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自我所有權還是資格?
        ——論諾奇克正義理論的核心

        2021-01-03 18:04:45
        中國人民大學學報 2021年4期
        關鍵詞:洛克天賦所有權

        王 立

        在當代政治哲學的理論坐標中,諾奇克的理論居于非常特殊的位置。一方面,當以羅爾斯為代表的當代新自由主義強調和高揚平等的價值之時,諾奇克卻返回到古典自由主義的傳統(tǒng),以“極端自由主義的立場”捍衛(wèi)自由和權利的絕對性。羅爾斯試圖調和自由和平等的努力在諾奇克的批判下化為烏有,自由和平等尖銳對立。另一方面,諾奇克的理論彰顯了政治哲學的批判本性。如果把羅爾斯視為思想建構主義的代表,那么諾奇克則是理論批判主義的典范。諾奇克對羅爾斯理論的全方位批判,直接影響了后來的批判思潮,如自由主義、社群主義和分析的馬克思主義,尤其是分析的馬克思主義將對諾奇克的理論批判視為辯護和重建馬克思政治哲學的必要途徑。

        分析的馬克思主義的杰出代表柯亨將批判之矛對準諾奇克政治哲學的隱秘基礎:自我所有權(self-ownership)原則及其相關理論論證??潞鄬ψ晕宜袡嗟呐幸l(fā)了這樣的理論效應,即自柯亨之后,自我所有權成為學術界研究和批判諾奇克政治哲學的一個關鍵詞。立足于諾奇克的理論及其文本解釋,本文旨在說明自我所有權并不像柯亨所斷言的是諾奇克正義理論的基礎,相反,資格在諾奇克的正義理論中扮演了極其重要的角色。人們對資格意義的忽視造成將自我所有權視為諾奇克正義理論之核心的誤解,而這種誤解對于諾奇克來說是不公平的。

        一、自我所有權批判

        諾奇克政治哲學所持的極端自由主義立場與其理論所塑造的自由價值的絕對性既是其思想的獨特之處,也是一直被學者詬病之所在。單純針對哲學家的某種特定立場,不足以構成對其理論的有力批判,真正支撐立場的是一些理論核心和相關的理論論證,而對于這些理論核心和理論論證的批判才能充分揭示立場的偏頗。在這種意義上,將諾奇克政治哲學的理論核心“自我所有權”及其相關論證揭示出來,這是柯亨在學理層面所做出的杰出貢獻,而且柯亨開創(chuàng)的批判路徑也真實而深刻地影響了人們對諾奇克思想的理解和研究。

        柯亨為什么堅信“自我所有權”原則是諾奇克政治哲學的隱秘基礎?他對此并沒有做出清楚的解釋,只是表明自己花了幾年的時間才意識到自我所有權原則是極端自由主義(極端自由主義的稱謂更能反映諾奇克的思想)的核心和基礎,又花了很長時間才意識到這一原則導致了馬克思主義者的不安。究其實質,馬克思的核心概念“剝削”所依賴的理論依據(jù)也在于“自我所有權”,而這意味著兩個截然對立的政治哲學派別卻都依賴相同的理論根據(jù)。自我所有權的核心是“每一個人對其自身及其能力,具有完全的不可分割的控制權和使用權,因此,在沒有立約的情況下,他沒有義務向他人提供任何服務和產品”(1),這正是極端自由主義的自我所有權原則(principle of self-ownership)的實質所在。

        洞悉了極端自由主義理論的秘密后,柯亨把自己的整個理論批判任務都對準極端自由主義的自我所有權。本文無意也不能再現(xiàn)柯亨理論批判的全貌,而是盡量簡潔刻畫其理論批判的內在邏輯。柯亨的基本邏輯是假定承認自我所有權,那么這種假定同樣會帶來同諾奇克自身理論的矛盾;同樣,否認自我所有權,也不會帶來諾奇克所斷言的侵犯人的自主、贊成奴隸制以及把人視為手段的嚴重后果。在其基本邏輯框架內,我們認為柯亨對諾奇克自我所有權的批判主要集中在三個方面,即自我所有權概念的含義、以自我所有權為基礎的理論推理以及預設自我所有權的理論后果。

        就自我所有權概念來說,柯亨認為它不具有一般權利的那種規(guī)定,而只是邏輯上一種“反身”關系的表達,除此之外,沒有其他意義。如其所說,“當我們說一個人擁有他自己時,我們并不是說這個人擁有了某種內在而深沉的東西。說A擁有自我所有權,只不過是說A擁有A:‘自我’在這里指的是一種反身關系。排除這種所有權概念的反身用法,我認為它就沒有任何意義”(2)。為了證明反身關系的看法,柯亨反駁了康德對自我所有權的誤解??档抡J為人和物不同,人對物有財產權關系,而對人自身沒有財產權關系??潞嗾J為康德的表述沒有區(qū)分開事實和規(guī)范,因而他對自我所有權論證的邏輯質疑站不住腳。在邏輯關系上,自我所有權的反身關系能夠成立,但要追溯反身關系之外的更多意義則需要特別說明。言外之意,柯亨認為人們(主要是指諾奇克)很難提供有關自我所有權的更多說明。

