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漢語二元結構及其英譯

        2021-01-07 04:01:48陳勝利
        關鍵詞:結構英語

        陳勝利

        (鹽城師范學院 外國語學院,江蘇 鹽城 224002)

        漢語二元結構英譯過程中,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亦步亦趨、貌似忠實的譯文。這種譯文,“忠實”有余而“美麗”不足。翻譯時,如能注意英漢語言和文化的差異,無疑會化解阻隔,做到辭足意達。譬如,在表達同一概念時,漢語善用二元結構,而英語則喜用一元結構。

        雖然漢語二元結構和英語一元結構差異明顯,但學界對這方面的翻譯研究卻很不充分??傮w說來,國內(nèi)外學者對“漢語二元結構vs.英語一元結構”的研究雖有涉及,但大多是零星的、分散的。國外學者[1-8]主要聚焦于重復(repetition)和替換(substitution);國內(nèi)學者[9-10]主要側重于英漢語言對比。其中,潘文國先生提到的“散行與駢偶”比較接近本文的討論,但他未展開論述。真正意義上的研究,我們在杜爭鳴[11]的論文中有所發(fā)現(xiàn)。在這篇文章中,他引用多例來論證他的觀點,如蘇州大學校訓“養(yǎng)天地正氣,法古今完人”,是個典型的二元結構,但其英文卻是一元結構“Unto a full grown man”;再如,“今天我以母校為榮,明天母校以我為榮”,這條標語翻譯后,被簡約為一元結構:“Keep alive the good reputation of Soochow University”。

        然而,對漢語二元結構對英語一元結構的討論還遠遠不夠,人們對漢語二元結構翻譯的理解也只是浮于表面,缺乏深度。本文將對此做進一步的探析,以期對漢語二元結構的翻譯提供些許有益的幫助,更好地實現(xiàn)跨文化交際的目的。

        一、漢語二元結構的定義及特點

        (一)漢語二元結構的定義

        自古以來,漢語就習慣使用對偶、對仗的結構,文有駢文,詩有律體。這種結構,前呼后應,互文見義,是漢語美文的顯著標志之一。我們這里討論的“漢語二元結構”,是一個寬泛的概念,指的是用來表達思想感情的單元(句子或詞組或字詞)不止一個,可能是二元的,也可能是三元、四元的,甚至更多。譬如“傾國傾城”是二元結構;“龍生龍,鳳生鳳,老鼠兒子會打洞”是三元結構;“沉魚落雁,閉月羞花”是四元結構。為研究方便,我們將二元結構分為“典型二元結構”(只有二元)和“非典型二元結構”(三元以上)。

        從英漢語言對比角度看,漢語二元結構對英語一元結構是由意合和形合兩種組織手段決定的。形合主要在句內(nèi),意合則在句間。英語重形合,多使用像連詞、介詞、代詞等連接手段。同時,英文句內(nèi)形合已經(jīng)自足,因此,行文可以以散行為主,不必強調(diào)駢偶。英語也有一些駢偶的情況,但遠沒有漢語多。與之相反,漢語以意合為主,形合為輔。形合的手段有二:一是話語中的同字重復;二是通過駢偶以互文見義。這里所說的“散行”,類似于我們現(xiàn)在討論的一元結構;而“駢偶”,則類似于二元結構。這樣的結構,俯拾皆是,我們經(jīng)??吹?,譬如:“暴風驟雨”“銅墻鐵壁”等。它們通常都由兩個意義相近的成分組成,如“風”和“雨”、“墻”和“壁”[12]。

        (二)漢語二元結構的特點

        眾所周知,漢語喜用對偶、對仗、排比等重復結構來描摹人物、事件。譬如,我們用成語“愁眉苦臉”這樣的“典型二元結構”來形容人的心情焦慮壓抑;用“沉魚落雁,閉月羞花”這樣的“非典型二元結構”來形容女子容貌美麗,四個元素意義相近,形式類似,起到了強調(diào)的作用。漢語里,二元結構作為一種常見的構詞方法,具有以下三種突出的特性:

