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中翔
摘要:? 作為小學生,在繁紛復雜的科學世界里,會產(chǎn)生盎然的興趣。教師必須尊重學生的認知能力,以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的觀念,為他們營造一個輕松、愉快的學習環(huán)境,引導他們做一些有目的、有準備的科學實驗,從中獲得一些科學知識。我認為只有努力提高小學科學實驗教學的有效性,才能真正提高小學科學教學質(zhì)量,才能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
關鍵詞: 小學科學實驗? 做好準備? 仔細觀察? 小組探究? 注重指導? 放手學生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小學科學實驗教學,是科學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一名科學教師,肩負著培養(yǎng)小學生科學素養(yǎng)的重要任務。只有努力提高小學科學實驗教學的有效性,才能真正提高小學科學教學質(zhì)量,才能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實驗教學無疑是科學學科的關鍵所在,是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動手操作能力、觀察能力、思維能力和表達能力的重要途徑。那么,如何才能提高小學科學實驗教學的有效性呢?
一.認真做好實驗準備
教師的準備:教師在實驗之前要做好充分的準備,首先教師要熟練的把握教材,明確實驗目的,做好相關器材的準備,課前教師要試做實驗,要做到心中有數(shù),做到實驗的設計科學有效,全面設計操作過程,選定基本的實驗方法,注意編定具體的操作細節(jié),設計要合理規(guī)范、切實可行。演示實驗儀器要做到可見度大,實驗現(xiàn)象清晰可辨。在日常課堂演示實驗中,教師的一舉一動都會成為學生獨立操作的依據(jù)和榜樣,對學生的實驗技能操作起著示范作用。教師應嚴格按實驗基本知識要求進行實驗操作,不僅要做到有條不紊,還要注意科學實驗的嚴謹性。這樣才會讓學生養(yǎng)成規(guī)范科學的實驗習慣。
學生的準備:
1.讓學生明確實驗內(nèi)容,要求學生搜集好第一手資料,引導和教會學生在試驗中觀察、測量、統(tǒng)計、記錄的方法。如,教學溫度計的使用方法時,手拿溫度計的上端,且要拿穩(wěn),讀數(shù)時,在液柱停止上升或下降時再讀數(shù),視線與溫度計的液面持平,并盡量屏住呼吸,因為呼出的熱氣能使溫度計中的液柱上升,影響測量的準確性。
2.引導學生在著手解決問題前先思考行動計劃,包括大膽推測可能出現(xiàn)的現(xiàn)象、制定實驗步驟、選擇合理的方法、準備好相應的器材,設計好相應的實驗方案等。
如,教科版五年級下冊《下沉的物體會受到水的浮力嗎》的實驗設計:
(1)我們的實驗:下沉的物體是否受到水的浮力?
(2) 我們的探究方案:用彈簧測力計測出石塊在空氣中的重力,再用彈簧測力計測出該石塊在水中的重力??磧纱螐椈蓽y力計的示數(shù)是否相同。
(3) 我們的猜想: 下沉的物體受到水的浮力。
(4) 我們看到的現(xiàn)象: 兩次彈簧測力計的記數(shù)不同。
(5) 我們對現(xiàn)象的解釋:石塊在水中的重力+該石塊受到水的浮力=石塊在空氣中的重力。
(6)我們的實驗結論: 下沉的物體受到水的浮力。
二. 引導學生仔細觀察
實驗的最終目的是為教學服務的,為的是在實驗過程中發(fā)現(xiàn)規(guī)律,理解規(guī)律,從而掌握規(guī)律。學生在觀察實驗時,如果教師不加指導或指導不明確,學生往往會出現(xiàn)無目的、漫不經(jīng)心地觀察情況,他們常常只是注意那些感覺新奇或有強烈刺激的現(xiàn)象,而放過實驗目的所要求觀察的主要內(nèi)容。這就需要教師去引導、去幫助,所以教師要提醒學生運用一切感覺器官去全面觀察。一是用眼科學地看,時刻提醒學生注意用眼觀察每一個微小的地方,每一步細小的變化。二是用手摸、用耳聽、用鼻聞,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用嘴品嘗,還可以借用工具觀察,全面的感知事物。
三 .重視小組探究實驗
小組合作探究實驗能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實驗興趣,要讓學生人人參與到實驗中去,所以,在科學探究前建立合作小組,將學習能力、學習態(tài)度、學習興趣、性別、個性不同的學生分配在同一個組內(nèi),組成4人或6人的小組,促使合作學習小組形成“組內(nèi)互助合作,組間相互競爭”的氛圍,讓學生共同經(jīng)歷成功與失敗,共同提高。此時,教師也要注意正確引導:①指導學習小組合理分配實驗任務——操作員、觀察員、紀錄員。②指導小組成員學會傾聽同伴發(fā)言的情況下向同伴提問或提出自己的看法。③指導小組成員學會共同探究、相互討論、相互交流。④指導學習小組如何協(xié)調(diào)小組成員的不同意見,歸納小組成員的觀點。
四.注重實驗過程指導
做好實驗離不開教師對實驗過程的指導。首先教師應在實驗前進行指導。學生在開始實驗前,教師就實驗中的操作要領,儀器的使用方法,試劑的用量及添加順序,以及實驗的成敗關鍵等方面進行提示或說明。也可以做示范操作,有針對性的提醒并提出要求,或提出幾個與實驗內(nèi)容相關的問題,供學生邊實驗邊思考。一般來說,實驗前指導不宜過長,過細,過多,要抓住要點,突出重點。其次應加強實驗中的指導。實驗中有時由于實驗條件不夠,學生常遇到困難或違反操作規(guī)程的操作,而使有些學生得不到與其他同學相同的實驗現(xiàn)象。這時教師的指導極為重要,若不及時予以幫助,很可能使學生產(chǎn)生緊張情緒,自卑心理,而失去了實驗的信心及興趣。教師在巡視中如果發(fā)現(xiàn)這種情況,應及時而又耐心地跟學生一道分析原因,對錯誤概念或操作予以糾正,讓學生重新做等等,但不可指責、挖苦學生,損害學生的身心健康。再次應做好實驗后的指導。這種指導是教師根據(jù)實驗的目的,結合實驗中出現(xiàn)的帶有普遍性的問題以及發(fā)展學生智能及實驗技能有關的問題,進行總結性講解。如,在做《讓橡皮泥漂浮在水面上》實驗時,雖然學生都知道改變橡皮泥的形狀可以使下沉的橡皮泥上浮,但卻不知其原因,教師可通過“體積”這個概念的講解,讓學生明白其中的道理。
五.放手學生獨立實驗
學生獨立實驗的進行可以在教師示范和有指導的學生實驗之后,也可以由教師提出探究主題后由學生設計實驗,進行實驗操作。在這一過程中,要求學生發(fā)揮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積極參與實驗方案的設計。在學生獨立實驗過程中,教師也要就其實驗的合理性、科學性、實效性等作出評價與分析,給學生提供實驗所需的試劑及儀器,要解惑、糾錯、點撥、激勵、評價,給學生創(chuàng)造優(yōu)良的實驗環(huán)境和實驗氛圍,保證學生實驗有序、緊張、愉快地進行。評價要注意措辭,以鼓勵、表揚為主,切忌批評、訓斥。
參考文獻
1.教科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小學五年級下冊《科學》教材 。
2.教科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小學五年級下冊科學《教師用書》(修訂版)。
3.《小學科學課程標準》(修訂稿)。
4.小學科學網(wǎng). http://www.Xxkx.Cn
5.小學教育資源網(wǎng).www.xj5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