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民樂縣思源實驗學校 王惠玲
隨著現(xiàn)代信息技術的迅速發(fā)展,信息化設備的強大功能為社會各領域帶來了各種各樣的變化。特別是近年來,中小學“班班通”工程的推進,使得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的融合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果,積累了一定的經驗。各個學校都建起了錄播教室、多媒體教室,每個教室配齊“班班通”設施,已經完全具備了進行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深度融合研究的物質條件,信息化設備和技術手段全面深入每一門課程的教學中,信息化條件下的學科教學改革氛圍日漸濃厚。在小學語文課程的識字教學、閱讀教學中,信息技術手段更是有著獨特的優(yōu)勢功能,我們要充分結合學生實際,將信息技術與識字教學、閱讀教學全面深度融合,切實發(fā)揮好信息技術的輔助作用,讓信息技術在促進教學模式創(chuàng)新,優(yōu)化教學過程、革新教學方法,突破教學難點等方面發(fā)揮作用,進而打造優(yōu)質高效的語文課堂。
傳統(tǒng)的生字教學過程中,老師大都通過講解書寫要領和在黑板上的范寫的教學方法來進行,在這個過程中,如果方式方法陳舊,就不能吸引全部學生的注意力,提升他們識字、寫字的熱情。同時,受到教師書寫功底、講解技巧,學生觀察視角、模仿能力、用筆力度等因素的制約,致使識字教學效率效果與預期效果相差甚遠。在借助信息技術手段輔助教學之后,特別是利用多媒體設備進行示范、演示,這些問題便能迎刃而解,多媒體技術可以將漢字構造的細節(jié)、書寫的過程及技巧準確無誤地展現(xiàn)給學生,讓學生獲得更加良好的學習體驗。
識字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一個重要板塊,也是學生語文學習的起點和基礎。特別是對于一些生字的結構、筆畫、筆順等的教學,是識字教學的重難點。教師和學生在這個階段花費的時間和功夫多,但收效不夠明顯,這個問題一直困擾著一大部分語文教師。分析原因,主要在于學生對生字的筆畫掌握不夠牢固。認準和寫好筆畫是一二年級識字教學的關鍵所在,所以低年級學生在寫字的起始階段,養(yǎng)成端正的寫字姿勢與規(guī)范的執(zhí)筆方法至關重要。教師為學生演示規(guī)范漢字書寫過程,然后讓學生進行仿寫,是寫字教學的一條重要方法。我們可以在低年級的教學過程中利用信息技術,借助實物投影設備,采用畫筆范寫的方式來取代機械的黑板范寫,給學生規(guī)范的書寫示范,幫助學生理解漢字構字規(guī)律,掌握漢字的寫法。教師可借助多媒體設備的各種功能對示范字的筆畫、筆順、運筆方法進行示范,如利用視頻的“快鏡頭”“慢動作”功能,局部放大或縮小功能,語音注釋功能、動作插入功能等,對生字進行展示,讓學生更加全面地理解漢字的書寫結構。
在識字教學中,反饋環(huán)節(jié)很重要,教師對所教生字要按照由局部至整體、再由整體至局部的展示原則,把示范字中比較難掌握、容易寫錯的細微部分進行突出顯示和反饋評價,以此引起學生的足夠重視,達到引導學生更加全面地對示范字進行觀察學習的目的。在傳統(tǒng)的識字教學中,要對學生進行面對面、及時的評價反饋就會顯得費時費力,但如果只是依靠講解和口頭反饋,一部分學生由于觀察距離、想象能力等因素,導致無法對照老師的反饋反觀自己的寫字方法。而通過現(xiàn)代化信息技術的多媒體教學則可以有效解決這個問題,可以讓學生清楚地看到每個漢字的書寫全過程,教師再有針對性地進行分布講解,讓學生掌握其執(zhí)筆要領,進而提升評價反饋效果。在借助于信息技術、電子白板和實物投影儀后,識字教學的反饋過程就會變得輕而易舉。老師可以在電子白板上先顯示范字的書寫過程,然后指導學生認真描摹和書寫,再及時將學生的書寫作業(yè)在實物投影儀上一一予以展示,把學生正確的書寫姿勢拍下來,以視頻形式展示給其他同學,為大家樹立書寫的參照。學生在信息技術的輔助下,清楚地看到自己和別人的書寫情況,同時對同學寫字作業(yè)進行及時評價,這樣,既激發(fā)了全部學生的寫字積極性,又能對所有人的寫字情況作及時有效的評價反饋,可以全面促進寫字教學效率的提升。
語文學科有著很強的工具性和人文性,這一特點決定了語文同其他課程的根本區(qū)別。語文學科內涵的博大與深遠,要求學習者在語文學習過程中必須具備語言學習的主體性,特別是在閱讀教學中,要作為互動主體,在形式靈活的活動中與文本交流,感受和體驗人文內涵,以全面達到閱讀學習的目標。
由于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對文本的感應和體會是多向、多元的,鑒于語文學科的這個特點,我們要創(chuàng)造積極條件將信息技術融到閱讀教學的過程中,借助于信息化教學設備的各項功能優(yōu)勢,為學生讀懂文本、理解文本創(chuàng)造條件,為學生實現(xiàn)與文本的對話、與文本作者的對話搭建橋梁,為學生實現(xiàn)情感體驗創(chuàng)造情景氛圍。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為了實現(xiàn)學生對文本的準確解讀和個性體驗,根據(jù)學生實際和教材特點及教學需要,教師要充分利用信息技術手段和多媒體教學設備,如計算機、實物投影展臺、一體電腦等,利用它們圖、文、聲、像并茂,動靜結合的強大功能,精心設計教學課件,為學生順利開展閱讀活動、準確理解文本進行必要輔助,以提供閱讀素材和創(chuàng)造氛圍,積極引發(fā)學生的閱讀想象,讓學生走進具體的情境,在生活化的情境中去閱讀、發(fā)現(xiàn)、質疑、思考、探究和體驗,以達成學生理解文章內容、促進情感體驗、感受語文學習的樂趣是目的。
語文是一門基礎學科,語文教學實施同樣需要信息技術,教師需要立足于小學語文的識字教學和閱讀教學,通過將識字教學、閱讀教學與現(xiàn)代信息技術結合,引導學生認真識字,積極閱讀。信息技術在小學語文識字教學、閱讀教學中的融合應用,可以讓教學內容變得生動形象,活潑有趣,從而激起學生識字與閱讀的興趣,也可以起到豐富教學形式、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優(yōu)化教學過程、突破教學難點、提升教學質量的作用,從而有效提升教與學的效果,提高識字教學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