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揚
內容摘要:音樂與藝術的融合體現(xiàn)出全新的創(chuàng)新形式和內涵,舒曼將浪漫主義文學的創(chuàng)作內容和手法遷移于鋼琴演奏中,拓展了鋼琴音樂的演奏創(chuàng)作方式。本文從浪漫主義文學的視角探討舒曼鋼琴曲《蝴蝶》的演奏技法,分析舒曼鋼琴曲《蝴蝶》的藝術特色,并從整體上把握鋼琴曲《蝴蝶》的音樂形象,引領人們更加全面細致地體會鋼琴曲《蝴蝶》的文學性和音樂藝術內涵。
關鍵詞:浪漫主義文學 舒曼 鋼琴曲《蝴蝶》
舒曼是德國浪漫主義文化浪漫的核心人物,注重音樂與浪漫主義文學的融合與鏈接,創(chuàng)作了充滿幻想和激情的浪漫主義音樂作品,推動了音樂創(chuàng)作形式和內涵的創(chuàng)新。在舒曼創(chuàng)作的鋼琴曲《蝴蝶》之中,就充分展示了舒曼的音樂和文學才華,在鋼琴音樂演奏中融入了文學創(chuàng)作手法、藝術特征和體裁結構,對于理解浪漫主義鋼琴作品和鋼琴套曲的藝術內涵大有裨益。
一.浪漫主義文學對舒曼音樂創(chuàng)作的影響
舒曼自小喜愛文學,熟讀浪漫主義時期的代表作品,如:《浮士德》,并與朋友進行了“克洛卜施托克”式的散步,到德國南部開始了一趟“少年朝圣之旅”,拜讀了讓·保羅的諸多文學作品,并創(chuàng)作了描寫大自然的文學作品——《六月的傍晚和七月的白晝》。同時,舒曼也熱衷于音樂,以其獨特的視角探索音樂與文學的契合點,他以海涅、拜倫等著名詩人的詩作為歌詞,創(chuàng)作出音樂與詩歌渾然一體的作品,如《獻詞》、《蓮花》、《核桃樹》、《蝴蝶》等,使鋼琴伴奏極具藝術張力和表現(xiàn)力。
舒曼鋼琴套曲《蝴蝶》的創(chuàng)作就源自于德國作家讓·保爾未完成出版的小說《少不更事的歲月》中的最后一章《幼蟲之舞》,講述了假面舞會中雙胞胎兄弟瓦爾特和伍爾特之間的愛情之爭,兩兄弟性格迥異,為了爭取美麗善良的女子維娜的愛情相互對抗,最后烏爾特走出城外一去不復返,就像蝴蝶越飛越遠,最終消失了蹤影。音樂作品與文學故事之間有緊密的關聯(lián),通過前奏和十二首小品揭示故事的真相,以“蝴蝶”象征一種真摯的情感,一種內心深處的激動的顫抖,正如蝴蝶翅膀的抖動,表達出鋼琴伴奏曲的音樂情緒,猶如幼小的蟲蛻變?yōu)槊利惖暮话?,彰顯舒曼深厚的文學功底和獨特的藝術匠心。
二.浪漫主義文學視角的舒曼鋼琴曲《蝴蝶》演奏分析
(一)鋼琴曲《蝴蝶》的音樂結構
舒曼鋼琴曲《蝴蝶》由序奏和十二首小品組成,整部音樂作品猶如一部小說、一場戲劇,極其清晰地展示出整首樂曲的創(chuàng)作思路,充分體現(xiàn)文學作品與音樂作品之間的內在關聯(lián)。其音樂結構主要包括有:
1、《蝴蝶》之序奏
樂曲的引子部分采用一個4小節(jié)的樂句,并回應兩個小節(jié)的低八度,通過大小調的交織寓意了明暗不同色彩,創(chuàng)造出一種“詩一般的感覺”。
2、第一首《假面舞會》
運用D大調的穩(wěn)重節(jié)奏和流動的旋律,演奏出一種溫柔的主題,營造出一種溫文爾雅的氣氛,讓人對舞會的熱鬧場面產生豐富的聯(lián)想。
3、第二首《瓦爾特》