        柯亨對自我所有權概念的質疑其目的是指向以自我所有權為基礎的理論論證??潞嗾J為諾奇克哲學的首要任務并不是其珍視的自由權,而是自我所有論。依據(jù)自我所有論,每一個人從道德的角度來說都是他自己的人身和能力的合法所有者,因此,每一個人都有隨心所欲地運用這些能力的自由(從道德的角度來說),只要他沒有運用這些能力去侵犯他人。(3)G.A.柯亨:《自我所有、自由和平等》,13、238、81頁,北京,東方出版社,2008。自我所有論的前提是人作為道德主體對身體和能力的合法占有,在此基礎上,由主體的自我占有推及外部資源的占有而形成通常意義上的財產權。由自我的絕對性確定財產權的絕對性,這是自我所有權理論的基本邏輯。

        柯亨對自我所有權的論證批判集中體現(xiàn)為兩個方面:主體勞動占有的限度和外部資源的個人私有限度。對于勞動占有的限度,這是自洛克以來就一直被人們批判和詬病的事情。諾奇克批判洛克勞動占有理論的模糊性,柯亨則質疑諾奇克理論的邏輯嚴密性。諾奇克認為洛克無法解釋“混合”(mixing)所導致的勞動與無主物之間的“界限問題”,同時批評洛克理論中的“限制條款”的解釋不清。更為重要的是,限制條款不僅在“獲取”階段發(fā)揮作用,而且其作用還會延伸到“轉讓階段”。(4)限制條款脫離洛克的原初占有而進入到占有之后的自由轉讓階段,這是諾奇克對限制條款的推進性解釋。參見諾奇克:《無政府、國家和烏托邦》,214頁,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8??潞鄤t認為諾奇克對占有的解釋同樣模糊不清,以至于人們很難分清諾奇克是在解釋洛克還是在表明自己的立場(5),而且對“不使他人變壞”的解釋同樣無法避免存在的邏輯矛盾,幾種反事實的狀況都會洞穿諾奇克的限制條款。

        限制條款僅是自我所有權理論的問題表象,真正的問題在于自我所有權對外部資源的權利要求。因此,從自我所有權能否確定對外部資源的個人財產權,這是勞動占有背后更加深刻的理論問題。在柯亨看來,自我所有權未必能導向個人財產權,相反,共同所有反而從邏輯可能性上優(yōu)先于自我所有。自我所有權對個人財產權確證需要一個假定的前提,即外部世界最初是無主的并且人人可以占有和獲得。柯亨認為這個前提假定是輕率的,自我所有權與無主物之間的設定具有對應關系,相反,外部世界原初為所有人聯(lián)合占有(joint ownership)和共同所有(common ownership)的假定同樣可以成為人們接受的前提(6)G.A.柯亨:《自我所有、自由和平等》,89、96-98頁,北京,東方出版社,2008。,而且聯(lián)合所有同自我所有相比在邏輯上更加圓融自洽。在此前提下,此時的自我所有權同外部資源的個人私有之間不存在必然的內在關聯(lián)。

        由聯(lián)合所有對自我所有的批判,柯亨進一步做出對自我所有權的正反兩個方面的論證。從正面論證而言,假定承認自我所有權,也未必一定推導出自由和平等互不相容;從反面論證來說,否認自我所有權,也未必會出現(xiàn)人被作為奴隸式的手段之結論。對于前者,諾奇克以權利的絕對性而捍衛(wèi)自由,權利密布于其整個理論空間,任何一般性的權利包括平等都被排除在外。因而,任何以調整財富差異為目的的正義理論都無法經得起“邊界約束”的檢驗,平等的理論和實踐必然會跨越權利的邊界。但是,聯(lián)合所有的存在及其對自我所有的邏輯可能性表明,自我所有權與外部資源的平等占有能夠相容,即以權利為表征的自由價值與以外部條件平等為表征的平等價值可以融為一體。

        對于后者,否認自我所有權理論會帶來三個理論后果,柯亨概括為三個命題:第一,放棄自我所有權理論就等同于贊成奴隸制;第二,放棄自我所有權理論意味著你就得限制人的自主權;第三,放棄自我所有權理論你就得贊成把人作為純粹的手段。(7)參見G.A.柯亨:《自我所有、自由和平等》,259頁,北京,東方出版社,2008。段忠橋教授把這三個反駁論斷稱之為“自我——所有權命題的三個詭辯”。參見段忠橋:《為社會主義平等主義辯護——G.A.科恩的政治哲學追求》,105-113頁,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4。三個命題存在意義遞進的關系,如果否認了第一個命題,其后兩個命題的論證壓力就會驟減??潞嗟呐兄攸c也是第一個命題,即通過區(qū)分非強制性契約義務的效力和程度來辨析二者之間的關系??潞嗟暮诵恼撟C是:一個人有缺少某些方面的權利是因為存在著某些義務來約束和要求,但這不等于說這個人就是奴隸。同樣,在柯亨的分析批判中,他認為自我所有權同自主權和人是目的的信念之間都不存在邏輯上的必然關系。

        出于對社會主義平等信念的堅持,柯亨否定自我所有權的存在,但在論及人對自身的所有權而體現(xiàn)出的自主決定時,柯亨又承認自我所有權的意義。這是柯亨對待自我所有權的矛盾而復雜的態(tài)度。然而,柯亨對諾奇克的自我所有權理論的批判影響了人們對諾奇克政治哲學的理解和認知?!懂敶握軐W》的撰寫者金里卡在分析諾奇克的自我所有權理論時,最直接的理論資源就是柯亨。金里卡在接受人們的采訪時這樣評價柯亨對諾奇克的批判:“我認為柯亨對諾齊克的批判完全是毀滅性的,他徹底拆解了諾齊克的論證。如果讀過杰瑞對諾齊克的批判之后,還有人支持后者的話,我認為是不可理解的。”(8)金里卡、卞紹斌:《當代政治哲學前沿:多元立場、公民身份與全球視野》,載《馬克思主義與現(xiàn)實》,2013(2):91。

