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樺
【孩子3歲。
幺兒,幺兒乖,把藥藥喝了,喝了就不咳了。是,媽媽壞,媽媽搶鋪蓋。哎,以前搶你爸爸的鋪蓋,現(xiàn)在搶我們幺兒的鋪蓋,害得幺兒裝狗狗了。來,把藥藥喝了,喝了就好了。我們來躲貓貓,媽媽把你抓到了就喝一口。來了哦,來了、來了,喵、喵、喵,喝一口。又來了,捉到、捉到、捉到嘍。喵、喵、喵,最后一口了,喝了,好睡覺。
(接電話)喂、喂,哦、哦,劉大哥,喝酒?我從來不喝酒。男朋友,啥子男朋友喲!好了,我要睡了,掛了。(對幺兒)男朋友?我們幺兒就是媽媽的小男朋友。
(接電話,看號碼)是外婆打來的。媽、媽,(稍稍拿遠手機)你的手機裝了公放嘛,驚風(fēng)火扯的做啥子嘛?喝酒?我喝不喝酒你當(dāng)媽的還不曉得呀。男朋友?我有沒得男朋友,你當(dāng)媽的最清楚了噻。吔,這個狀告得還有點快吔。(有點賭氣)老實說,媽,我有男朋友的嘛,就是你那個姊妹伙張娘娘介紹的劉大哥。是你們說的,他人又長得帥氣,又還老實,經(jīng)濟條件又好,就像他個人說的屋里3臺寶馬換來開,把人都開成寶器了。(語氣緩和)媽,你莫著急嘛,你看嘛,娃兒一天天在長大,我也慢慢習(xí)慣一個人生活了,啥子,我還是忘不了豬娃?媽,我就是忘不了豬娃子,我愛他一輩子,掛了?。▽︾蹆海┠信笥眩?,去睡覺。
(接電話)哎呀媽,你要做啥子?哦,劉大哥呀,我不是給你說了得嘛,我睡了。睡了啷個屋頭燈還開起的?你啷個曉得我屋燈開起的?你在我屋樓角!劉大哥今天我就給你說老實話嘛,我們兩個不合適,你去找個沒得娃兒的,對不起,我真的要睡了,掛了(關(guān)燈)。
【孩子6歲。
豬豬兒,抓緊時間做作業(yè)哦,聽到?jīng)]的?你是在看電視還是在做作業(yè),把電視關(guān)了,關(guān)了。今天不把作業(yè)做完你怕是睡不成瞌睡哦。那就不睡?好嘛,我今天陪你整通宵。
做了好多了?拿來我看。(嘆氣)豬豬兒,豬豬兒,你們老漢的小名叫豬娃子,你好的不遺傳,你硬是遺傳了他豬的智商。你看題目啷個問的,“邊和邊在一起組成的叫什么?”你自己看,你是啷個回答的,“邊和邊在一起”你居然說叫“邊邊”,我等哈還“線線”哦。你東張西望做啥子?邊和邊在一起組成的叫“角”。這個“角”分鈍角、銳角、直,啥,角角?我等下還“卡卡”喲。
數(shù)學(xué)不是你的強項?啥子是你的強項,語文?你那個語文硬是好強哦!昨天,對,就是昨天,老師喊你用“懇求”和“要求”造句,你啷個造的?“媽媽煮了一鍋豬蹄,爸爸說,‘啃’求不動,媽媽說,要求你啃?!蔽液镁谜f過這個話的?(無奈地搖搖頭)豬娃子,你勒個兒子一年級了,寫不能寫,算不能算,考不起大學(xué)啷個辦?哎呀,算了算了,我說一句你有十句等到起的,把我也說餓了,我去下面條,吃飽了老娘今天晚上陪你破萬卷!
【孩子18歲。
兒子啷個還沒回來,(欣喜地)兒子回來了,錄取通知書拿到?jīng)]得,來給媽媽看。中國人民公安大學(xué),(吃驚)你啷個瞞到我,哪個喊你填的警校?哪個給你說的,那個給你說的你爸爸是警察?18年了,18年了,我把這個秘密藏在心里18年了,我只要是守住了這個秘密就是守住了你的安全,你為啥子要騙我,你啷個連商量都不打,你、你今天到底是要做啥子?