前四小節(jié)采用跌宕起伏的分解和弦象征蝴蝶的飛翔,在降E大調四個八度的寬廣音域內彰顯青春的活力。后八小節(jié)采用雙手交叉的降A大調模擬蝴蝶拍打翅膀的節(jié)奏,讓人感覺到瓦爾特內心的情緒變化和起伏。
4、第三首《烏爾特》
調性采用柔和的升f小調與明朗的A大調的交替,采用穩(wěn)重的三拍節(jié)奏和級進式的旋律,勾勒出烏爾特的文雅形象和“詩人”氣質,
5、第四首《假面舞會》
調性采用f自然小調和E大調交替的方式,利用單三部曲式表達一種輕快、活潑的情緒,讓人聯(lián)想到假面舞會上翩然起舞的身影,產生一種輕盈、閃爍的感覺。
6、第五首《維娜》
帶著面具的女主人公維娜首次登場,音樂舞曲優(yōu)美典雅并富含感傷意味,流露出女主人公維娜時而情意綿綿時而悲哀絕望的情緒,并通過極具爆發(fā)力的和弦傳遞出女主人公維娜熱戀中的激動心理。樂曲采用三聲部旋律,中低音聲部極具動感和韻律,sf突強的和弦與隨即轉變的弱奏富于戲劇化,結束部分則采用八度音程構造出輕盈靈動的旋律。
7、第六首《烏爾特之舞》
這部分調性色彩變化繁復,先采用d小調,繼而轉到A大調,再進入到F大調,最后回歸到主旋律d小調,在高音聲部和中音聲部交替呼應下直至終止。
8、第七首《交換假面》
采用單二部曲式,其中:A樂段是悠揚圓滑略帶憂郁的f小調,傳遞出一種質樸的美感。B樂段轉為降A大調,帶給人們一種明麗的色彩。
9、第八首《招供》
這首舞曲采用變化快速的跳音、連音產生強弱移位和速度、調性的改變,表達了少女維娜對愛情的抉擇和態(tài)度,也體現(xiàn)出音樂創(chuàng)作者的內心細膩情感。
10、第九首《憤怒》
這部分采用四三拍的節(jié)奏,曲式為單二部結構,在起伏不定的旋律、豐富多變的節(jié)奏下,讓人充分聯(lián)想到女主人公維娜的嬌嗔情態(tài)。
11、第十首《卸妝》
第一部分以C大調弱起八度和弦為引子,繼而進入四三拍,形成強烈的反差。第二部分采用弱起抒情的G大調,最后則以四小節(jié)ff力度的和弦作為戲劇性的轉折,以C大調結尾。
12、第十一首《匆忙》
這首波蘭舞曲有三小節(jié)的引子,由d小調為引,轉至D大調,產生對比強烈的調性和色彩改變。在A、B、C段的不同小節(jié)采用e小調的調性,樂曲舞蹈由輕快轉向熱烈,繼而又由熱烈轉為緩慢的節(jié)奏。之后將調性轉至F大調,最后回到終場的D大調。
13、第十二首《終場與踏上歸途的兄弟們》
采用復二部曲式,和聲部分規(guī)整嚴謹,由八小節(jié)四三拍轉為四二拍再至四三拍,最后回歸到第一首《假面舞會》的主題旋律。
(二)鋼琴曲《蝴蝶》的藝術特色
1、戲劇性
舒曼鋼琴曲《蝴蝶》借助于不同的音樂素材表達人物形象的不同性格,整部作品中的瓦爾特和烏爾特兄弟性格迥異,在由低到高的琶音引子之后快速下行,演奏出一連串的雙音。在第三首《烏爾特》之中,低音區(qū)持續(xù)的八度旋律充滿了力量感,給人以明亮高亢的韻律感;繼而進入到卡農式音樂結構,形成復調形式的對位結構,產生一種和諧華麗的旋律感。第四首《假面》采用低音伴奏織體和高音旋律彰顯其輕快優(yōu)雅的韻律,描繪出少女維娜的婀娜舞姿。
同時,舒曼鋼琴曲《蝴蝶》還通過多聲部的旋律結構體現(xiàn)其戲劇性,利用巴赫復調音樂的對位法突顯音樂的立體感,讓人們體會戲劇性轉折和復雜沖突的劇情。第四首《維娜》中出現(xiàn)了由中音到高音的四聲部,舒曼采用復調作曲手法體現(xiàn)出音樂的豐富層次感,并揉合了浪漫主義風格和手法,極大地豐富了音樂的表現(xiàn)方式。
