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明君
深深植根于人民群眾之中的曲藝藝術是中華民族藝術之林中的瑰寶之一,群眾性、普及性、及時性、諷刺性與批判性兼具的曲藝藝術與人民群眾同呼吸、共命運,千百年來深為民眾所喜聞樂見,曲藝藝術廣泛的群眾基礎使其在歲月悠悠的歷史長河中有如長青之樹,歷久彌新,不僅自身充滿生命活力,而且在每個不同的歷史發(fā)展時期,都以其群眾性和批判傳統而與時俱進,不斷傳演、創(chuàng)新和發(fā)展。
科學技術的進步讓我們在新世紀迎來一個全新的信息時代,隨著近年來網絡的發(fā)展,4G、5G技術的普及,帶寬傳輸速率與帶寬的不斷提升和拓寬,抖音、快手、短視頻、直播間、騰訊會議室、微信視頻號等全新網絡傳播方式風起云涌,以劇場、茶舍、街頭巷尾等為主要演出場地的曲藝線下演出方式逐漸受到抖音、快手、短視頻、現場直播、會議視頻等線上傳播方式的沖擊,電視傳播這種曾經的主要傳播途徑也因其觀賞的被動性而漸次式微,取而代之的是觀者更具選擇性、主動性的觀賞方式和參與性、互動性更強的網絡線上直播。
線上演出與傳播隨著觀賞終端由原來的電腦端向手機端的轉變,通過手機終端觀看曲藝演出的全新方式近年逐漸占據主導,受此影響,曲藝藝術的線上演出從內容到形式也發(fā)生了相應的變化,內容更加貼近現實、貼近民眾、貼近生活、貼近當下,形式則變得更加短小、更加便于適時適地觀看,原來傳統的場內、室內、街邊的線下演出形式,逐漸變?yōu)椤败嚿?、床上、廁上”的線上觀看。整幕、整場、整折、整段的線下曲藝演出也由此變?yōu)楦恿闼榈钠窝莩?,以此順應手機終端線上碎片化觀賞趨勢。
在單向型線性觀賞的電視時代,觀者只能按照電視臺安排好的節(jié)目及播放流程來觀看,而互聯網的普及在本質上為曲藝演出與觀賞者之間的關系帶來了改變,通過互聯網,觀者對曲藝節(jié)目的選擇權獲得了巨大的擴展。觀者獲得了對曲藝節(jié)目的巨大選擇權、參與權和評論權,他們不再需要按電視臺規(guī)定的時間,準時準點收看,相反,手機終端上的觀賞有了“隨時隨地、隨點隨看、隨看隨評”的顯著特點。
在互聯網技術日臻成熟與發(fā)展的推波助瀾下,線上曲藝演出如雨后春筍般爆發(fā),云相聲、空中喜劇、諧趣直播、曲劇短視頻等適宜網絡傳播、貼近青年觀眾觀賞需求的線上曲藝演出,其增長率近年來以幾何級呈現。特別是2020年初至當下的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大量的線下演出因疫情防控之需,線下劇場演出改由線上網絡直播,更進一步帶來并促進了線上曲藝演出的爆發(fā)式增長。
線上曲藝演出數量上的增長,在大幅提升曲藝演出良好社會效益與社會影響的同時,也為曲藝線上演出這種全新的曲藝傳播方式獲得收入盈利、實現廣泛社會效益與良好經濟效益雙贏的前景打下了厚實的市場與數量基礎,提供了當下曲藝線上演出實現經營盈利的無限可能性?;诖耍掷m(xù)性、參與性、互動性以及節(jié)目系列化、連續(xù)化、品牌化和在線點播、離線回看等經營模式的建立,并通過在實際運行中不斷完善,將為曲藝線上演出實現盈利、達到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雙豐收目標提供了可行性路徑和廣闊的市場營收前景。
以優(yōu)質的曲藝演出內容和創(chuàng)新的線上演出傳播方式,寓教于樂,以文化人,藝術宣傳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堅守中華文化立場,傳承中華文化基因,充分發(fā)揮曲藝藝術傳承發(fā)展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在互聯網時代運用全媒體、自媒體等線上方式傳播的重要作用,持續(xù)增強曲藝藝術在互聯網時代的生命力和影響力,使曲藝藝術的發(fā)展與當代傳播方式相適應、與現代社會相協調。曲藝藝術線上演出實現廣泛社會效益與良好經濟效益雙豐收的目標有著很強的必要性,意義深遠,任務緊迫。