        1. 語義完整性

        語義完整性指的是漢語二元結構內(nèi)在含義的統(tǒng)一性。盡管一個二元結構包含的兩個元素可能會有各自的字面意義,但是,當它們組合到一起的時候,這個二元結構會被賦予一個新的含義,與之前兩個元素的意義或類似、或不同。這個結構里面的單個元素的意義將不再重要。通常情況下,這個包含兩個元素的二元結構是作為一個獨立的詞語出現(xiàn)的。譬如:成語“半斤八兩”,字面意思僅為漢語中兩個計量單位“斤”和“兩”,但是當組合到一起,這個成語通常是用來表示所比較的兩個事物旗鼓相當。再如,“抓耳撓腮”,如果僅僅從字面來看,它的意思應該是手對臉上兩部位做出的動作。事實上,它是形容人焦急、苦惱、忙亂時無計可施的樣子,也可以形容歡喜而不能自持的樣子。

        2. 結構穩(wěn)定性

        由于包含形成對稱關系的兩個元素,或者是形成排比關系的多個元素,漢語二元結構通常相對穩(wěn)定。一個完整的漢語二元結構中的兩個元素不能互相分離,它們之間的位置關系固定,不能隨意變換。譬如,成語“唇亡齒寒”,包含“唇”和“齒”這兩個元素,它們之間的位置關系不能改變,因為只有“唇”消失了,“齒”才會感受到寒冷?!扒笆虏煌?,后事之師”,警示我們要銘記過去,開創(chuàng)未來。“前事”和“后事”,這兩個元素之間有明顯的時間順序,因此無法調(diào)換。類似的例子很多,它們都遵循一定的邏輯關系。例如,在“熱愛西安,建設西安,發(fā)展西安”這個例子中,三個元素的邏輯順序是這樣排列的:一個人首先要熱愛一個地方,然后才會奉獻自己來建設和發(fā)展這個地方。

        3. 善用修辭格

        漢語的二元結構,從《詩經(jīng)》產(chǎn)生的年代到今天,見證了我們中華文明幾千年的歷史。在悠悠的歷史長河中,許多二元結構的成語、俗語都有自己的內(nèi)涵。涵義的表達形式多種多樣,這樣便有了多種形式的修辭格。在眾多的修辭格中,最常見的是引用典故。比如:“高山流水”,包含兩個意象:“高聳的山脈”和“流動的河水”,但這個二元結構,向我們講述的卻是古代伯牙和鐘子期的感人故事?!澳限@北轍”用兩個完全不同的元素傳達了戰(zhàn)國時期的一個故事。另一種頻繁使用的修辭格是借喻。譬如,“方領圓冠”“巾幗須眉”“干戈玉帛”,等等[13]?!胺筋I”和“圓冠”是兩個截然不同的元素,如果單單從字面翻譯的話,這個漢語二元結構對應的英語應該是“square collar and round hat”,但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方領圓冠”的人都是有學問的人?!敖韼巾毭肌蓖ǔS脕碇妇哂心凶訚h氣概的女子,“巾幗”指女人的頭巾和發(fā)飾,而“須眉”則是指男人的胡須和眉毛,這個由兩個意義完全相反元素結合而成的成語,傳達出的是一種“女子未必不如男兒”的氣概。使用借喻手法的漢語二元結構,由于其內(nèi)涵隱秘晦澀,往往難以辨認。

        二、漢語“典型二元結構”和“非典型二元結構”英譯分析

        (一)《漢英成語手冊》中119條成語英譯分析

        一般認為,漢語二元結構比英語的要常見,所以,英譯時,會轉化為一元結構。實際情況如何呢?我們對《漢英成語手冊》[14]進行了初步的研究。由于《漢英成語手冊》收錄詞條近三千,二元結構的四字成語數(shù)量最多,限于篇幅,我們將之排除。這樣篩選后,共獲得119條六字以上的漢語成語。這些漢語成語與其英譯文的結構對應情況如下:

        表1 《漢英成語手冊》六字以上漢語成語及其英譯結構對應情況統(tǒng)計

        119條成語中,19條是一元結構,96條是二元結構,4條是三元結構。它們對應的英譯有的只有一種譯文,有的有多種譯文。譬如,“一個和尚挑水吃,兩個和尚抬水吃,三個和尚沒水吃”這個三元結構的習語,對應的譯文有三元結構的“One boy is a boy, two boys half a boy, three boys no boy.”,有二元結構的“Two’s company, three’s none.”,也有一元結構的“Everybody’s business is nobody’s business.”或“Too many cooks spoil the broth / soup.”。統(tǒng)計時,每條譯文各計算一次。《漢英成語手冊》譯文總體按直譯到意譯、異化到歸化的順序排列。從表中我們可以看出以下三個特點:第一,將漢語二元結構省譯成英語一元結構占比第一,說明這種漢英轉化方式具有普遍性。第二,將漢語二元結構等譯成英語二元結構比例也很高,說明漢英結構具有共同性。第三,也有一個例外的,譬如,將漢語的二元結構“吹胡子,瞪眼睛”增譯成英語的三元結構“to huff, puff and glare”,說明漢英結構轉換中也存在著反常性和特殊性。這三點認識,雖是抽樣研究結果,但可管中窺豹,讓我們對研究的問題大致有數(shù),做到“粗得其仿佛”。

