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廈門第六中學 陳 琦
實際上音樂作品本身的美感就具有十分重要的審美教育作用,而且不同的文學作品包含不同的音樂情感、思想道德內容,因而學生通過合唱可以更好地感受滲透于音樂作品中的思想品德因素。音樂是一種特殊的語言,在合唱中可以提高學生的音樂審美情趣,陶冶性情,凈化心靈,對于豐富學生的精神生活發(fā)揮著重要作用。合唱是一門藝術,也是一種技能,又是一門科學,音樂教育的過程也是對學生進行美育滲透的過程,學生在歌唱中沉浸于音樂濃郁的情感氛圍中,享受音樂帶來的愉悅,進行心靈的陶冶與塑造。
合唱,尤其是阿卡貝拉合唱,是一種合作性與協(xié)調性很強的藝術形式,通過集體的創(chuàng)造完成作品形象的塑造,需要各成員都具備和諧意識,不能因為自己的個性而影響音樂作品的表現(xiàn),而是要有大局意識、集體觀念,通過集體協(xié)作發(fā)聲,追求整體的統(tǒng)一和諧,才能更完美地呈現(xiàn)合唱藝術作品,展示合唱作品的魅力。同時,合唱成員在此過程中也會得到身心的熏陶與鼓勵,獲得精神上的愉悅與慰藉,形成健康向上的人格品質。
毋庸置疑,學校班級合唱對營造校園濃厚的藝術氛圍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可以說是校園文化藝術教育內容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合唱與其他文化藝術活動一樣,發(fā)揮著促進學生成長與發(fā)展的重要作用。班級合唱不僅局限于課堂,也可以與課外以及校園有機結合,是一種可供多種空間與場合展示的藝術形式,這種藝術形式符合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與學習特點,可以從藝術文化層面給學生以深切的感染。因此,合唱是構建校園文化的需要,更是建設和諧文化校園的需要。
班級合唱是音樂教學的重要藝術形式,也是學生音樂技能與審美意識培養(yǎng)的重要途徑。但是部分學校及教師不重視音樂合唱教學,也很少進行合唱訓練,學生對于合唱這一音樂形式接觸很少,甚至一無所知,更談不上聲部間和諧的感性體驗。班級合唱是以班級為單位的合唱教學形式,參加訓練的是整個班級的學生,沒有經過挑選,學生的音樂能力存在著較大差異。在班級合唱教學中,通常會發(fā)現(xiàn)班級中存在天生唱歌跑調的學生,所以合唱教學中音準問題比較突出。
興趣是學生學習音樂的重要動力,但是由于教師選擇的合唱作品難度過大,不適合學生合唱,學生體會不到合唱作品的魅力與合唱的審美效應,導致合唱教學起不到培養(yǎng)學生音樂情感與提升其音樂技能的效果。作品離學生的生活很遠,學生學習起來存在諸多困難,缺乏學習動力。
單一的合唱形式比較枯燥,學生學習的興趣不高,因此教師應開始進行合唱(阿卡貝拉)的教學創(chuàng)新研究,首先從嚴謹型的演唱風格向趣味化轉變。加入很多新的元素,讓音樂給人以愉悅感和靈動感;其次從規(guī)整型向多元化轉變。表演風格更加立體、效果多變;再次,從傳統(tǒng)型向時尚化轉變。借助不同風格的流行音樂形式,讓阿卡貝拉有了全新的演唱方式;最后,從專業(yè)型向社會化轉變。用“美聲+流行”的表演方式來演唱。正是基于這四點的創(chuàng)新,廈門六中阿卡貝拉合唱團慢慢“火了”。
這種新穎的合唱模式一經推出,馬上受到學生的喜愛,迅速在網絡上持續(xù)火爆,教師也馬上抓住學生的興趣點開展教學,推出合唱(阿卡貝拉)校本課程,面向全校學生開設選修課。在選擇合唱作品時,要注重結合學生生活實際。比如:意境優(yōu)美的古詩詞作品《山居秋暝》《送別》、流行歌曲《夜空中最亮的星》《簡單的事》《青花瓷》、電影歌曲《送我一朵小紅花》,以及富有地域特色的閩南語歌曲《魚歌》,編成《校園班級合唱歌曲集錦》,以此為校園創(chuàng)設班級合唱校音樂課程,促進合唱教學質量與效率的提高。
網絡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與思想觀念,隨著智能手機及微信平臺的出現(xiàn),教育教學方式也發(fā)生了轉變。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可以實現(xiàn)隨時隨地的學習,這也是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的重要途徑。班級合唱是以知識傳授與情感教育為目標的教學方式,不同于其他的合唱團體,學生的訓練時間有限,每周最多兩節(jié)課的訓練時間,但是要真正體現(xiàn)合唱的魅力,讓學生掌握合唱技巧,需要各聲部的多次合排,因此,為了節(jié)省時間,提高效率,教師應讓學生在課前自主學習與完成各聲部的學唱環(huán)節(jié)。怎樣能更好地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呢?教師可以借助于網絡,發(fā)揮網絡的作用。例如:可以在微信建立每個班級的各個聲部群,把要學唱的每個聲部在鋼琴上彈奏并錄好,分別發(fā)到微信群中,這樣學生就可以利用課外時間在計算機或手機上學習歌唱。此外,教師也可以把一些優(yōu)秀的合唱歌曲發(fā)到微信群,供學生欣賞學習,促進學生音樂鑒賞與審美能力的提高。
合唱教學對于促進校園文化建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這在教育實踐中可以得到充分證明,這是與音樂作品的魅力分不開的。音樂畢竟是一種特殊的語言文化,富有情感與靈魂,學生通過合唱可以體味到歌曲中所蘊含的精神力量,從而形成健康向上的心態(tài)并投入到學習活動當中。因此,將合唱教學融入校園文化建設非常必要,這既可以營造校園文化濃厚的氛圍,又可以將音樂教學納入長久的校園文化建設當中,可謂是一舉多得。如學校每年舉辦的藝術節(jié),教師可在其中融入合唱項目,把合唱作為班級參與藝術節(jié)的常規(guī)性節(jié)目。在合唱中,學生不僅可以提高演唱技能,更深入地理解音樂知識,而且可以通過音樂作品的熏陶,實現(xiàn)心靈的共鳴,同時音樂作品所蘊含的情感因素可以對學生形成強烈的感染,合唱中的合作配合又可以增強學生的合作意識,學生在感受音樂律動美的同時,還受到思想品德的教育。
中學班級合唱教學對于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會產生促進作用。教師要結合學生的特點設計音樂合唱教學模式,提高學生的音樂審美能力,加深學生對音樂作品的體驗,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與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