曲藝線上演出在數量上的良好增長勢頭,如果沒有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雙豐收作為后續(xù)支撐,目前的曲藝線上演出的從業(yè)者,從創(chuàng)作到演出到展播與技術維護人員的積極性和精力投入勢必將很快受到打壓。長期的投入與沒有盈利收入與社會影響等績效的刺激與鼓勵,其積極性和干勁都將由此受到極大的影響,由此出現線上演出遇冷、熱潮退卻的情況并非危言聳聽。
建立具有可行性與可操作性的盈利模式,并由此展開線上演出盈利實踐,實踐中持續(xù)不斷地完善,是曲藝藝術線上演出實現盈利的基礎工作。
曲藝線下演出時間成本與經濟成本高企。到劇場、茶社、旅游演出點等固定場所、固定地點觀看一場曲藝演出已成為一個時間成本和經濟成本雙雙高企的“奢侈”消費活動。
時間成本,幾十年的城市化進程,使眼下的城市越來越大,散落于城市東西南北各個角落的曲藝觀眾群體,從住地趕到演出場所觀看一場正式的曲藝演出,往返的交通加上觀看演出的時間疊加在一起,平均耗時都在3個小時以上,在北上廣深這類一線大城市,線下觀看一場演出的曲藝演出所耗時間更長。許多大城市的線下大型曲藝演出其演出時長大多不能超過兩個小時,演出時間過長,就會帶來觀眾散場后趕不上地鐵等連帶問題。不少大型曲藝演出其開演時間大多定在下午也與此有一定的因果關聯。
經濟成本,盡管眼下不少曲藝演出有許多惠民措施,但線下劇場及茶房等場地內的曲藝演出,其票價和與之相關聯的消費等,相對于線上觀賞依然存在超高的觀看成本。
與線下觀看曲藝演出時間與經濟成本高企相對應的,是線上曲藝演出在時間和經濟成本上的明顯優(yōu)勢。車上、床上、廁上“三上觀演”方式,上下班途中的地鐵、公交等路上,睡前醒來的床上、廁上,隨點隨看,隨看隨評,沒有長時間趕往演出地的時間耗費,也沒有過高的門票與相關聯的消費。這兩大優(yōu)勢是曲藝線上演出建立盈利模式,通過規(guī)模效應在將來逐步實現盈利的可行性與可操作性的市場與觀眾基礎。
目前,已在進行中的曲藝線上演出,盈利現狀不容樂觀,主要原因除沒有建立起一套完整的盈利模式并投入實踐運營之外,線上演出的曲藝劇節(jié)目缺少持續(xù)性是又一個重要因素,大多數的曲藝線上演出都是單一的、一次性的臨時性質的,不少是直接將線下劇場或茶房內演出的實況錄像搬到線上展播,或者直接現場直播線下的演出實況,演出結束后沒有后續(xù)的跟進。而那種經過前期策劃,擁有持續(xù)線上播出中長期計劃與劇節(jié)目儲備的專為線上演出的系列的、連續(xù)的、帶有品牌的曲藝演出基本沒有。
曲藝線上演出要實現盈利,持續(xù)保持高品質節(jié)目的連續(xù)播演是一個重要的支撐。曲藝線上演出要形成系列作品、要有連續(xù)播出的持續(xù)性,比如眼下北京的“方清平”單口相聲、四川的“李伯清散打評書”等就初步具備了系列化、持續(xù)性、品牌化等實現盈利的三大內容要素。遺憾的是目前像這樣具有系列化、持續(xù)性和品牌化特質的具有潛在盈利的曲藝線上節(jié)目可能并不多。
曲藝線上演出要實現盈利,在播出前詳細策劃和籌備如“熊大熊二”“大頭兒子小頭爸爸”等電視欄目那樣具有系列性、持續(xù)性和品牌影響號召力的連續(xù)短視頻。有高品質的連續(xù)播出內容作支撐,再加上播出平臺的選擇,通過直播、點播、回看等運營模式的經營推廣,曲藝藝術線上播演就具有盈利的可行性。
新編現實題材曲藝系列短視頻、傳統經典曲藝系列名段、曲藝名家領銜連續(xù)主播,中長篇小說評書線上連續(xù)演說等多種具有持續(xù)性的系列曲藝劇節(jié)目的大量涌現,在現有互聯網技術平臺上實現線上曲藝演出盈利的可行性將有更大的保障和更具前景的市場。