        二、一個文本解讀及其學理推斷

        柯亨對諾奇克的批判尖銳有力。如果諾奇克的自由主義奠基在自我所有權之上,則柯亨對自我所有權的批判無疑就像金里卡所說的那樣摧毀了諾奇克政治哲學和正義理論的根基,并在絕對的意義上宣告了極端自由主義的失效。問題是,諾奇克正義理論的基礎是否就是柯亨所說的自我所有權?如果不是,這不但使得柯亨的理論批判失去了靶子,而且它還能夠提供給我們重新思考諾奇克正義理論的重要契機。經過將近半個世紀(諾奇克的名著《無政府、國家和烏托邦》于1974年出版,至今已47年)的理論反思、批判和思想沉淀,諾奇克正義思想的精細之處將會越來越多地呈現(xiàn)出來。就自我所有權這個特定的問題來說,諾奇克正義理論的理論核心是資格而不是自我所有權。

        我們首先做一個文本考察。在《無政府、國家和烏托邦》一書中,諾奇克明確使用自我所有權概念僅有一處:“分配正義的最終-狀態(tài)原則和大多數(shù)模式化原則創(chuàng)制了別人對人們及其行為和勞動的(部分)所有權。這些原則涉及一種轉換,即從古典自由主義者的自我所有觀念轉換為對其他人們的(部分)所有權觀念。”(9)諾奇克:《無政府、國家和烏托邦》,206、37頁,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8。諾奇克使用這個概念主要是在其資格正義理論中批判模式化正義理論和最終—狀態(tài)原則。一種模式化的分配會侵犯別人的權利,這種權利類似于古典自由主義者的自我所有權觀念。除此之外,諾奇克幾乎不再使用和論及自我所有權思想??潞鄬χZ奇克的引證也僅限于此處,也由此認為諾奇克使用自我所有權概念并作為其反擊模式化正義理論的有力武器。

        但是,諾奇克自己是否依賴自我所有權這是不清晰的,至少在這段直接的論述中并沒有明確指出自己使用這個概念來解釋其正義思想,而只是強調這是古典自由主義者的自我所有權觀念,并且經過一種轉換才成為對其他人行為和勞動的所有權。在這種模糊的表述中,即使存在自我所有權的思想影像,但諾奇克使用的也不是自我所有權概念,而是較早意義上的所有權(property)。另外,金里卡在分析諾奇克的思想時指出:“(諾奇克)卻論證說,這種絕對的財產權觀不可避免地出自我們執(zhí)著信奉的一個更深刻的原則:自我所有權的原則。”(10)金里卡:《當代政治哲學》,138頁,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15。金里卡對諾奇克的基本觀點和論證在其著作中均做出準確詳細的引證,唯獨對以諾奇克名義解釋的自我所有權原則沒有指出具體的文獻出處。這表明金里卡對諾奇克的解讀不是依賴于文本,而是其并不明確的觀點。既然如此,我們有理由認為,金里卡也是步柯亨之后塵對諾奇克的財產權基礎做了自己的解釋。

        分析柯亨與金里卡的文本引證,其原因是兩人對自我所有權的批判最為直接,可以還原他們思想批判的基點;考察諾奇克的文本,無非是判別諾奇克是嚴格使用這個概念來論證其觀點還是根據(jù)理論自身的批判需要而借用了相似的論據(jù)。在直接的文本解釋中,人們將自我所有權規(guī)定為諾奇克正義理論乃至于整個政治哲學的基礎,這是不清楚的,至少存在相當程度的爭議。諾奇克本人并沒有明確表明這點,而且在進一步的分析中,我們認為如果將自我所有權做如此規(guī)定必定會與諾奇克政治哲學的整體框架存在解釋上的不一致,包括具體論證上的不一致。

        為什么會出現(xiàn)整體框架解釋上的不一致?原因在于諾奇克對權利的道德論證并不是奠基在自我所有權理論基礎上,而是他主張的“生活的意義”理論。通常來說,人們認為諾奇克的理論受洛克影響頗深,而且在資格正義的論證中也從洛克的理論開始,尤其是獲取的正義直接脫胎于洛克的勞動占有。但是,諾奇克的理論基礎卻不是洛克??潞嗟膶W生沃爾夫就明確地指出了這點:洛克的“盡可能保存”原則會使洛克贊成“權利功利主義的”觀點而不是邊界約束的觀點,因此諾奇克的自然權利不可能來自洛克。(11)這是一個很有趣的解釋。沃爾夫認為諾奇克對權利的論證來自自然權利而不是自我所有權,但是,諾奇克的自然權利與洛克不同。參見沃爾夫:《諾齊克》,25-27頁,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99。既然不是來自洛克,沃爾夫不得不為諾奇克的權利邊界約束尋求康德式的解釋基礎:個人是目的,而不僅僅是手段;沒有他們的同意,他們不能被犧牲或被用來達到其他的目的。個人是神圣不可侵犯的。(12)諾奇克:《無政府、國家和烏托邦》,206、37頁,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8。