(沉默后,緩緩嘆氣)兒子,來,坐。對不起,兒子,媽媽要給你賠禮道歉,不該兇你。你長大了,有些事情也該讓你曉得。你爸爸是一個緝毒警察,在你出生前兩個月的時候犧牲了。在我們結(jié)婚的時候,他跟我說,要為他的工作保密,因為工作的特殊性,他必須做一個最平凡、甚至平凡得容易被遺忘的人。只有這樣,他才能更好地隱藏自己,才能更好地保護大家,保護我們。兒呀,你爸爸平凡啊,平凡得他犧牲以后我連見他最后一眼的機會都沒得。平凡呀,平凡到整個家里連一張遺照都不能掛。你爸爸平凡呀,平凡得犧牲以后連個追悼會都沒的,悄悄地就火化了。兒呀,你要想好,你爸爸不是第一個犧牲的警察,也不會是最后一個,為保一方平安,你是隨時都要做好犧牲的準備呀。我一想起你爸爸。那天,他一走,就再也沒有回來,他一走,就再也沒有回來。
豬娃子,你睜開眼睛看一哈,我對得起你喲,這是你的兒,他身上,流的是你的血,現(xiàn)在,他也要當(dāng)一名警察,你聽得到不?
豬娃子!
【謝幕。
點評:
本作用諧劇獨特的表現(xiàn)手法,通過對一對母子15年間3個生活斷面的藝術(shù)再現(xiàn),塑造了一個含辛茹苦撫養(yǎng)兒子長大成人的母親,和一個最終繼承了父親緝毒事業(yè)的青年警察的虛擬形象。當(dāng)然,在觀眾心中,一定還會對“豬娃子”這位警察丈夫、父親有很深的印象,雖然他不在場,但作品中處處都有他的影響。盡管一千個人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但現(xiàn)場受眾對“豬娃子”的敬意一定是一致的,這也是本作選材和表演的成功之處。
諧劇是一人獨演、獨演一人的藝術(shù),受眾能對其他不實際存在于舞臺上的角色有實際的認識,就要依靠舞臺上“一人”的演出。這“一人”就是一個堅固的“錨點”,以及情節(jié)開展的“軸心”,其對角色和情節(jié)的把握程度,直接關(guān)系到整個作品的成敗。就這個作品而言,舞臺上出現(xiàn)的不同時空下的母親形象,用有著濃厚生活趣味和顯著地域特點的語言,通過“面對面交流”和“電話交流”等多種手段與“兒子”“外婆”“劉大哥”等人物進行溝通,通過人物之間的互動,逐步勾勒出一個堅強獨立,對兒子疼愛而非溺愛的母親形象,更為情節(jié)的開展奠定了基礎(chǔ)。同時,作品對3個生活斷面的生動再現(xiàn),是對人物成長節(jié)點的準確把握,也是在累積情感,極大地豐富了節(jié)目的表現(xiàn)力,讓主題升華更為平滑自然。
認同之余,我也想結(jié)合自身的創(chuàng)演實踐,謹為作品提供一點個人的思考??偟膩碚f,作品的3個片段的內(nèi)容豐度不太一樣,個人認為,第1片段中有“喝酒”“男朋友”“外婆的電話”等“場外”元素,第2、3片段中如果也能有類似的元素加入,那么整個作品的內(nèi)容連貫度可能會進一步增強。升華主題只集中在第3片段,給人以用力過度的感覺,如果能將“豬娃子”的身份在第1、2片段做“草蛇灰線”式的交代,則整個作品懸念的構(gòu)置和情感的勃發(fā)能可更合理平順。對第2片段中母子“作業(yè)大戰(zhàn)”進行更有新意的推敲,能讓諧劇更“諧”,作品的趣味性也可進一步增強。
曲藝傳承發(fā)展的創(chuàng)作之路任重道遠,我們都在路上,學(xué)習(xí)不止,進取不停。衷心希望我們能共同學(xué)習(xí),創(chuàng)作出更多更好的現(xiàn)實題材作品。
(點評人:四川省曲協(xié)駐會副主席、副秘書長 李多)(責(zé)任編輯/馬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