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興南湖位于嘉興市市中心,現(xiàn)有面積4140 畝,其中水域面積1470 畝,南湖由東、西兩湖組成,以其輕煙漠漠、細雨霏霏的景致而美名遠播。清代時,乾隆帝曾八下江南,每次南巡線路雖有所差異,但必經(jīng)嘉興且上南湖的煙雨樓游覽。在煙雨樓上,無論是晴天還是陰天,乾隆都要題詩贊頌一番。其中有詩云:“春秋三閱喜重來,雨意煙情鏡里開。承德何妨摹面貌,嘉興畢竟啟詩材。夏中讓彼泛錦芰,春季饒茲對玉梅。不擬南巡更臨此,鳴榔欲去重徘徊?!笨梢娝麑δ虾蜔熡陿怯幸环N特殊的感情。
嘉興南湖是通過設置建筑亭樓來點綴水景的。它本是平原上的一片靜水,四周沒有山巒景色的陪襯,園藝師便在湖中筑島建樓,化不利為有利,使其成為一處水面建筑結(jié)合完美的著名風景。南湖的主要建筑是煙雨樓,其名來自唐代詩人杜牧名句“多少樓臺煙雨中”。登此樓四望,每年夏秋之際,人們泛舟采菱,嬉耍于水上,呈現(xiàn)一幅很別致的江南農(nóng)家樂樂的圖畫。周圍堤岸上垂柳絲絲,茂林豐草,青翠喜人。綠蔭叢中點點綴著亭、廊、榭、軒等園林建筑。每當秋夜明月當空時看南湖,水平似鏡,蓮萍朵朵,皎潔的月光使浩淼的湖面猶如籠罩著一層輕紗,顯得神秘朦朧。雨中欣賞湖景,則一片蒼茫,岸邊亭臺堤柳隱約可見,所謂“霧露隱芙蓉,見蓮不分明”,比起風和日麗的情景,別具一番風味。
煙雨樓的景觀,還以煙雨空濛而顯其迷人,以湖波蒼莽而見其雄放。雨中隔水遠眺,迷迷濛濛,絲絲縷縷,如藹如霧,似煙似雨,湖心小島若浮若沉,煙雨樓臺欲露欲藏,岸柳亭樹皆在有無之中,極具詩情畫意。在漫漫歷史長河中,此景觀曾吸引無數(shù)文人墨客,揮毫潑墨、賦詩作畫。煙雨樓內(nèi)收藏了郭沫若、董必武、沈鈞儒的墨寶,還有乾隆皇帝的詩歌碑石。煙雨樓樓下正廳有革命元老董必武同志1963 年所書對聯(lián):“煙雨樓臺,革命萌生、此間曾著星星火;風云世界,逢春蟄起、到處皆聞殷殷雷?!?/p>
南湖不僅以秀麗的風光享有盛名,而且還因中國共產(chǎn)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這里勝利閉幕而備受世人矚目,成為我國近代史上重要的革命紀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