品牌化、規(guī)模化、系列化的連續(xù)性質的線上演出,是曲藝線上展演實現盈利的可行性路徑。
曲藝是線下演出中的“輕騎兵”,曲藝同樣是線上演出里的“小快靈”,曲藝“短平快”特點剛好與互聯網時代“碎片化”觀看的特點相一致。觀演關系無縫對接。
其他藝術門類不到之處或不到之時,曲藝卻能無所不在、無時不到。人少能量大,簡便且易行的獨有特點是曲藝線上演出實現盈利適逢其時的又一重要可行因素。
一兩個人,一兩件樂器,甚至一個人帶著一塊醒木或一副竹板兒、銅板兒,無需團隊、不要大制作,甚至不要行頭衣箱,隨時隨處都可播,走到哪里就能說唱到哪里。內容為王、內容取勝的小成本、小制作的連續(xù)曲藝內容,單口、評書、金錢板等不少曲藝形式都具有人少能量大的特點。一些高水準的曲藝演員其本身就身兼創(chuàng)作者與表演者,這為曲藝線上演出組建小快靈“輕騎兵團隊”打下了雄厚的基礎。
小團隊創(chuàng)作與演出的特點,可在曲藝藝術線上演出中創(chuàng)新融合出“一人聚攏萬人看”的規(guī)模效應。曲藝直播雖然創(chuàng)作演出人數少,但其貼近民眾貼近當下的內容與形式卻能帶來觀者無數。
通過線上的連續(xù)系列演出,再通過直播、點播、回看等多種模式的不定時不定期線上展播,曲藝線下“觀眾不換節(jié)目換”的節(jié)目更新模式,也將有很大可能透過線上演出被改變成“節(jié)目不換觀眾換”的“走馬燈式”反復播出模式,由此帶來的小制作大市場規(guī)模效應,是曲藝線上演出實現可持續(xù)盈利的又一個可行要素。
隨著線上支付技術的廣泛運用與普及,曲藝線上演出實現盈利目標,在經營收費環(huán)節(jié)中的技術瓶頸已不復存在,點播、打賞等及時在線支付功能在各大視頻直播與微信公眾號中均已完善并能便捷使用,這為曲藝線上演出實現盈利目標提供了技術性保障與支撐。
沒有劇場租賃費、沒有大團隊制作的人員勞務支出等成本包袱,不受場地氣候變化影響,曲藝線上演出的成本與線下演出相比,具有顯而易見的優(yōu)勢。線上演出目前無論是抖音、快手還是微信視頻號、頭條短視頻,所有的線上演出平臺不僅免費,而且在具有品牌影響力與號召力的曲藝節(jié)(?。┠康难莩鲦溄又羞€有與平臺實施廣告分成等盈利渠道。
線上演出可反復播放的特點隨著觀看人數的增多,固定成本呈逐步攤平趨勢,通過不斷的平滑,成本還有進一步降低的可能,與線下演出每場支出的成本都不可缺少的缺點相比,曲藝線上演出的固定支出較少,盈利空間較大。
綜上,人民群眾親自培育、悉心護持的曲藝藝術有著與人民群眾同呼吸、共命運的密切關系,有著廣泛的群眾基礎,互聯網時代下的曲藝線上演出同樣有著廣泛的市場前景。人們日益增長的曲藝藝術觀賞需求為曲藝線上演出打下了規(guī)?;挠^眾基礎。
隨著科技進步,通過手機終端隨時隨地觀看曲藝演出的觀眾群體超過線下固定場所、固定時間觀看曲藝演出的趨勢已經形成。非固定場所、非固定時間、碎片化觀看的曲藝線上演出將成為未來曲藝觀演的主流形式。內容方面,整幕節(jié)目下沉,短小段子上升。系列性、連續(xù)化、品牌化等線上演出特點的曲藝節(jié)(劇)目不斷出現,直播、點播、回看等不定時不定點觀看新模式的形成,及時性、互動性、參與性和付費性等線上演出特點將為線上曲藝演出實現盈利目標帶來具有可操作性的盈利可行性。
短平快、低成本的曲藝線上演出特點,有利于全新盈利模式的建立與實踐,完善與提升。高品質節(jié)目的策劃和中長期演出規(guī)劃,以及具有持續(xù)性的曲藝節(jié)目線上播演,可進一步增強曲藝線上演出的品牌影響力和主演號召力,內容三貼近,形式多樣,節(jié)目豐富再加上前期播演時的營銷推廣等,當代互聯互通下的曲藝藝術線上演出實現盈利目標具有很強的可行性與可操作性。
(作者:四川省川劇院創(chuàng)編室主任、二級編?。ㄘ熑尉庉?鄧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