        遺憾的是,諾奇克對權利的論證并不是源于康德。在其論著中,諾奇克對康德“個人是目的而不僅僅是手段”的定言命令提出了諸多的質疑。諾奇克提出了三個反駁論證:第一個涉及人和物,即人有價值而只能當作目的,物沒有價值只能視為手段。但是,在對物施加了一定的約束條件后,物就不單單是一個工具,而是可以由手段變成目的。第二個涉及道德箴言“不能利用別人”中的目的矛盾。當A知道B會因為知道A會利用人際方式而拒絕同A打交道,A是否應該把B視為目的而告訴B他將會如何同人打交道?第三個更具有挑戰(zhàn)性,看見一個漂亮的人從身邊走過而感到快樂,這個時候你是把她當作了目的還是當作了手段? 也許,你可能把她當作了手段,即把她作為性幻想的對象;你也可能既沒有把她當作手段,也沒有當作目的,你就是高興一下而已。(13)諾奇克:《無政府、國家和烏托邦》,37-38頁,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8。實際上,柯亨同諾奇克有著共同的認識,即康德對“個人是目的而不僅僅是手段”的解釋不清晰。(14)參見G.A.柯亨:《自我所有、自由和平等》,270頁,北京,東方出版社,2008。諾奇克本人也僅僅是接受康德的這一觀念而已。

        諾奇克對權利的論證也不是源于自我所有權。如果是權利的論證依賴于自我所有權,那么諾奇克確定邊界約束的道德理由可以自然地導向自我所有權。在對權利的辯護中,自我所有權同自然權利、道德權利、功利主義等被視為最重要的幾種辯護方式。侵犯個人權利就是侵犯自我所有權,這是最直接有效的解釋和辯護。顯而易見,諾奇克沒有采取上述中的任何一種,相反,我們看到的是他對權利功利主義的大力批判,對諸如自我所有權和自然權利等這些形而上學概念的極力回避。不要忘記,諾奇克對現(xiàn)代科學哲學思想非常熟悉并造詣頗深,而且他希望其政治哲學中的論證也符合“科學”的解釋邏輯,尤其是在有關政治哲學的解釋中得到充分展現(xiàn)。因而,諾奇克在多大程度上接受形而上學概念是值得懷疑的。關鍵是,一旦接受自我所有權理論,諾奇克對權利作為道德的邊界約束之理論論證就會戛然而止于自我所有權而不是生活的意義理論。

        生活的意義才是諾奇克對權利之基礎的道德思考??傮w來說, 諾奇克認為有兩個最重要的因素決定了邊界約束:一方面,某種特定的生活方式是每個人對生活和人生的獨特理解;另一方面,每個人都在追求生活的意義,而這種意義在于個人對其人生整體計劃的理解和塑造。(15)生活的意義對于諾奇克的權利論證具有理論的奠基性作用,這是人們容易忽略的地方。參見王立:《生活的意義與道德的邊界約束》,載《社會科學輯刊》,2019(6):9。權利體現(xiàn)了個人對生活方式和意義的理解之后的抉擇,是每個人自己要過這種生活,任何人無權干涉。在這種意義上,諾奇克的權利基礎與其說是自我所有權,不如說是自我決定論。雖然權利最終奠基于生活的意義這一道德理論基礎上,但是,諾奇克自己也承認生活的意義是一個捉摸不定、非常難以把握的觀念。正因為如此,諾奇克既主張生活的意義是權利邊界約束的最終根據(jù),同時又疑慮生活的意義觀念之不確定性。即使存在生活的意義之觀念模糊性問題,諾奇克解釋權利框架的基本理論也不是自我所有權。

        三、自我所有權和持有正義

        以自我所有權來解釋諾奇克正義的基礎,既會導致解釋框架的沖突,也會導致論證上的不一致。在解釋框架上,諾奇克依賴的理論基礎不是自我所有權而是生活的意義理論。在具體的論證上,以自我所有權來解釋持有正義的相關問題,同樣也會帶來理論上的不一致。用一個核心詞匯來描述二者之間的差異:立足于自我所有權的解釋,持有正義的核心是“權利”(right);對于諾奇克,持有正義的核心是“資格”(entitlement)。權利和資格有相同之處,但也存在差異(16)權利和資格的使用差別,已經有很多學者注意到了該問題。但是,為什么要如此使用,目前還未見有力的解釋。本人試圖在另一篇文章中討論該問題,以此重新審視資格正義的獨特意義。,核心詞匯的不同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思想論證邏輯的不同。

        柯亨斷定諾奇克依賴于自我所有權,原因在于諾奇克持有正義的第一個原則“獲取的正義原則”同洛克的“勞動占有”存在直接的聯(lián)系。洛克的勞動占有依賴自我所有權,所以諾奇克的獲取正義也依賴自我所有權。洛克在論證私人財產權的起源時,同時假定了共同所有權和自我所有權兩個前提:土地和一切低等動物為一切人所共有,但是每人對他自己的人身享有一種所有權,除他以外任何人都沒有這種權利。(17)洛克:《政府論》(下篇),19頁,北京,商務印書館,1964??潞嗟穆?lián)合所有和自我所有之二重劃分也是源于洛克。在原初的理由上,柯亨的聯(lián)合所有構成對自我所有權的限制不無道理。洛克論證的重點是自我所有權如何在共同所有中產生了個人財產權,而且個人財產權能夠得到有力的道德辯護。奠基于自我所有權,個人財產權依賴于個人對身體以及身體勞動的絕對所有延伸到對勞動成果的所有而對外部資源享有權利。在總體論證邏輯上,自我所有權是洛克財產權的理論基礎。

