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佳慧
(成都中醫(yī)藥大學,四川 成都 610000)
患者賈海燕,女,44歲,自訴半月前因“腰部紅斑水皰”于華西醫(yī)院皮膚科門就診,診斷為“帶狀皰疹”,予鹽酸伐昔洛韋、醋酸潑尼松片、卡馬西平、鹽酸多塞平片治療。連續(xù)口服以上藥物治療半月后,于2020年4月11日不明原因出現(xiàn)下唇糜爛伴口腔水皰,疼痛明顯,吞咽困難,伴輕微瘙癢,遂于我院皮膚科門診就診。門診以“藥物疹;藥毒”收入院。入院癥見:患者自發(fā)病以來神清神可,全身散在紅色斑丘疹,口唇、外陰黏膜糜爛伴灼熱感,唇色紫紅,口唇干燥,咽喉紅腫,吞咽困難,伴輕微瘙癢,余無不適,納可,煩躁,眠差,小便短赤,大便可。舌絳,苔少,脈數。近期體重未見明顯變化。
體格檢查:患者入院時體溫36.5℃,心率93次/分,呼吸20次/分,血壓116/79mmHg?;颊呖谇火つっ訝€伴口腔水皰,咽喉水腫,吞咽困難,全身散在紅色斑丘疹,外陰黏膜糜爛。
輔助檢查:血常規(guī):LYMPH:0.42 109/L,NEUT%:88.8%,LYMPH%:7%,PLT:43×109/L,CRP:39.4mg/L。凝血:TT:14.1sec,F(xiàn)IB:4.35g/L。生化:ALT:41U/L,AST:103U/L,TC:5.82mmol/L,LDL-C:3.59mmol/L。
診斷:西醫(yī)診斷:重癥藥疹Stevens-Johnson綜合征;中醫(yī)診斷:藥毒-熱毒熾盛證。
治療:考慮為口服卡馬西平片所致,予立即停藥。一般治療:皮膚科護理常規(guī),一級護理,持續(xù)氧氣吸入,心電及血氧飽和度監(jiān)測,流質飲食,會陰護理,波動式氣墊床預防褥瘡。局部治療:康復新液含漱并外敷口唇、會陰部潰瘍處。系統(tǒng)治療:注射用甲潑尼龍琥珀酸鈉500mg沖擊治療3天后改為80mg并逐漸減停,予人血丙種球蛋白中和毒素,靜滴頭孢呋辛鈉預防感染,復方甘草酸苷調節(jié)免疫,奧美拉唑鈉抑酸護胃,復方二氯醋酸二異丙胺護肝,葡萄糖酸鈣注射液、維生素C注射液改善毛細血管通透性,醋酸鈣膠囊補鈣。中醫(yī)方面,結合患者有明確用藥史,舌紅,苔少,脈數,四診合參辨證為“熱毒熾盛證”,治療以“清營涼血”為法,處方采用“清營湯加減”,具體藥物如下:水牛角30g,生地黃20g,玄參9g,麥冬20g,金銀花10g,連翹10g,丹參15g,黃連10g。服藥方法:水煎服,每日1劑,共6劑。治療后,患者精神好轉,口腔及外陰潰瘍愈合,唇色由殷紅轉為淡紅,全身散在斑丘疹消失,病情好轉出院。
卡馬西平有抗驚厥、抗癲癇、抗外周神經痛、抗利尿、抗心律失常等作用,應用范圍廣泛,但其不良反應較多,近年來,已經報道了多例卡馬西平導致的嚴重皮膚不良反應。有研究認為,卡馬西平相關性藥疹是一種T細胞介導的遲發(fā)性超敏反應[1]。李春明等人在對22例使用卡馬西平導致藥疹的病例進行回顧性研究后發(fā)現(xiàn),22例患者中重癥藥疹11例,其中以多形紅斑型及發(fā)疹型最為常見。實驗室檢查中,以白細胞異常、肝功能異常和血肌酶異常最為常見[2]。夏汝山等人通過對卡馬西平致Stevens-Johnson 綜合征(SJS)和中毒性表皮壞死松解癥(TEN)24例的臨床特點和治療分析,得出卡馬西平所致SJS/TEN 重癥藥疹有潛伏期長、臨床癥狀重、病程長的特點,早期給予糖皮質激素或人血丙種球蛋白是臨床治愈的關鍵[3]。研究顯示,人白細胞抗原(HLA)-A* 3101等位基因以及人白細胞抗原(HLA)-B* 1502 等位基因與SJS/TEN 皮膚反應之間密切相關。亞洲人群發(fā)生SJS/TEN的風險與(HLA)-B* 1502 等位基因的突變存在很大的相關性[4]。目前認為(HLA)-B* 1502 等位基因可作為預測漢族人發(fā)生卡馬西平重癥藥疹的基因標記[5]。因此,在開始使用卡馬西平治療之前,應當進行基因篩查[6]。若患者上述等位基因陽性,除非治療獲益明顯高于風險,應避免使用此藥。
本病相當于中醫(yī)的“藥毒”范疇,中醫(yī)認為本病總由稟賦不耐,藥毒內侵所致。患者有明確的用藥史,癥見口唇、外陰黏膜糜爛伴灼熱感,唇色紫紅,口唇干燥,咽喉紅腫,四診合參,辨病當屬祖國醫(yī)學“藥毒”范疇。結合舌絳,苔少,脈數,辨證當屬“熱毒人營”。患者感受藥毒,熱毒內迫營血,灼傷皮膚血絡,故見皮損鮮紅、唇色紫紅;熱擾心神,神志不定,故見煩躁、眠差;熱毒傷陰,津液無法上潮于口,故見口渴不欲飲;津液耗傷,膀胱氣化無源,故見小便短赤;結合舌絳、苔少、脈數,故辨證為“熱毒熾盛證”。方予“清營湯”加減,方中犀角味苦、寒,入心經,清心瀉火解毒,涼血消斑,為君;生地黃甘寒,清熱涼血,養(yǎng)陰生津,配伍麥冬、玄參,三藥合用形成“增液湯”的架構,清熱養(yǎng)陰、涼血解毒而為臣;銀花、連翹清熱解毒,透熱轉氣,清解營分溫熱之邪外出;丹參與玄參同用涼營血而安神;黃連入心經,瀉心火解熱毒。以上五藥為佐。諸藥合用,共奏清營解毒、透熱養(yǎng)陰之功。
臨床醫(yī)生在使用卡馬西平前,應提高警惕,仔細詢問患者有無藥物過敏,除非有明顯證據支持治療的收益高于治療的風險的情況下,應盡量避免使用此藥。在應用卡馬西平前,應當進行HLA-A* 3101、HLA-B* 1502等位基因篩查,在發(fā)現(xiàn)等位基因陽性的患者中,避免使用卡馬西平,以免誘發(fā)嚴重的藥物不良反應。在發(fā)生不良反應后,要盡快識別并立即停藥。另外,結合臨床實踐,中西醫(yī)結合治療重癥藥疹在一定程度上可緩解癥狀、縮短病程,改善預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