在音樂風格的沖突上也體現(xiàn)出舒曼鋼琴曲《蝴蝶》的戲劇性。在第二首《瓦爾特》中,采用跳動的小連線和優(yōu)美的大連線組合體現(xiàn)輕靈優(yōu)雅的情緒。在第四首《假面》之中,初始用f小調表達明亮的音樂色彩,用弱起的八度音程表達柔和輕快的旋律,再從八度轉變?yōu)檩p快的八分音符小連線,體現(xiàn)出極具戲劇性的轉折性。在第十一首《匆忙》之中,由急板的十六分音符快速轉變?yōu)橐幸舻陌朔忠舴M合,表現(xiàn)出由“動”轉“靜”的力度變化特征。
2、浪漫性
舒曼鋼琴曲《蝴蝶》注重人的精神追求和內心的情感表達,講究戲劇性的沖突和情感的自由抒發(fā),主張通過音樂的語匯再現(xiàn)音樂場景。在第七首《交換假面》之中,就以中聲部作為上聲部的鋪墊,流露出憂傷細膩、哀婉惆悵的情感,并將尾音結束在V級音上,渲染瓦爾特和烏爾特兄弟內心憂慮的心理。在第11首《匆忙》之中,采用較多的倚音和跳音,體現(xiàn)出追趕、緊迫、倉促的音樂情緒,使音樂風格極具跳躍感和力度。
同時,舒曼的鋼琴曲《蝴蝶》還流淌著一種自由流動的音樂節(jié)奏,在部分樂段中進行了適當?shù)囊魳诽幚恚鎏砹藰O具抒情意味的藝術效果,表現(xiàn)出自由疏放的音樂風格和情緒。在第一首《化妝舞會》之中,八度音程組成的連續(xù)長樂句就進行了適當?shù)囊魳诽幚?,演奏時盡量連接并使之有一種“抻拉”感,讓人感覺到猶如流水傾泄的音樂意味;并通過減慢漸弱的變化方式,演奏出優(yōu)雅自如的藝術效果。
(三)鋼琴曲《蝴蝶》的彈奏技術
1、八度的奏法
在第一首《假面舞會》之中就采用了八度的奏法,通過4、5指的交替保持旋律的連貫性。在第三首《烏爾特》中采用斷奏的八度,注重每小節(jié)的重拍,演奏出輝煌的氣勢和力量感。
2、和弦的奏法
在第八首《招供》之中采用和弦的奏法,使跳音更具有彈性,保持音樂的節(jié)奏和韻律,使演奏出來的聲音更加飽滿圓潤,更加具有氣勢。
3、裝飾音的奏法
鋼琴曲《蝴蝶》中采用了倚音和波音兩種裝飾音,在不同音樂片段中產生不同的音響效果。在第五首《維娜》之中就采用小行板的速度,彈奏出猶如豎琴一般的波音,體現(xiàn)出抒情柔美的音樂風格,讓人聯(lián)想到女主人公維娜的美麗溫婉的形象。在第六首《瓦爾特之舞》中采用了波音,要在彈奏中做到輕快均勻,注重對旋律音的把握和體會,猶如英俊瀟灑的男士在優(yōu)雅靈敏的起舞一般。
綜上所述,在浪漫主義文學的影響和滲透下,舒曼的鋼琴曲《蝴蝶》實現(xiàn)了文學與音樂的融合,他用浪漫主義風格的音樂語匯表達文學作品的戲劇內容,象征著作曲家舒曼的樂思猶如剛從蛹中化出的蝴蝶,在結構和音樂表達上展示出戲劇性和浪漫性的特征,具有豐富的音樂層次和沖突的旋律風格。在這首鋼琴曲之中還融入了波蘭舞曲的風格,充分彰顯音樂的律動感和力度,散發(fā)出流動、抒情、自由、疏放的浪漫主義色彩,體現(xiàn)出剛柔并濟的旋律風格。
(作者單位:陜西藝術職業(yè)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