三)重知識積累,輕語文素養(yǎng)提升
鑒賞其實質(zhì)就是針對古詩文實施鑒定和欣賞,其最為核心的目的就是指導學生對古詩詞的內(nèi)涵以及作者所抒發(fā)的情感加以了解。定期指導學生進行古詩詞的鑒賞,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詩詞理解能力,而且對于擴展學生的思維也能夠起到積極的影響作用。但是就當前我國高中語文教學中古詩詞教學理念的實際情況來看,并沒有達到較高的水平,盡管教師也會定期組織學生進行詩詞鑒賞,但是實際教授的內(nèi)容往往大部分都是針對重點字詞的解釋或者是通篇的翻譯,教師對于詩詞的創(chuàng)作背景、作者的相關情況介紹得少之又少,這對學生對詩詞內(nèi)容的深入理解是十分不利的。
三、古詩詞鑒賞教學策略
(一)積累基礎詞句知識,奠定鑒賞基礎
要想有效地提升學生的古詩詞鑒賞水平,最為關鍵的是要使學生掌握豐富的古詩詞基礎。如果學生不具備良好的古詩詞基礎,就會阻礙學生對古詩詞的理解,所以在高中語文教學工作中,教師務必要重視對學生古詩詞基礎知識的培養(yǎng),促進學生詩詞鑒賞能力的不斷提升。
教師在古詩詞鑒賞教學時,要充分結合教學內(nèi)容以及學生實際,對學生的學習方式給予正確的指導,促進學生能夠深入而全面地掌握詩詞基礎知識以及詩詞的內(nèi)涵,并加強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促使學生能夠在腦海中構成完整的詩詞體系。
首先,教師要采用適當?shù)姆椒▉碚{(diào)動學生古詩詞學習的主動性,促使學生能夠全身心地參與到教師的教學活動之中,這樣才能保證學生能夠準確全面地掌握古詩詞的知識。
其次,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其他形式的課外活動,促使學生能夠在良好的環(huán)境下,對古詩詞知識進行學習和掌握。
(二)營造意境進行教學,培養(yǎng)學生對意境的感知能力
在組織開展古詩詞教學活動的時候,教師要結合實際教學內(nèi)容,營造具體的意境來推進各項教學活動的開展,從而更好地引導學生與作者達成情感的共鳴。同時,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在課堂上播放相關的影像作品,知人論世,為學生創(chuàng)造想象空間。教師要對學生的思維進行積極的引導,營造具體意境,“讀”出自己的感悟。促使學生能夠不斷地拓展知識面,調(diào)動學生的想象力,為鑒賞學習創(chuàng)造良好的基礎。
創(chuàng)設情境便是創(chuàng)設氛圍,調(diào)動興奮點。如在講解《雨霖鈴》時,教師通過畫面、聲音或視頻創(chuàng)設情境,試著把每一位學生的情感都調(diào)動起來。首先讓學生傾聽李叔同的《長亭送別》,讓他們結合自身的經(jīng)歷和體驗,用心去體會歌曲所包含的情感,再自然而然地引入詩句。學生在剛接觸課文時,對“傷離別”這個信息雖然感到陌生,但只要將那些陌生的信息與學生熟悉的一些形象可感的經(jīng)歷和體驗加以聯(lián)想、比較,他們自然能感同身受,深刻體會詩人的那份離別之苦。最后,結合教材要求,教師可以為學生安排多篇閱讀材料,讓學生通過自行閱讀來領會當時的時代背景,這樣不僅能為學生詩詞鑒賞能力的提高奠定基礎,還能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形象思維,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
(三)組織詩詞鑒賞相關活動,鍛煉學生的詩詞鑒賞能力
在高中語文教學工作中,教師的教學手段和教學理念是非常關鍵和重要的,特別是在詩詞鑒賞這個環(huán)節(jié),要想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鑒賞能力,教師首先要有一個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充分結合不同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教學計劃和教學理念的革新和完善。通過和學生之間的溝通交流,不斷完善自己的教學方式,在課堂教學中要營造一種積極、熱烈、活潑的課堂氛圍,讓師生的交流討論更加深入。在日常教學中,要把握對比閱讀、創(chuàng)作背景、形象意境、技巧、語言風格等方面的內(nèi)容,有側重地進行教學和鑒賞引導。目前粵教版的古詩詞曲分散在各個單元之中,同一作者在不同時期、不同作者在相同時期的詩詞往往會有很多鮮明的特點,將這些特點聯(lián)系起來可以讓學生更好地掌握詩詞的內(nèi)在思想。所以,語文教師在進行詩詞教學的過程中,要根據(jù)詩詞之間的聯(lián)系對學生進行系統(tǒng)性更強的鑒賞教學,培養(yǎng)他們形成一定的鑒賞能力,舉一反三,觸類旁通,有效提升詩詞鑒賞學習的整體質(zhì)量。
