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漳平市永福菁華小學 李彩虹
語文新課標要求語文教學要堅持以人為本,不能只是重視語文教學的工具性,還要提高到文化精神層次,打造可持續(xù)發(fā)展的語文教學,讓學生真正在思想情感精神等方面獲得發(fā)展。以生活為依托的語文教學,可以更好地拓展語文教學功能,也可以打造優(yōu)質的語文生態(tài)環(huán)境。生活元素在小學語文教學當中注入如同是催化劑一般,能夠催生學生的學習熱情以及成長動力,讓學生能有效掌握語文知識和技巧,累積豐富的生活體驗,實現(xiàn)語文學習深入,在語文學習當中更上一層樓。
為了通過生活元素的融入,讓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得到有效保持,教師應該聯(lián)系學生熟悉的生活場景,并借助這樣的方式在語文教學當中加入更多的生活氣息,引導學生增加生活體驗,多角度感悟生活,以實現(xiàn)對所學文本的深層次理解,給文本賦予鮮活的生命力。例如,教學《慈母情深》時,教師就可以先帶著學生梳理一遍課文之后,指導學生進行情景表演,把文字還原成生動直觀的畫面,借助這樣的方式讓學生對慈母情深產生更加深刻的認識,提高學生對文本情感內容的理解水平。通過學生親身參與表演活動,能夠有效感悟母親的辛苦勞累,在身臨其境當中提高對文章的感悟,讓原本乏味無趣的課堂變得富有活力和生機,順利達成教學目標。
大量的語文教育研究表明,語文課程的外延就等同于生活的外延,從這一角度分析,語文學習涉及的知識面非常廣泛,只是學習教材并不能滿足學生的學習要求,也會讓學生的學習非常狹隘,制約學生遷移能力的提高和感悟水平的提升。想要提高學生的精神境界,拓展學生的學習認知,教師要善于把生活元素融入語文教學中,并借助這樣的方式讓學生產生學習興趣,鼓勵學生主動運用語文知識和生活積累解決問題,建立語文和生活之間密不可分的關系。例如,教學《滴水穿石的啟示》時,教師可以鼓勵學生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談談自己在閱讀思考當中得到的感悟。這篇文章列舉了很多人的例子,比如李時珍、愛迪生等,這些人物雖然行業(yè)和所處時代不同,但是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做事持之以恒,目標專一。當然這些案例在現(xiàn)實生活當中也是普遍存在的,于是教師就可以讓學生聯(lián)系生活,舉例思考,讓學生能夠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認知,加強對文本深層次內涵的理解,提高學生認知事物的層次,升華學生的學習境界以及精神境界。
生活是一個百寶箱,可以給學生提供豐富的學習資源庫,還能延伸學生的學習時空,讓學生的拓展學習需要得到滿足。在探究融入生活元素創(chuàng)新語文教學,并借此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在這過程中,教師也應該讓學生留心觀察生活,主動從生活探究中得到更加豐富的資源,推動學生能力的發(fā)展,讓學生對生活的認識走向深刻。以語文寫作教學為例,學生想要得到豐富的寫作資源,除了可以依托閱讀積累,還可以把生活作為資源獲取平臺,通過留心觀察累積大量的寫作材料,并在寫作中融入自己的生活感悟,真正寫出真情實感。
教學內容生活化是語文和生活相結合的重要內容。小學生的知識基礎薄弱,沒有豐富的生活閱歷以及人生經驗,所以在理解比較抽象的語文知識時會遇到困難,但是生活對于小學生來說是不陌生的,而且學生也在長時間的生活體驗當中獲得了一定經驗,能夠在和生活互動當中理解復雜抽象的內容。所以把生活元素注入小學語文教學能夠大大降低學生的學習難度,自然也能大大降低學生的抵觸和恐懼情緒,發(fā)現(xiàn)語文學科的樂趣,產生語文學習興趣。教師可以在教學當中通過引入多媒體等現(xiàn)代技術,給學生再現(xiàn)他們熟悉的生活場景,使教學內容能夠直觀形象展現(xiàn)在學生面前,促使學生真切感知語文。例如,在《火燒云》的教學中,一些學生并未直接見過火燒云,所以在理解相關語句當中遇到了困難,于是教師可以在網上收集火燒云的圖片與視頻資料,然后整合成優(yōu)質課件,展現(xiàn)在學生面前,給學生呈現(xiàn)出美麗壯觀的自然景象,促使學生獲得直觀生動的生活體驗展示火燒云的動態(tài)變化情況,讓學生的學習興趣得到長久保持,更為準確地理解文章當中的語言描述。
生活元素和語文教學的結合,除了體現(xiàn)在知識教學層次之外,還應該體現(xiàn)在實踐活動中,也就是通過組織開展多樣化和綜合性的生活實踐活動,提高學生對語文知識的消化理解水平,增強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教師所設計的生活實踐活動,必須有助于學生對語文知識的領悟和消化吸收,并且能夠給學生提供一個運用語文理論知識解決實踐問題的機會,增強學生實踐應用能力。這就需要語文教師注意對生活進行提煉,對語文知識精華進行深入挖掘,保證語文生活實踐活動的質量。例如,為了提高學生對漢語言文字的掌握水平,夯實學生的語文知識基礎,可以給學生布置“調查生活中的錯別字”這一語文綜合實踐任務,要求學生自主組建學習小組,然后深入社區(qū),走訪各個街道,觀察路邊廣告牌、宣傳欄等設施,對其中的文字進行認真閱讀,發(fā)現(xiàn)錯別字之后就記錄下來,并在一旁寫上正確的文字,最后匯總并和其他小組交流。這樣的生活實踐活動,可以教導學生不寫錯別字,正確書寫漢字。
把生活元素和語文教學結合是語文生活教育的重要措施,而促進語文教育生活化也是語文教師在課程改革當中的一項重要內容。教師應該樹立生活教育理念,對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思想進行深入研究和正確解讀,然后把生活教育理念和語文教學結合起來,利用學生對生活的濃厚興趣,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效果。教師要在生活教育實踐當中獲得理想效果,促進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發(fā)展,首先就要以終身學習思想為指導,不斷提高個人專業(yè)素質,加強和其他語文教師的交流合作,實現(xiàn)生活教育理念和經驗的溝通與共享,并通過不同層次的語文教研活動累積方法和技巧。不僅如此,教師也要積極參與到學校組織的教育培訓和教研活動中,與其他教師組建學習共同體,實現(xiàn)專業(yè)化和綜合化發(fā)展,給語文生活教育的落實提供專業(yè)保障。
生活元素和學科教育結合是素質教育推行以及新課程改革落實當中的重要內容,這樣的做法可以推動知識教育生活化以及知識的生活化應用,促進學生實踐素質的培養(yǎng)。在這樣的背景下,教師想要推動學生語言文字的掌握水平,培養(yǎng)學生語文素養(yǎng),也需要把融入生活元素作為語文教學的重中之重,借此提高學生語文學習興趣,并以興趣為推動力,讓學生在高漲情緒和積極思維的帶動下,完成語文學習任務,在語文學習中獲得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