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靜 陳本鏗 謝紫齡
近期,臺灣當局公布“國安”團隊最新人事布局,尤其是大陸事務部門由相對“鴿派”出身的邱太三執(zhí)掌,似乎傳達出主觀上想在兩岸關系上“破冰”,希望打開兩岸關系新局面的意圖,并在目前兩岸關系方面有所建樹。但“九二共識”仍是兩岸關系和平發(fā)展的前提基礎,臺灣當局若不回歸“九二共識”,無論民進黨當局如何調(diào)整人事,都將無法有效改善兩岸關系。
2月19日,臺灣地區(qū)領導人辦公室舉行記者會,公布蔡英文當局“國安”團隊最新人事布局。大陸事務部門主管陳明通“精準判讀兩岸局勢”轉(zhuǎn)任安全部門負責人,大陸事務部門主管則由前“國安會”咨詢委員邱太三接任,安全部門負責人邱國正出任防務部門負責人,防務部門負責人嚴德發(fā)則轉(zhuǎn)任臺灣“安全會”咨詢委員,發(fā)言人稱這些人員是“老手”,應該很快適應新的“崗位”。有臺灣媒體報道稱,民進黨當局這波“重大人事調(diào)整”已醞釀多日,是為了應對拜登上臺后臺海情勢的發(fā)展。
邱太三,臺灣大學“國家發(fā)展研究所”法學博士,是蔡英文在臺灣大學的學弟,民進黨籍,屬于新潮流系。曾競選臺中縣縣長失利,歷任“國大代表”、民意代表、高雄市副市長、桃園市副市長、大陸事務部門副主管、法務部門負責人、“國安會議”首席咨詢委員、民進黨副秘書長等要職。陳明通,民進黨籍,前臺灣大學“國家發(fā)展研究所”教授、所長,曾任大陸事務部門副主管,并兩度出任大陸事務部門主管。
因應拜登上臺后美國兩岸政策調(diào)整信號。美國總統(tǒng)拜登上臺后,要優(yōu)先處理國內(nèi)新冠肺炎疫情、經(jīng)濟恢復問題以及修復盟友關系問題,等等,臺灣問題并非像特朗普時期那樣“有嚼頭”,民進黨當局想要在亂局中火中取栗,不太容易。近期,美國政府雖在對華立場上有所緩和,為避免卷入?yún)^(qū)域沖突,更是不斷放話,多次釋放信號,不希望延續(xù)特朗普時期激進的兩岸路線,呼吁兩岸要“重啟有意義的對話”。2月3日,美國國務院發(fā)言人內(nèi)德·普賴斯表示,拜登政府仍然支持“一個中國”政策,這也是拜登政府首次就“一個中國”原則表態(tài)。蔡英文任命邱太三接掌大陸事務部門是回應拜登政府關于兩岸關系主張變化的信號。
因應兩岸關系新形勢變化。2016年蔡英文當局執(zhí)政以來,拒不接受體現(xiàn)一個中國原則的“九二共識”,兩岸關系出現(xiàn)大倒退。期間張小月、陳明通作為處理兩岸事務的大陸事務部門主管,是蔡英文當局兩岸路線的強硬代言人。邱太三從個人性格方面看,為人隨興親和,善于溝通,身段相當柔軟,曾與臺商和祖國大陸學者關系不錯。此前,邱太三除任兩屆民意代表外,還出任過法務部門負責人。邱太三給人的印象是“主見不強、不出風頭”“相對鴿派”,看似是兩岸政策主張的理性務實派。此次大陸事務部門人事調(diào)整,是蔡英文當局希望給外界一個“有所變化”的信號。
進一步加強對祖國大陸情資收集和分析。臺灣“國安會秘書長”顧立雄以法律和財經(jīng)專業(yè)背景到“國安會”,尚缺乏軍事、情報、涉外甚至兩岸關系背景,陳明通由大陸事務部門轉(zhuǎn)任安全部門負責人,主要是借重他在兩岸關系上的專業(yè)、人脈與經(jīng)驗,積極補強顧立雄的弱項和加強對祖國大陸的情資收集和分析能力。同時,蔡英文當局安排熟悉法務的邱太三執(zhí)掌大陸事務部門,則在一定程度上出自針對近期媒體報道有關祖國大陸醞釀制定“國家統(tǒng)一法”的考慮。