        洛克對個人財產權的自我所有權論證以同一性理論為前提。一方面,自我所有權表達的是人格自身的同一性問題,即人與人自身的直接性同一。人與人自身不同一這將是矛盾的,也無法解決道德上的行動和責任問題。自我所有權只不過是以所有權的話語表達了人格自身的直接同一性而已。在這種意義上,自我所有權的確只是一種反身關系。另一方面,自我所有權還要表達人與外部資源的財產權所形成的同一性,而這顯然不是簡單的反身關系。如何由自身直接的同一性過渡到自身與他者的同一性,這是進一步要解釋的問題。所以,對外部世界資源的占有如何能成為個人財產權就成為洛克《政府論》里的主要問題,而勞動是使他者成為自身的必要環(huán)節(jié)。在同一性理論下,人們更容易理解洛克自我所有權的問題和思想。(18)譚安奎認為,自我所有權的翻譯沒有精確表達洛克的思想,人對自己的人格擁有財產權才能涵括行動和勞動等多個方面的問題。參見譚安奎:《洛克式自然財產權與平等主義的分配正義》,載《社會科學輯刊》,2017(4):17。

        諾奇克在晚年思考過同一性問題,但沒有在其早期政治哲學中運用同一性理論解釋獲取正義的相關問題。諾奇克對獲取的論述根本不溯及任何形而上學的概念,尤其是關于主體的問題。誠如諾奇克所說,分析和思考洛克的獲取理論不過是增加資格理論結構之復雜性的最好辦法。(19)諾奇克關于主體人的思考則強調人是具體存在的“個人”,這在其反對功利主義的思想中得到強化:并不存在擁有利益的社會實體,這種社會實體能夠為了自己的利益而承受某些犧牲。存在的只是個體的人,具有他們自己個別生命的不同的個體的人。(20)諾奇克:《無政府、國家和烏托邦》,208、39頁,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8。正因為有著對人的基本認知,諾奇克在論述其獲取的正義原則時,并沒有因循古典自由主義者從自我所有權到勞動占有的固有路徑,而是將具體的個人融入獲取理論的歷史解釋之中。 諾奇克理論的研究者露西也強調了這點:“諾奇克并沒有明確使用過‘自我所有’這個概念,而是強調具體存在的‘人’,強調權利是這些人分離性的本質特征?!?21)

        諾奇克的文本也印證了這點。諾奇克本人沒有使用自我所有權來作為勞動占有的邏輯起點,雖然人們有充足的理由懷疑諾奇克無法避免自我所有權在其理論中的作用。這正是問題的有趣之處,既然諾奇克深知自我所有權在傳統(tǒng)理論中的重要意義,那么,為什么在相似的獲取原則上不直接采用自我所有權呢?按照洛克式的解釋,只要涉及人對自身的所有,人對外部資源的勞動占有,人們就無法避免自我所有權這一根本問題。路西雖然指明諾奇克沒有使用自我所有這個概念,但又不得不承認“自我所有”在諾奇克占有理論中的作用,它是身體占有中的邏輯前提:我們的自由權和財產權聯(lián)系在一起,以便(1)闡明我們可以運用我們的身體和占有來創(chuàng)造或獲得其他占有的領域;因此(2)預先假定在該領域中至少有一項被運用的東西,即我們的身體是占有和權利的客體。(22)W.N.R.Lucy.“Nozick’s Identity Crisis”. Journal of Applied Philosophy,1990,2(7):204.路西的疑慮不無道理,在理論結構和理論邏輯上,諾奇克的獲取原則同洛克的解釋原則沒有本質上的差別,運用自我所有權對于諾奇克來說應該是水到渠成。

        然而,諾奇克采用的理論解釋不是自我所有權而是資格。持有正義的核心“詞匯”是資格,其一般綱領是:如果一個人根據(jù)獲取和轉讓的正義原則或者根據(jù)不正義的矯正原則(由頭兩個原則所規(guī)定的)對其持有是有資格的,那么他的持有就是正義的;如果每一個人的持有都是正義的,那么持有的總體(分配)就是正義的。(23)持有正義的主題概括如下:(1)一個人依據(jù)獲取的正義原則獲取了一種持有物,這個人對這個持有物是有資格的。(2)一個人依據(jù)轉讓的正義原則從另外一個有資格擁有該持有物的人那里獲取了一個持有物,這個人對這個持有物是有資格的。(3)除非通過(1)和(2)的(重復)應用,否則任何人對一個持有物都是沒有資格的。(24)諾奇克:《無政府、國家和烏托邦》,183、181頁,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8。

        回到獲取的正義原則,為什么不采用自我所有權的解釋呢?同樣的問題也可以質疑沃爾夫對諾奇克權利基礎的歸因,即他認為諾奇克的權利屬于自然權利理論。問題是,諾奇克為什么不采用自然權利的解釋呢?無論是采取哪種解釋,諾奇克的理論都會顯得更加清晰和邏輯一致。然而,這些都不是諾奇克采用的路徑。一方面,諾奇克本人沒有使用這些概念來闡釋自己的理論;另一方面,無論是自我所有權還是自然權利,它們都無法準確地反映持有正義中的“資格”要義。諾奇克強調的是“資格”。在獲取的正義原則中,只要獲取滿足“勞動占有創(chuàng)造出新價值”和“勞動占有符合弱的限制條款”兩個條件,個人就有“資格”擁有這個“持有物”。至于勞動占有的主體是洛克式的以自我所有權為邏輯前提的人,還是以權利作為分離性特征的實在的個體的人——諾奇克當然認同后者,對于整個持有正義的解釋來說,主體的理論面貌不是問題的重點。