        (二)漢語“典型二元結構”英譯分析

        1. 漢語二元結構與英語一元結構

        將漢語二元結構省譯成英語中的一元結構,是翻譯實踐中常用的手段。漢語二元結構中,四字格和八字成語是最常見的。四字格成語“貪官污吏”,就是個很好的例子。在中國歷史上,“官”和“吏”是意義相近卻不完全相同的兩個詞。漢譯英時,我們常將“官”翻譯成“officials”,而將“吏”譯為“clerks”。“官”是由統(tǒng)治者任命的,握有實權,而“吏”則是指那些聽命于“官”、跑腿辦事的人,其地位比“官”要低。如今,“貪官污吏”這個成語通常被譯為“corrupt officials”,只譯出了“貪官”,卻省略了對“污吏”的翻譯。類似的成語還有“長吁短嘆”,英譯時,只說成“sigh deeply”。成語“能工巧匠”包含兩個元素“能工”和“巧匠”,英譯時,只說成“skillful craftsman”或者“deft hand”。但無論選用哪一種,都是將漢語的二元結構翻譯成了英語的一元結構。

        八字成語的英譯也大同小異。譬如“滄海一粟,九牛一毛”,英譯文為“a drop in the ocean”,其中,“九牛一毛”被省略了,沒有譯出,只用“滄海一粟”的英文翻譯“a drop in the ocean”來代替整個八字成語的意義[15]。

        反之,鑒于英漢語言和思維上的這種差異,在做英漢翻譯時,我們常將英語的一元結構翻譯成漢語的二元結構。例如,“the trail of tears”為一元結構,譯成漢語卻成了“血淚之路”,包含了“血”和“淚”兩個元素。

        需要強調(diào)的是,不是所有的漢語二元結構都會省譯成英語的一元結構,偶爾也有將漢語的一元結構增譯成英語的二元結構。譬如“全面開創(chuàng)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的新局面”,要是譯成“Create a new situation of the socialist modernalization in all round way”,雖然正確,但終不及“Create a new situation, modernize in all fields”[16]來得簡明洗練。

        2. 漢語二元結構與英語二元結構

        翻譯之所以能夠進行,是因為語言之間存有共性。直譯法的理論基礎就在于此。因此,將漢語的二元結構等譯成英語的二元結構,在口號、校訓、習語等方面非常普遍。例如,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口號是“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官方譯文就是“One World, One Dream”。清華大學的校訓“自強不息,厚德載物”英譯后,也是一個二元結構“Self-discipline and Social commitment”。如果涉及文化因素,直譯法難以為繼,有時會做適當?shù)恼{(diào)整。套用就是其中最常見的手段。漢語里,我們用一個詞來泛指“某人”時,會說“張三李四”。英語里也有類似的表達:“Jack and Jill”。Jack和Jill是英語里最普通的兩個名字,常用來泛指“某某人”。所以,“有情人終成眷屬”這個諺語,英語就說成“Every Jack has his Jill.”。

        3. 漢語二元結構與英語多元結構

        一般情況下,漢語的二元結構譯成英語時,常常省譯為一元結構,或等譯為二元結構,但也有例外。譬如,“張三李四”是個二元結構,可是,其英譯文“Tom, Dick and / or Harry”[17]卻是個三元結構。此外,我們還能看到將漢語二元結構轉化成英語四元結構的。譬如,北京師范大學的校訓“學為人師,行為世范”是一個標準的二元結構,有人曾將這個二元結構翻譯成英語的四元結構“Study well, Teach others. Be your best, Set an Example.”。雖然意義表達完整,但因譯文繁瑣拖沓、缺乏重心而飽受詬病。相比之下,另一則二元結構譯文“Learn to be an excellent teacher, Act as an exemplary person”[18],大家比較認可,因為意思吻合,形式對稱,瑯瑯上口。