加強香港局勢對臺灣影響的分析與應對。2019年7月—2020年7月,“修例風波”引發(fā)香港社會大動蕩,動蕩背后的原因,與民進黨當局長期支持與鼓躁“港獨”分子難脫干系。2020年6月底,香港國家安全法正式實施,給“港獨”“臺獨”分子當頭棒喝,迎頭一擊,沉重打擊“港獨”“臺獨”分子的非法勾當。民進黨當局隨即成立“臺灣與香港服務交流辦公室”,作為接應“港獨”分子赴臺“避難”實施所謂“人權”的服務機構(gòu)。陳明通任大陸事務部門主管后期,也是香港局勢大動蕩大暴亂時期,陳明通花了較多時間和精力處理香港局勢引發(fā)的問題。此次人事調(diào)整,也暗示未來臺灣當局將會更加重視香港局勢對臺灣影響的分析與應對。
臺灣當局繼續(xù)保持“親美反中”主基調(diào)。民進黨當局對外主打“親美”,兩岸關系就是“反中”。民進黨當局此次大陸事務部門人事變動,更多是一種“表面”操作,仍然不脫離所謂“親美反中”?!坝H美”仍是擺在其對外關系的第一位,“反中”則無助于兩岸關系改善,也無助于化解臺海危機。民進黨“親美反中”“聯(lián)美反中”居心和行徑,將島內(nèi)民眾綁上“臺獨”戰(zhàn)車,也將臺灣推向險境,必自食惡果。
臺灣當局企圖在兩岸關系上保持模糊空間。陳明通主張的兩岸政策相對僵化,認為臺灣必須堅持“和平、對等、民主、對話”作為兩岸關系戰(zhàn)略指導原則,兩岸關系的出路只有“民主”與“自由”。近期邱太三上任后種種言論,體現(xiàn)了“兩面”做派。邱太三認為“勢必要把‘九二共識’這些爭議做新的處理,來務實地看待兩岸未來應該要如何發(fā)展”,但“如果中國大陸繼續(xù)堅持‘九二共識’,不但達不到效果,甚至還會有反效果”?!皟砂督涣鲃荼匾謴?,期待未來兩岸能夠‘春暖花開’”“疫情結(jié)束后,可開放小三通”。但又表示,“臺灣能不能確保自己的‘國家主權’,及引以為傲的‘臺灣民主’,這是任何一個政府都責無旁貸的”。蔡英文當局企圖通過這種模糊空間,為其“漸進式臺獨”尋求未來之路。
臺灣當局試探祖國大陸底線并干擾形勢判斷。觀察蔡英文當局此次人事新布局的意圖,凸顯了蔡英文當局將兩岸關系的重要性進一步提升,視之為臺灣安全的“重中之重”。同時,大陸事務部門人事調(diào)整作為其一種“策略”,透過新任主管的種種模糊言辭,意在進一步試探祖國大陸底線,希望借助換人及其“模糊表達”雙重策略,干擾祖國大陸對兩岸關系的形勢判斷,為其“漸進式臺獨”尋找一種新的隱蔽空間。
“九二共識”仍是兩岸關系和平發(fā)展的前提基礎。兩岸關系改善的癥結(jié)在于民進黨當局是否接受體現(xiàn)一個中國原則的“九二共識”,“九二共識”是兩岸關系發(fā)展的“試金石”與“照妖鏡”。歷史事實一再證明,兩岸一旦偏離“九二共識” 正確方向,兩岸關系就會遭遇嚴重挫折;步入“九二共識”正確軌道,兩岸關系就可以實現(xiàn)和平發(fā)展。習近平總書記會見臺灣政黨或團體時,多次明確指出兩岸關系發(fā)展的基礎和前提是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和“九二共識”,并比作“定海神針”。2021年1月,全國政協(xié)主席汪洋在中央對臺工作會議上強調(diào),要“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和‘九二共識’,堅決遏制‘臺獨’分裂活動和外部勢力干涉,團結(jié)兩岸同胞積極促進兩岸關系和平發(fā)展、融合發(fā)展,推進祖國統(tǒng)一進程”。3月5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開幕會,政府工作報告兩岸關系部分再次強調(diào)“我們要堅持對臺工作大政方針,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和‘九二共識’,推進兩岸關系和平發(fā)展和祖國統(tǒng)一”。此次臺灣大陸事務部門主管易人,只是代言人的更換。臺灣當局若不回歸“九二共識”,無論什么新人事,更多是一種“策略”“計謀”,試圖為其“漸進式臺獨”尋求遮掩,都將無法有效改善兩岸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