        資格的解釋進路在轉讓的正義原則中更是得到完全體現(xiàn)。諾奇克持有正義的重點不在于獲取而在于轉讓,轉讓原則才是諾奇克對自由思想的最佳詮釋。第一,轉讓的形式多種多樣,與模式化相對的自然維度的各種形式,如賭博所得、捐贈、繼承、利息、禮物、投資回報等,在轉讓原則中可以全部體現(xiàn)。第二,轉讓原則的主要約束條件是同意。同意是轉讓原則的核心標準,也是理解第二個資格原則的關鍵詞。只要轉讓是雙方同意的結果,對轉讓而來的持有物就有“資格”。第三,同意意味著人們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處理自己的財產或持有物,任何人無權干涉,這是個人絕對自由的體現(xiàn),也是權利作為邊界約束在持有正義中的體現(xiàn)。在這種意義上,與其說諾奇克接受自我所有權思想,還不如說立足自由權思想更加準確。

        獲取和轉讓分別是持有正義的“虛”“實”原則。所謂虛,是指獲取的理論描述;所謂實,是對轉讓的事實描述。無論是虛還是實,資格都是解釋的核心概念。資格本身是一個歷史原則,是要描述持有正義的歷史狀態(tài),因此,它既要解釋獲取,還要解釋轉讓。自我所有權概念只適用于獲取的邏輯解釋,除此之外,它無法在進一步的正義描述中得到展現(xiàn),尤其是諾奇克強調的正義狀態(tài)。自我所有權與資格兩個不同的核心詞匯體現(xiàn)的是兩種不同的解釋邏輯:自我所有權是對財產權的發(fā)生學解釋,而資格是對持有正義的一種狀態(tài)描述。洛克運用自我所有權來解釋財產權的起源,依據(jù)起源解釋財產權的合法性,進而證明國家的合法性。諾奇克則用資格來描述持有正義的歷史狀態(tài),進而確定國家的邊界。兩者雖有交叉,但理論趨向的目的并不相同。

        四、自我所有權、資格與自然天賦

        如果人們認為對諾奇克的文本和持有正義的解釋理由還不夠充分,在關于自我所有權的認定上尚存疑慮的話,那么,在對待自然天賦問題上,自我所有權和資格兩種解釋上的明顯差異就能完全地展現(xiàn)出來。在柯亨關于自我所有權的界定中,自然天賦屬于人自身和能力的構成部分,個人對其具有完全的不可分割的控制權和使用權。諾奇克論述自然天賦的理論基礎和邏輯可以被視為其對待自我所有權態(tài)度的試金石。很明顯,諾奇克拒絕了傳統(tǒng)的自我所有權解釋,這也就表明諾奇克正義理論的核心不是自我所有權,而是他反復強調的資格。

        自然天賦進入諾奇克批判的理論視野在于羅爾斯對自然天賦的“道德化”處理方式。眾所周知,在對不平等原因的規(guī)范性分析中,自然天賦和社會文化的差異是導致人們收入不平等的兩大主要因素。社會文化的因素包括人的出身、環(huán)境、教育和家庭等方面的巨大差距,有些人比另一些人更加“幸運”。自然的因素體現(xiàn)為人與生俱來的天賦如智力、體力、理性能力及想象力等方面的不同,有的自然天賦高,有的自然天賦低。羅爾斯是以道德上的偶然性來對待這些不平等的原因,即社會文化和自然的因素對于人們來說都是偶然的任意的,每個人擁有或不擁有的概率都一樣,不具有道德上的必然性,因而任何人都沒有理由主張它們在分配中所帶來的優(yōu)勢和利益。就像羅爾斯所說:“沒有一個人能說他的較高天賦是他應得的(deserve),也沒有一種優(yōu)點配得到一個社會中較有利的出發(fā)點?!?25)羅爾斯:《正義論》(修訂版),78頁,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9。羅爾斯運用的道德理由是“道德的不應得”,由此進一步推斷出人們沒有理由允許通過歷史和社會的機會來確定收入和財富的分配,也沒有理由讓天資的自然分布來確定這種分配。

        諾奇克當然反對羅爾斯將自然天賦視為道德上的“偶然性”作為“集體資產”的觀點。一方面,將自然天賦視為集體資產,這顯然是為再分配尋求解釋。羅爾斯調節(jié)財富分配的理由是社會合作和互惠,而自然天賦的意義只有在社會合作和互惠中才能得到體現(xiàn)。對于諾奇克,任何以再分配為目的的理由都無法得到道德上的辯護,最終它都違反邊界約束原則。另一方面,將自然天賦視為道德上的偶然性,實際上也就否定了人的道德自主。諾奇克對此給予了嚴厲批評:只有把關于人的值得注意的所有事情都完全歸因于某些“外部”因素,這條論證路線才能夠成功地阻止援引人的自主選擇和自主行為(以及它們的結果)。所以,對于一種希望支持自主存在物擁有尊嚴和自尊的理論,特別是對于一種(包括關于善的理論)極其依賴人的選擇的理論,貶低人的自主和人對其行為的首要責任是一條危險的路線。(26)諾奇克:《無政府、國家和烏托邦》,256頁,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8。