        總體看來,將漢語二元結構增譯成英語多元結構的情況不多。

        (三)漢語“非典型二元結構”英譯分析

        1. 漢語三元結構與英語一元結構

        漢語里,我們經(jīng)常能看到三元結構的短語和句子。英譯時,這些三元結構不少都能省譯成英語的一元結構,從而使譯文更加簡潔地道。例如,“結識朋友,傳播友誼,傳達美好”這個三元結構短語,如果等譯成“Make friends, Spread friendship and Convey wonders”,就會顯得重復啰嗦,遠不及“Build a good friendship”簡潔明了。因為后者已將原來短語的核心意義表達清楚,而且更加符合英美人士的思維習慣。再如,第九屆全國運動會的口號“綠色九運,科技九運,文明九運”,將“九運”這個詞語重復三次,以強調(diào)主題,實現(xiàn)押韻。在翻譯過程中,如果直譯過來,勢必重復,因此,這個短語可省譯為“To hold a successful National Games”。這樣,不僅主題明確,而且富有號召力。筆者曾在校園里看到過一個橫幅,上面寫著:“隱患險于明火,防范勝于救災,責任重于泰山”。我們也不妨將這個三元結構省譯成英語的一元結構“Fire prevention is the duty of all (of us).”或者“Cold embers might be more dangerous.”,不僅傳情達意,而且簡潔明了。諺語“龍生龍,鳳生鳳,老鼠兒子會打洞”是個典型的三元結構,語義多次重復,顯然是為了強調(diào)和生動。對應英諺是“Like begets like.”,回譯成漢語,即“什么人養(yǎng)什么人”,簡潔得令人難以置信。

        2. 漢語三元結構與英語二元結構

        漢語的三元結構有時也能省譯成英語的二元結構。如“龍生龍,鳳生鳳,老鼠兒子會打洞”,英語里也有“Like father, Like son.”或“Like mother, Like daughter.”之類的二元結構。上文提到的“熱愛西安,建設西安,發(fā)展西安”,一口氣羅列了三個主謂結構,運用排比手法對“西安”進行了反復強調(diào)。如果將這個短語等譯為“Love Xi’an, Build Xi’an, Develop Xi’an”,譯文會過于生硬,而且沒有重點。因此,譯成“Love Xi’an to work for its development”,或者“Love Xi’an to make it more beautiful”,就會比較貼近西方讀者。小說《圍城》里也有一個三元結構的例子:“他說孫先生在法國這許多年,全不知道法國人的迷信:太太不忠實,偷人,丈夫做了烏龜,買彩票準中頭獎,賭錢準贏?!痹谶@段話里,作者用了三種不同的表達形式來談論孫太太的不忠。珍妮·凱利和茅國權的譯文是“Mr. Fang said that if the wife is unfaithful and has an affair, the husband is sure to take first prize if he buys a lottery ticket, and he is sure to win if he gambles.”[19]??梢钥闯觯g者出于文學作品可讀性的考慮,省略了可能引起讀者文化困惑的“丈夫做了烏龜”這元結構,只譯出另外兩元結構“is unfaithful”和“has an affair”。

        3. 漢語三元結構與英語三元結構

        漢英結構轉化,出于簡明,通常會做省譯,將漢語三元結構譯成英語一元結構或二元結構。而將漢語的三元結構等譯成英語的三元結構,則多出于精確、生動、強調(diào)等的需要。前面說到的“One boy is a boy, two boys half a boy, three boys no boy.”就是如此。此外,云南大學校訓的英譯,也是如此。其校訓“立一等品格,求一等學識,成一等事業(yè)”,是漢語三元結構,英譯文也是三元結構:“Perfection in Moral Integrity, Excellence in Scholarly Attainments, and Greatness in Career Pursuits”[18]。漢語里,“一等”這個詞重復了三次,表達了云南大學對其學子的期待。但是,如果在翻譯時重復使用“first-class”這個詞,未免過于枯燥。譯文巧妙避之,分別使用了perfection、excellence和greatness三個同義詞,不但做到了形美,而且也做到了意美。

        4. 漢語多元結構與英語多元結構

        由于漢語講究句子勻稱、講究四平八穩(wěn),因此,超過三個元素的多元結構在漢語中并不少見。譬如,北京大學的校訓“愛國、進步、民主、科學”就是個四元結構,其英譯文“Patriotism, Advancement, Democracy and Science”也是個四元結構,一一對應,嚴格直譯。