(四)營造輕松的課堂氣氛
在課堂教學過程當中,教師和學生必須要進行充分的互動交流,營造一種輕松活潑、積極熱烈的良好課堂氛圍,這樣才可以更好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積極性。在傳統(tǒng)的語文課堂教學當中,很多語文教師沒有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采用的仍然是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語文教師在講臺上照本宣科地給學生傳授書本當中的知識,學生在課堂下埋頭記筆記,師生之間缺少必要的互動和溝通。整個課堂氛圍非常壓抑,這樣枯燥乏味的教學方式難以提起學生的學習興趣,長此以往,學生對于語文的學習就會產(chǎn)生厭煩。只有對一個科目感興趣,學生才能更加積極主動地學習,學習效率和學習效果才會更加明顯。特別是在古詩詞的鑒賞教學過程當中,教師要結合學生的學習特點,積極地利用多媒體技術和信息技術,讓課堂氣氛更加生動活潑,師生之間要保持積極的互動交流。在這樣良好的課堂氛圍當中,才能有效提升語文教學的質(zhì)量和教學效果。
(五)拓展學生的想象思維
隨著當前信息技術的大力普及和應用,多媒體教學技術已經(jīng)和當前的教育深度融合,教學理念、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都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變。教師在教學的時候,不再僅僅依靠教科書和黑板,而是有了更加豐富多彩的教學途徑和教學方式。多媒體技術獨特的視頻、音頻、動畫、圖片等形式,可以讓學生在課堂學習當中集中注意力并提起學習興趣?;ヂ?lián)網(wǎng)上豐富的教學資源,有效彌補了教學資源不足的問題,豐富了課堂教學內(nèi)容和學生的知識面,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對語文知識進行學習。
在語文教學中,特別是對于古詩詞的鑒賞教學,需要充分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的理解,在課堂上積極地進行討論,說出自己的不同看法。對于古詩詞的鑒賞是沒有一個統(tǒng)一的標準的,每個人對于古詩詞都可以有自己的理解和認識。在課堂教學的時候,教師可以選擇一些和古詩詞意境比較相近的音樂、圖片和視頻,為學生營造與古詩詞意境相似的環(huán)境氛圍,這樣可以更好地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感情。
四、結語
在高中階段,學生已經(jīng)有了一定的語文素養(yǎng),因此在對他們進行詩詞鑒賞能力培養(yǎng)的時候,語文教師要提高教學工作的整體質(zhì)量,通過多媒體技術、信息技術等新的教學手段,不斷增強詩詞鑒賞課程教學的豐富性,以學生為主體,充分了解學生對于詩詞鑒賞課程的實際需要,不斷改進自己的教學方法,營造一種和諧的課堂教學氛圍,為提高學生詩詞鑒賞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曾先鋒.高中語文古詩詞教學策略分析[J].學周刊,2016(8).
[2]甘立珍.新課改背景下如何提高高中語文古詩詞教學效果[J].學周刊,2016(15).
[3]鄂欣.高考古詩詞鑒賞試題分析及對鑒賞教學策略的探究[D].內(nèi)蒙古師范大學,2018.
[4]向秋蓉.高中生古詩詞鑒賞能力提升策略探究——以重慶市墊江實驗中學為例[D].華南師范大學,2018.
[5]毛超.核心素養(yǎng)背景下部編語文教材古詩詞教學策略初探[J].中國教育學刊,20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