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振媚 黃雪花 廖筱珍 鄧廣巖 黃彬
火龍果中的礦物質、維生素以及膳食纖維十分豐富,保健功能和營養(yǎng)價值較高。近些年,火龍果很受大眾歡迎,市場需求越來越大。本文主要對火龍果栽培技術進行了探討,以期從技術上為火龍果種植者提供有效參考。
火龍果對土壤的要求不高,但最好選擇偏弱酸性、中性或腐殖質含量高的沙壤土。應在水利條件較好、陽光充足、地勢平坦處建園。選擇好園區(qū)地點后,把水泥柱當作支架,同時在水泥柱的上部打孔,用鐵絲制作一個十字形支架,把一個直徑在50厘米左右的圓盤放在上面,以支撐火龍果枝條更好地攀爬,通常來說,每公頃可以放置110根水泥柱。
火龍果栽培品種有紅皮紅肉型和紅皮白肉型。前者品質好,售價高,但自花授粉坐果率不高,需要種植約10%的紅皮白肉型作為授粉品種,同時展開人工授粉;后者自花授粉坐果率較高,果實大,可以獲得較高的產量,但品質不好。通常種植嫁接苗或插扦苗,必須確保種苗根系發(fā)達、生長健壯、無病蟲害、品種純正、嫁接或扦插后新長出的枝條長約10厘米。
火龍果定植通常采用扦插定植,定植前要開展整地工作,同時起寬、高分別為1米、20厘米的種植畦,把地整平后準備開展定植工作,每株種苗間隔40厘米,每條水泥柱間隔2.5厘米,同時上架鐵絲。定植過程中選擇沒有病蟲害的健壯莖,截取成40厘米左右長插條,之后在下端約2厘米的地方把肉質莖削去,保留中間的髓心部分。扦插前使用多菌靈溶液和生根劑蘸根,等到晾干后進行扦插,最佳深度為4厘米左右。種植澆水時,以土壤濕潤為宜。
在種植火龍果時,施肥工作要遵循薄肥勤施的原則。施加肥料以有機肥為主,配和少許鉀、磷、氮三元素的復合肥,減少復合肥的施加量,可以適當增加施加次數。種植初期可以運用18-18-18硫酸鉀全水溶復合肥淋根,在開花到結果的期間,不僅要均衡施加鉀、磷、氮復合肥,同時還要第一時間在葉面施加一些鎂肥和鉀肥,盡可能確保土壤濕潤。若是降雨量較少,每天的澆水量可以達到3次。
當火龍果枝條長到1.3~1.4米時,可展開摘心工作,以此為果樹枝條順利生長成果枝提供保障。除此之外,及時把病枝和弱枝剪掉,同時合理控制植株空間,減少消耗過多營養(yǎng)成分,利于植株的良好通風。在開花結果的時候,要合理進行疏花疏果,每個枝條留3~4個花蕾,果實數量保留3個左右。采摘完所有的果實后,為了防止消耗過多的養(yǎng)分,需要第一時間修剪枝條,以便于更好地開展之后的工作。
莖腐病:把病部剔除,但不能對木質部造成傷害,然后將10∶10∶100波爾多液涂上,已起到保護作用。鼠害、鳥害:采用果實套袋方法;用稻草等制作假鷹,并將其掛在果園,以達到驅鳥的目的,同時還可放置鼠藥和安裝捕鼠器,有效控制害鼠。橘小實蠅:采用果實套袋方法;在90%敵百蟲100倍液中放入被害果實,浸泡時間應超過10小時,以此達到毒殺幼蟲的目的;9~10月危害大規(guī)模暴發(fā)時以及果實轉色之前,在9~10點成蟲活動頻繁時噴灑25%功夫1000倍液、24%萬靈800倍液、90%敵百蟲800倍液。
6~11月是火龍果采摘最佳時期,果實從開花起40~50天后成熟,當果頂蓋口有輕微裂口或皺縮、果皮上的萼片顏色變淺和變短時便可開展采摘工作。采摘時間太晚,會導致裂果,同時果皮局部會變黑,對商品價值造成極大的影響。
基金項目:廣西臍橙火龍果等特色水果生產安全監(jiān)控體系的建立及關鍵技術應用項目(桂科AA16380009);基于GIS的火龍果的質量安全監(jiān)控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項目(20181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