        有時,嚴格直譯不行,就需作適當?shù)淖兺?。例如,上海交通大學校訓“飲水思源,愛國榮?!?,也是個四元結構。如果直譯為英語四元結構“When you drink water, never shall you forget its source; love your motherland and add credit to your alma mater”,一定會招致批評,因為譯文過于冗長,缺乏美感。所以,校方的譯文簡約為“For country, For school, For yourself”[20]。就是說,將漢語的四元結構省譯成英語的三元結構。這樣,不但言簡意賅,而且形式對稱,富有美感。另一個例子是上海立信會計學院的校訓“信以立志,信以守身,信以處事,信以待人,毋忘立信,當必有成”,是個六元結構。其譯文“Trustworthy, Innovative, Enterprising”卻是個三元結構。不難發(fā)現(xiàn),譯文重構了句子,重組了意義,雖然意義似乎和原文有些出入,但可讀性明顯增強。

        上海交通大學和上海立信會計學院校訓的多元結構都省譯成英語的三元結構,是一種巧合嗎?并非如此,本質(zhì)上還是漢英思維差異所致。對此,連淑能[9]有詳細解釋。他認為,漢人受“陰陽”二元論的影響,喜歡對稱、對偶、排比、反復等等;而西方人受三段論和基督教三位一體論的影響,比較喜歡三段式(triple style)的表達方式(A-B-and-C pattern)。莎士比亞也有名言:“3”是個幸運的數(shù)字,和一切美好之事相關(Number three is always fortunate. All good things go by three.)。如:first, midst and last(徹頭徹尾);wine, woman, and song(吃喝玩樂);of the people, by the people, for the people(民有、民治、民享);等等。

        三、漢語二元結構的翻譯方法

        翻譯漢語二元結構時,根據(jù)需要,我們會采用不同的翻譯方法。從上面的討論可知,常用的方法有省譯、等譯和增譯三種。其中省譯法占絕大多數(shù),等譯法次之,而增譯法很少。由于等譯絕大多數(shù)情況都是直譯的結果,易于操作,所以,討論的意義不大。有鑒于此,我們這里將著重探討省譯。為了能更加清楚地辨別各種省譯之間的細微差別,現(xiàn)將省譯分成以下三類:

        (一)并列省譯

        漢語二元結構中,若二元為并列關系,英譯時常省略其中一元,只譯出另外一元。這種省略翻譯,就叫并列省譯。省譯的總體特點是:雖減其詞,不損原義。且行文會更加簡潔明快、更加地道流暢,更加符合讀者期待。漢語中,特別是四字格和駢文句中,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

        漢語里,我們常用成語“天長地久”一詞來表達友誼永存或愛情常新的美好愿望,同時也表達了人們對“天”“地”的敬畏之情。英譯文“eternal like skies”,只翻譯出“天長”這一元,另一元“地久”卻被省略了。省略后的譯文形式簡潔、意義明確。之前說到的“沉魚落雁,閉月羞花”,倘若譯成“l(fā)ovely enough to make the fish sink, wild geese fall, outshine the moon and put the flowers to shame”,頓有疊床架屋之感。而且,西方讀者也會迷惑:“魚沉雁落”和美人之間有什么邏輯聯(lián)系?所以,不如省譯為“l(fā)ovely enough to outshine the moon (and put the flowers to shame)”來得簡潔明快。成語“狼吞虎咽”常用來描述吃東西又猛又急,英文如果直譯成“eat (one’s food) like wolves and tigers”,也未嘗不可,也同樣容易理解,但和省譯后的英文“to wolf down something”相比,既不簡潔,也不生動。

        另一個例子,“機不可失,時不再來”,如果直譯成“One can’t afford to let the opportunity slip through / pass by one’s fingers as lost time will never come again.”,總覺得拖沓冗長。如果套用英諺“He that will not when he may, when he will he shall have nay.”,節(jié)奏立即明快了許多,而且朗朗上口,和諧悅耳。但這是意譯,和原文還是有些出入。如果采用省譯的方法,只保留“機會”這一元素,說成“Opportunity knocks but once.”,簡潔明了,不言而喻。

        并列省譯,因二元之間是并列對等關系,所以,省譯時,有時可以保留前項,有時也可保留后項,譬如上面提到的“閉月羞花”,既可以說成“l(fā)ovely enough to outshine the moon”,也可以說成“l(fā)ovely enough to put the flowers to shame”,這點和下面的主從省譯不同。