        對羅爾斯的批評是一回事,如何解釋自然天賦在正義中的作用和地位是另一回事。如果立足于自我所有權理論,我相信諾奇克對自然天賦的解釋以及對羅爾斯的反駁可以說輕而易舉。在自我所有權的論證邏輯中,既然人對自身及其能力擁有完整的不可分割的控制權和使用權,而自然天賦又是屬于人自身和能力的構成部分,那么人也就自然而然地擁有自然天賦。把自然天賦視為共同資產而對其生產的利益進行再分配,這種行為侵犯了個人的自我所有權。用自我所有對抗羅爾斯的共同資產,用自我所有權的道德理由對抗羅爾斯的“道德的不應得”理由,應該說都能起到反駁的作用。有意思的是,不但諾奇克自己沒有采用這種論證路徑,就連鐘情于自我所有權批判理論的柯亨,在批判羅爾斯的差別原則時也沒有采用這種路徑。塔里曾指出:“柯亨后來對自我所有概念失去了興趣,基本上是因為它不符合康德的哲學,更確切地說,不符合絕對命令概念??潞喔咏咏丝档碌恼軐W,同時致力于那些顯然建立在康德哲學基礎上的羅爾斯式和后羅爾斯式的政治哲學?!?27)F.塔里:《柯亨與馬克思主義》,載《馬克思主義與現(xiàn)實》,2017(6):85。

        諾奇克解釋自然天賦的理論是資格,而且資格所針對的正義理論是應得。應得正義起源于古希臘,在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的理論中得到完全的闡釋,后經由中世紀神學并經近代哲學的嬗變而延續(xù)到今天并依然在自由主義的正義理論中發(fā)揮作用。(28)參見麥金太爾:《現(xiàn)代之后》,308-321頁,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羅爾斯并不認可應得能夠作為正義原則而起作用,一個人應得什么只有依賴于制度以及規(guī)范制度的正義原則,因而應得只能是在前制度的意義上發(fā)揮價值評判的功能。自然天賦的“道德的不應得”就屬于前制度應得思想和論證的展開。諾奇克對待資格和應得的態(tài)度復雜而微妙,在正義原則的意義上,資格而非應得是正義的表達。所以,對于諾奇克來說,資格正義是持有正義的真實內涵。但是,在獲取和有關于持有的理由中,資格和應得又往往交織在一起。即使存在相互交織的地方,在解釋自然天賦的問題上,諾奇克運用的理論依據(jù)依然是資格而不是應得,更不是自我所有權。

        在羅爾斯的解釋中,羅爾斯運用的道德理由對諾奇克來說是不小的理論挑戰(zhàn)。自然天賦對于個人來說,的確是偶然性的結果,它同抓鬮一樣沒有任何道德上的理由,所以羅爾斯強調不應得。諾奇克并沒有直接挑戰(zhàn)“道德的不應得”,這在其構造羅爾斯關于自然天賦的肯定性論證模型A中就可以得到印證。諾奇克轉而通過分析支持平等的道德理由來否定羅爾斯的肯定性論證,從而指出自然天賦和平等沒有必然的關聯(lián)。在其模型D中,諾奇克的論證邏輯如下:(1)持有應該是平等的,除非有一種(有分量的)道德理由來證明為什么它們應該是不平等的。(2)對于他們與其他人們之間在天資方面的差別,人們不是應得的;沒有任何道德理由來證明為什么人們應該在天資方面存在差別。(3)如果沒有任何道德理由來證明為什么人們應該在某些特性方面存在差別,那么他們在這些特性方面的實際差別就沒有提供而且也無法產生一種道德理由來證明他們應該在其他特性(例如持有)方面存在差別。所以,(4)人們在天資方面的差別不是一種證明為什么持有應該是不平等的理由。(5)人們的持有應該是平等的,除非有某種其他的道德理由(諸如,提高這些處境最差者的地位)來證明為什么他們的持有應該是不平等的。(29)諾奇克:《無政府、國家和烏托邦》,266-267、268-269、271、270、258-259頁,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8。

        在對平等的理由追溯中,諾奇克將關于自然天賦差別的“道德的不應得”融合進有關平等的道德論證,成功地將反駁道德不應得的壓力轉移到反駁解決不平等的理由上。在他看來,支持平等的論證不過是斷言人們之間的差別是任意的,是必須加以證明的。同樣,人與人之間的自然天賦也是任意的,在平等的語境下反而也是需要證明的。為此,諾奇克虛擬了這樣的一種處境:有一個人(或群體)正在對待所有的人,而這個人(或群體)沒有權利或資格來隨其所愿甚至隨心所欲地給人以特殊的對待。(30)諾奇克:《無政府、國家和烏托邦》,266-267、268-269、271、270、258-259頁,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8。通過虛擬的場景將資格引入進來,諾奇克是要表明把不應得的自然天賦同分配的份額關聯(lián)起來,并把平等設定為不能偏離的道德準則,這種論證本身無法支持平等的要求。因此,自然天賦同平等沒有內在的關聯(lián)。

        自然天賦同平等沒有關聯(lián),但它如何同持有正義相關呢?諾奇克的基本邏輯如下:人們擁有某種自然天賦,而且沒有利用擁有的自然天賦來侵犯他人的資格或權利,人們就擁有這些自然天賦的資格。從資格的觀點看,無論從道德的觀點看人們的天資是否任意的,人們對其自然天賦都是有資格的,資格完全可以代替應得。在此解釋原則下,諾奇克構建了關于自然天賦的否定論證模型G:(1)人們對他們的天資是有資格的。(2)如果人們對某種東西是有資格的,那么他們對來自它的任何東西都是有資格的(通過某種具體的過程)。(3)人們的持有來自他們的天資。所以,(4)人們對他們的持有是有資格的。(5)如果人們對某種東西是有資格的,那么他們就應該擁有它(而且這壓倒了關于這個東西可能有的任何平等根據(jù))。(31)諾奇克:《無政府、國家和烏托邦》,266-267、268-269、271、270、258-259頁,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8。在模型G中,資格可以面對來自應得理由的質疑,一個人擁有自然天賦就如同“他只是使用他碰巧擁有的東西,這沒有什么不合法的。支撐著應得的基礎本身無需從頭到尾都是應得的”(32)諾奇克:《無政府、國家和烏托邦》,266-267、268-269、271、270、258-259頁,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8。。

