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震亞
在《“精彩極了”與“糟糕透了”》一文中,孩子的同一首詩,在媽媽的眼里是“精彩極了”,而在爸爸的眼里則是“糟糕透了”。怎么會這樣呢?
作者童年時,父親和母親對他的作品有兩種截然不同的評價,而他當(dāng)時也有兩種截然不同的感受:聽到母親的“精彩極了”的贊揚,他是“得意揚揚”,當(dāng)然是一種快樂的享受;但是聽到父親的“糟糕透了”的批評后,他是“眼睛濕潤了,頭也沉重得抬不起來”,甚至“撲到床上失聲痛哭起來”,當(dāng)然是難過極了。但是到了成年以后,他越來越體會到父母的兩種評價在自己成長中起著重要作用,明確了兩種評價的統(tǒng)一性:母親的贊揚是“靈感和創(chuàng)作的源泉”,是一種慈祥的愛,鼓勵式的愛;而父親的“警告”則時常提醒自己“小心,注意,總結(jié),提高”,是一種嚴厲的愛,嚴格要求的愛。這兩種看來截然相反的評價所蘊涵著共同點——“那就是愛”。正是在這兩種愛的鼓舞下,作者才能努力地走向成功。
“精彩極了!”“糟糕透了!”它們的確“像兩股風(fēng)不斷地向我吹來”,雖然一熱一冷,但都在促使作者“謹慎地把握住我生活的小船”,努力地向前駛?cè)?。這就是這篇文章的引人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