        (二)主從省譯

        漢語的二元結構,如果二元之間不是并列關系,而是主從關系或偏正關系,英譯時,通常譯出主要的、或重要的、或意義實在的那一元,而省略從屬的、或次要的、或意義虛幻的那一元。這種省略翻譯,就叫主從省譯。簡言之,就是譯“主”舍“從”。

        以“百尺竿頭,更進一步”為例,這個成語,比喻雖已達到很高的境地,但不能滿足,還要進一步努力?!鞍俪吒皖^”指桅桿或雜技長竿的頂端,是很具象的東西。如果直譯,定會帶來文化上的障礙。關鍵是,它還不是意義的中心,中心是后面的“更進一步”,故翻譯時,省前保后,譯成“to make further progress”。我們都知道《孫子兵法》中有一計,叫做“三十六計,走為上計”,吳敬梓在《儒林外史》中引用了這句話。翻譯時,為了使譯文更加符合全書的語言風格,這個短語被譯成了“better make yourself scarce”[21],因為后一個元素“走為上計”是作者更想傳達給讀者的內(nèi)容,所以省略了前者。2009年中國鹽城丹頂鶴國際濕地生態(tài)旅游節(jié)開幕式的口號是“精彩中國,魅力鹽城”,它包含兩個元素:“精彩中國”和“魅力鹽城”。但是,這個口號是一種邀請,邀請游客到鹽城來欣賞美景,放松自己。官方譯文是“A passage to Yancheng”,省略了前一個元素“精彩中國”,只保留了第二個元素“魅力鹽城”,中心意思更加凸顯。

        前面提到過的蘇州大學校訓“養(yǎng)天地正氣,法古今完人”,是個典型的虛實結構:前一個元素“養(yǎng)天地正氣”,縹緲抽象,不可捉摸,而第二個元素“法古今完人”才是實義所在。譯文避虛就實,譯成“Unto a full grown man”,洗練簡潔,擲地有聲。與此相反,北京林業(yè)大學類似的校訓“養(yǎng)青松正氣,法竹梅風骨”,被譯為“Unto a firm man like strong bamboo, pine and plum flower”。原文中的“松(pine)”“竹(bamboo)”“梅(plum flower)”一字不落,悉數(shù)譯出,貌似忠實,可譯者忽略了中西文化的差異:“松”“竹”“梅”等在西方就是普通的植物(有的地方還沒有“竹”),不像在中國它們被賦予了品德清高的內(nèi)涵。再者,作為校訓,譯文也很拖沓,不如譯成“Unto a perfect / righteous man”之類,干凈利落。

        除了四字格、五言句、八字成語外,生活中我們也會見到其他主從關系的句子,如:“精神文明建設和物質(zhì)文明建設要兩手抓,兩手都要硬”,此句包含兩個元素,具有中國特色,譯文為“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spiritual and material civilization”[16]。不難看出,第二個短句“兩手都要硬”旨在加強語氣,語義從屬于第一個短句,根據(jù)英文忌諱重復的習慣,翻譯時將之省略。

        (三)重組省譯

        就英漢兩種語言而言,它們在許多方面存在差異,因此,要字對字、詞對詞、句對句地實施翻譯,比較困難。有時,在無法進行并列省譯和主從省譯時,我們應該考慮重組原文的結構和意義,然后以簡練的形式將其意義譯出,這種翻譯就叫重組省譯。

