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瑞德 董軍曉 郝俊杰 張濤 崔俊利
瑞蟠101號是北京市林業(yè)果樹科學研究院以油桃瑞光39號為母本、蟠桃瑞蟠21號為父本雜交選育的晚熟黃肉蟠桃新品種,2020年12月通過北京市林木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2014年秋季作為新品系,青島市農(nóng)業(yè)科學研究院聯(lián)合青島萊利園種苗有限公司從北京市林業(yè)果樹科學研究院引種,高接在青島萊利園種苗有限公司的桃種植基地,2016年少量結(jié)果,觀察至2017年,表現(xiàn)良好。2018年在萊西和安丘等地擴大試種范圍,種植245畝。經(jīng)過近幾年來對該品種在山東膠東地區(qū)的生長結(jié)果習性觀察,表現(xiàn)為果個大、風味濃、硬度高、耐貯運、豐產(chǎn)、商品性好,果實成熟時正值蟠桃市場空檔和我國傳統(tǒng)節(jié)日——中秋節(jié),市場售價高。適合在膠東地區(qū)栽培?,F(xiàn)將其在膠東地區(qū)的表現(xiàn)及栽培技術(shù)要點簡介如下。
1 引種表現(xiàn)
1.1 果實經(jīng)濟性狀
果實扁平形,兩半部較對稱,果頂閉合好、稍凹陷,縫合線中深。果皮茸毛薄,底色黃,果面80%以上著深紅色,果皮不易剝離。梗洼處采摘不撕皮。平均單果質(zhì)量328克,大果質(zhì)量587克(圖1)。果肉橙黃色,皮下無紅色,近核處略有紅色,硬溶質(zhì),硬度較高,去皮硬度7.31千克/厘米2,汁液多,纖維少,風味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4.6%,有香氣,帶袋采收香氣濃,黏核。
1.2 生長結(jié)果習性
樹勢中庸,樹姿半開張。幼樹長勢旺盛,成形較快。1年生枝陽面紅褐色,背面呈灰綠色?;ㄋN薇型,粉紅色,花冠5瓣,花藥黃白色,無花粉?;ㄑ啃纬珊?,長、中、短果枝均能結(jié)果,早果性好,豐產(chǎn),盛果期產(chǎn)量2400千克/畝。
1.3 物候期
青島地區(qū)3月下旬芽萌動膨大,4月上旬初花,4月中旬進入盛花期,花期5~7天,9月上中旬果實成熟,果實生育期153天左右,落葉終止期11月中下旬,年生育期230天左右。
2 栽培技術(shù)要點
株行距(2~3)米×(5~5.5)米 ,樹形“Y”字形。每年進行 2~3 次夏剪,夏剪以疏枝為主,疏除過密枝和徒長枝,改善通風透光條件,每次修剪量不宜過大。冬剪以長放、疏剪、回縮為主,控制樹勢,基本不短截。
授粉樹可選擇瑞蟠21號、寒露蜜、瑞光39號等品種,按1∶1鄰行種植,花期如遇低溫和連續(xù)陰雨天氣,需要人工授粉。也可以不配備授粉樹,采用人工授粉。采用簡易噴粉授粉器,每人每天可以授粉30畝左右。
基肥在秋季落葉前30天施入,建議基肥以腐熟的豬、雞、牛、羊等糞為主,配合袋控緩釋肥使用。生長期視樹體的營養(yǎng)狀況,適時補充速效性肥料。
桃園地面管理,建議行間自然生草或人工種草,行內(nèi)覆蓋。
生理落果后及時進行疏果,按20厘米左右留果,長果枝留3~4個果,中果枝留1~2個果,短果枝留1個果。
建議瑞蟠101號套袋栽培,推薦外黃內(nèi)黑紙袋,采收前7~10天解袋。也可以帶袋采收,果面黃色。
套袋前注意防治蚜蟲、綠盲蝽、薊馬、蘋小卷葉蛾、梨小食心蟲和細菌性穿孔病、瘡痂病等病蟲害。蚜蟲、綠盲蝽、薊馬等害蟲,建議選用氟啶蟲胺腈、螺蟲乙酯、氟啶蟲酰胺等藥劑防治;蘋小卷葉蛾、梨小食心蟲等害蟲,建議選用甲氧蟲酰肼、氯蟲苯甲酰胺、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等藥劑防治;細菌性穿孔病建議在春季花芽萌動期使用1∶1∶100倍波爾多液,花后至套袋前選用四霉素、噻唑鋅、噻菌銅等藥劑防治;瘡痂病建議選用吡唑醚菌酯、苯醚甲環(huán)唑等藥劑防治;解袋后注意防治褐腐病、根霉疫腐病、橘小實蠅等病蟲害,建議選用醚菌酯、吡唑醚菌酯、嘧菌酯、丙環(huán)唑及橘小實蠅食誘劑等進行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