        通過否定的論證,諾奇克是要構造出適用于資格解釋的理論空間。在他看來,否定的論證留下了這種可能性,即自然差別所導致的分配結果是否要加以廢除,這是一件道德上中性的事實。請注意這兩種說法之間的差別:一種說法是,事情應該是這種情況;另外一種說法是,它并非不應該是這種情況。(33)諾奇克:《無政府、國家和烏托邦》,266-267、268-269、271、270、258-259頁,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8。自然天賦的存在和被誰擁有也是一個中性的事實,人們有資格擁有它。更為重要的是,資格能夠解釋自然天賦的問題也就意味著它能夠解決身體和能力的問題,資格在解釋自然天賦上的獨特意義完全彰顯出來。在羅爾斯的意義上,身體、能力和自然天賦等都具有共同的“偶然性”性質。這些羅爾斯所認為的偶然性的因素都是傳統(tǒng)自我所有權理論所涉及的對象。在諾奇克的理論中,這些因素都能夠用資格來解釋,即人們對它們的擁有是有資格的。

        通過對諾奇克的文本分析、解釋框架的學理探析以及持有正義的深度解釋,我們可以明確地得出結論:諾奇克整個正義理論的核心是資格而不是自我所有權。柯亨之所以認為自我所有權是諾奇克正義理論的核心,原因可能有兩個:(1)諾奇克在闡述其某些觀點的時候,存在著有關自我所有權思想的影像。在對模式化的批判中體現(xiàn)得比較明顯,這也是柯亨及其后來者所認定的地方。對于諾奇克,批判羅爾斯是其理論的主要旨趣,因而在批判的過程中采用一些相關的具體論據(jù)亦不為過。但是,這些具體的論據(jù)并不能上升為理論的解釋框架。柯亨明顯是對諾奇克的某些觀點(如果存在自我所有權)施加了“強解釋”的論證,這不符合諾奇克的理論框架。(2)柯亨忽視了資格在諾奇克正義理論中的意義,這也是諾奇克思想的研究者普遍沒有重視的地方。在對正義理論的論證中,柯亨把資格同權利概念同等使用,因而在解釋身體、能力以及自然天賦等問題上很容易導向自我所有權。諾奇克正義理論的核心詞匯是資格,而資格針對的理論靶子卻是應得和自我所有權。如果說應得在自然天賦的意義上是一個過度強化的道德判斷需要批判的話,對于諾奇克,自我所有權相比于應得來說是更具有形而上學色彩的判斷,因而更不會被諾奇克所認可。諾奇克是要弱化對自然天賦的道德判斷,將其視為一個中性的事實,資格是一個恰當?shù)慕忉?。以自然天賦的解釋為契機,諾奇克用資格代替了應得,也代替了自我所有權,資格才是諾奇克正義理論的真正核心。

        柯亨對諾奇克正義理論之核心的誤診,不但會誤導人們對諾奇克思想的認知和理解,也會削弱自己對極端自由主義的批判力量。對于前者,資格正義的內涵和意義沒有得到充分的研究;對于后者,由于錯置了理論批判的靶子而使得批判自身失去了力量。因此,人們要想對極端自由主義有深入的認知并做出有力的批判,就必須面對諾奇克的資格正義及其論證。

        猜你喜歡
        洛克天賦所有權
        “跳水天才”全紅嬋:有天賦,更有努力
        金橋(2022年1期)2022-02-12 01:37:08
        破耳兔
        商品交換中的所有權正義及其異化
        破耳兔
        破耳兔
        破耳兔
        用努力換天賦
        動產所有權保留
        日本法中的所有權保留
        測測你的天賦是什么
        學生天地(2016年19期)2016-04-16 05:15:36
        日本在线综合一区二区| 日韩A∨精品久久久久| 亚洲av成人在线网站| 国产午夜在线观看视频| 日韩精品成人区中文字幕| 超碰cao已满18进入离开官网| 亚洲 欧美 综合 另类 中字| 日韩国产自拍精品在线| 免费在线视频亚洲色图| 国产动作大片中文字幕| 免费人成视频在线观看视频| AV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牛牛| 久久一区二区av毛片国产|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俄罗斯乱妇| 亚洲一级无码AV毛片久久| 亚州无吗一区二区三区| 美丽人妻在夫前被黑人| 成人三级在线| 国产成人久久综合第一区| 日本亚洲精品一区二区三| 日本爽快片18禁免费看| 香蕉视频免费在线| 久久久亚洲成年中文字幕| 午夜时刻免费入口| 99久久综合狠狠综合久久| 久草精品手机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专播下 | 黑人玩弄极品人妻系列视频| 吃奶呻吟打开双腿做受视频| 日韩在线精品国产成人| 一区二区三区少妇熟女高潮| 无码专区一ⅴa亚洲v天堂| 亚洲乱亚洲乱少妇无码99p| 欧洲国产成人精品91铁牛tv| 91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视频| 毛片免费视频在线观看| 五月婷婷激情综合| 91羞射短视频在线观看| 在线播放真实国产乱子伦| 亚洲人成无码网站久久99热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