        譬如,以下這組包含數(shù)字的漢語二元結構“三言兩語”“九死一生”“千方百計”和“朝三暮四”等等,其對應的英文分別是“a few words”“a narrow escape from death”“by every possible means”和“to be changeable”[12]。這些譯文,無一例外,都進行了結構重組,與漢語的二元結構完全不同,但表達卻更加符合外國讀者的思維習慣。其他的例子,如:將“南腔北調(diào)”譯成“various dialects / mixed accents”,將“天涯海角”譯成“the ends of the earth”,將“物以類聚,人以群分”譯成“Birds of a feather flock together.”,將“取之不盡,用之不竭”譯成“inexhaustible”,將“上有天堂,下有蘇杭”譯成“Suzhou and Hangzhou are earthly paradise.”,等等,也都是拋棄原文形式,重組原文意思,將漢語的二元結構轉譯成英語的一元結構。建筑工地上,我們經(jīng)常看到這樣一條標語:“安全生產(chǎn),人人有責”。這是典型的漢語二元結構,翻譯時,可將之譯成一個句子:“It is the duty of everyone to assure safety in production.”,或者,干脆簡約為“Safety is utmost important.”。在公園或者路邊的草地上,我們隨處都能看到呼吁人們愛護小草、保護環(huán)境的公示語。譬如:“一片綠色,一片希望”。這則公示語被譯成了“Green Means Hope”[22],原文的形式蕩然無存,但意思完好無損。上述兩則譯文,重組以后,非常直接,也非常切題,反而達到了很好的效果。如果“讓世界了解廣州,使廣州走向世界”這樣的漢語二元結構,在英譯過程中,堅持保留原有的對稱結構,那么譯文將會是這樣:“Let Guangzhou be known to the world, and let Guangzhou proceed towards the world”。譯文雖然在語法、語義層面都完全正確,但對外國讀者來說,似乎過于冗長、過于繞口,不如譯成“Let Guangzhou be known as a world city”簡潔明了。“創(chuàng)一流服務,迎四海嘉賓”,如果直譯成“Welcome our honored guests from all directions of the world with the first-class service”,恐怕達不到預期的效果;但要是重組一下結構,譯成“First-class service to all guests”[16],效果會更佳?!凹で辄c燃夢想,奮斗鑄就輝煌”這句口號如果等譯成“Passion ignites dreams, struggle leads to brilliance.”,形式和意義與原文完全一致,譯文也說不出什么問題,但和重組后的譯文“Dreams and diligence bring in success”相比,確實不夠精妙。在鼓勵別人追夢時,我們常說這樣一句話:“心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如果直譯成英語的二元結構“The greater your ambition, the bigger your life stage”,未嘗不可。但是和重組后的一元結構“Ambition knows no bounds.”相比,則頓時失色。

        漢語二元結構,是中華文化的一種特別形式,在漢語里非常普遍,為人們喜聞樂見、廣泛運用。而英語一般忌諱重復,喜歡直截了當,開門見山。翻譯時,如何成功轉譯,必須充分考慮英漢語言思維之間的差異。隨著全球化的發(fā)展,中國文化逐漸走出國門,如何用西方語言,講好中國故事,傳好中國聲音,這不僅是翻譯課題,也是國際傳播的時代課題,更是我們國家“文化走出去”的戰(zhàn)略課題。因此,我們必須高度重視漢語二元結構的翻譯。

        猜你喜歡
        結構英語
        《形而上學》△卷的結構和位置
        哲學評論(2021年2期)2021-08-22 01:53:34
        論結構
        中華詩詞(2019年7期)2019-11-25 01:43:04
        新型平衡塊結構的應用
        模具制造(2019年3期)2019-06-06 02:10:54
        玩轉2017年高考英語中的“熟詞僻義”
        論《日出》的結構
        讀英語
        創(chuàng)新治理結構促進中小企業(yè)持續(xù)成長
        酷酷英語林
        基于BIM的結構出圖
        98bb国产精品视频| 国产成人精品免费视频大全软件| 高h纯肉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久久狼| 亚洲熟女av超清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亚洲宅男天堂网址| 日本亚洲国产精品久久|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日本蜜臀| 亚洲人成网站在线播放观看| 一区二区亚洲 av免费| 日韩av毛片在线观看| 色avav色av爱avav亚洲色拍| 久久99欧美| 国产偷拍盗摄一区二区| 亚洲国产美女高潮久久久| 人妻丰满熟妇av无码区不卡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ay| 亚洲欧洲免费无码| 精品人妻人人做人人爽夜夜爽| 日韩在线视精品在亚洲| 女人天堂国产精品资源麻豆| 亚洲av无码精品色午夜app|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精品| 色婷婷丁香综合激情| 亚洲中文字幕人成乱码在线| 国产激情久久久久久熟女老人av| 一级免费毛片| 亚洲视频在线视频在线视频| 成人日韩精品人妻久久一区| 激情偷乱人成视频在线观看| 91亚洲国产三上悠亚在线播放| 亚洲av高清一区二区| 青青草原亚洲| 国产思思99re99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免费一区| 国内久久婷婷六月综合欲色啪| 亚洲国产精品日韩av不卡在线| 久久国产乱子伦精品免费强| 精品麻豆一区二区三区乱码| 性生交片免费无码看人| 91av国产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