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寶強
(凱里學院人文學院,貴州凱里 556011)
清代“詩壇圭臬”王士禛(號漁洋)對唐人所編的唐詩選本幾乎都進行過刪汰與重新編纂,許多選本對于理解王漁洋詩學的觀念主張具有參考價值,對于選本學及詩學研究也具有重要意義。故本人不揣淺薄對王漁洋編纂《篋中集選》《搜玉集選》《御覽詩集選》《極玄集選》及《又玄集選》這五部選本的刪選詩情況試作考析。
王漁洋《篋中集選》①本文王士禛《篋中集選》內(nèi)容均據(jù)北京大學圖書館藏康熙三十一年刻本《篋中集選》,見于四庫全書存目叢書編纂委員會整理:《四庫全書存目叢書》第394冊之《十種唐詩選》,齊魯書社,1997年版,321-323頁。后文不再另行出注。是對元結(jié)《篋中集》②元結(jié)《篋中集》有幾個版本,本文元結(jié)《篋中集》內(nèi)容均據(jù)《隨庵叢書》影刻宋尹家書籍鋪刊本《篋中集》,該本實錄詩人七人,詩作二十四首。見于殷璠、元結(jié)等編選:《唐人選唐詩十種》上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年版,27-37 頁。后文不再另行出注。進行的刪纂。元結(jié)的文學活動主要在天寶、大歷時期,由于《篋中集》選本較為特殊,只收古體詩而未收近體詩,故本人將《篋中集選》的刪纂情況單獨進行考察。
漁洋基本繼承了元結(jié)《篋中集》中選錄詩人詩作的先后順序。元結(jié)《篋中集》開篇云:“或問曰:‘何以訂之?’對曰:‘風雅不興,幾及千歲,溺于時者,世無人哉’……近世作者,更相沿襲。拘限聲病,喜尚形似,且以流易為詞,不知喪于雅正?!D中所有,總編次之,命曰篋中集?!财呷嗽姡氖?。時乾元之三年也?!保?]27從這段內(nèi)容可知:元結(jié)編該集的大致時間是“乾元三年”(即760 年),該集命名的原因是“篋中所有,總編次之”,目的是元結(jié)認為“風雅不興”,希望編該集矯正不良詩風,為自己詩歌革新運動壯威。該集原本收錄七位詩人二十四首詩作?!端膸烊珪偰刻嵋肪硪话侔耸逗D中集一卷》提要中亦云:“是集成于乾元三年,錄沈千運、王季友、于逖、孟云卿、張彪、趙微明、元季川七人之詩,凡二十四首?!保?]5087據(jù)本人所查,《隨庵叢書》影刻宋尹家書籍鋪刊本《篋中集》也確實收錄了七位詩人二十四首詩作。
漁洋《篋中集選》詳細的刪纂情況如下:
《篋中集》中選錄沈千運詩四首,《篋中集選》刪《濮中言懷》一首詩,保留了三首詩;《篋中集》中錄王季友詩二首,《篋中集選》全部保留;《篋中集》選于逖詩二首,《篋中集選》全部保留;但《篋中集》中錄于逖詩名為《贈兄弟》,而漁洋《篋中集選》中為《贈舍弟》。《篋中集》中錄孟云卿詩五首,《篋中集選》全部保留。但《篋中集》中錄孟云卿詩名為《古樂府挽歌》,而漁洋《篋中集選》中為《古挽歌》?!逗D中集》中選張彪詩四首,漁洋刪《神仙》與《北游還酬孟云卿》二首詩,保留了兩首詩;《篋中集》選趙微明詩三首,漁洋刪《回軍跛者》一首詩,保留了兩首詩。但《篋中集》中錄趙微明詩名為《挽歌詩》,而漁洋《篋中集選》中為《挽歌詞》?!逗D中集》中選元季川詩四首,漁洋刪《古遠行》一首詩,保留了三首詩。但《篋中集》中詩人名字為“元季川”,而漁洋《篋中集選》中詩人名字為“元融”。
綜合上面刪纂情況可知:王漁洋《篋中集選》共收錄唐七位詩人十九首詩作。
《搜玉集選》與《御覽詩集選》是王漁洋對佚名《搜玉小集》與令狐楚《御覽詩》進行的刪纂,因為佚名與令狐楚兩人的文學活動時間應(yīng)該都在中唐,故接下來考察《搜玉集選》與《御覽詩集選》二選的刪纂情況。
王漁洋《搜玉集選》①本文中王士禛《搜玉集選》內(nèi)容均據(jù)北京大學圖書館藏康熙三十一年刻本《搜玉集選》,見于四庫全書存目叢書編纂委員會整理:《四庫全書存目叢書》第394冊之《十種唐詩選》,齊魯書社,1997年版,324-328頁。后文不再另行出注。是對佚名《搜玉小集》②本文中佚名《搜玉小集》內(nèi)容均據(jù)明人毛晉所刻汲古閣刊本《搜玉小集》,該本實錄詩人三十四人、詩作六十一首。見于殷璠、元結(jié)等編選:《唐人選唐詩十種》下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688-707頁。后文不再另行出注。進行的刪纂,①《搜玉小集》中毛晉記有一段話:“按通志通考,猥云搜玉一集。迺唐人選當時名士詩,俱不載何人部署。共計三十七人,詩六十三首。”[3]27由這段內(nèi)容可知:《搜玉集》是唐人選當時名士詩,并未載明該選本的作者。該集猥雜,編排亂次,既不以人排序(同一詩人詩作有些在前有些在后),又不按詩體排序(各種詩體有前有后),《搜玉集》原本應(yīng)錄了三十七位詩人六十三首詩作。較有影響的明人毛晉所刻汲古閣刊本《搜玉小集》錄三十四位詩人六十一首詩作。(注:明人毛晉所刻汲古閣刊雖本影響很大,但其《搜玉小集》收錄詩人、詩作與原本相較,詩人數(shù)缺三人,詩作數(shù)卻只缺兩首,不足分配三人,可知必有詩作混入他人者,毛晉所訂亦有誤訛也。)因為該集也存在排次混亂的問題,故王漁洋《搜玉集選》進行了重新排序,漁洋將同一詩人詩作選放到一起,按詩人排序。但該選將魏徵排序最前,看著似乎按詩人出生先后來排列,然而又將出生早于陳子昂的多位詩人排于陳子昂后。尤其是駱賓王,他的出生比蘇味道、崔融早二十余年,卻排次序于其后,并不可解。如果是以文學功績與詩歌成就來列詩人之順序,那么將劉希夷、王勃列得偏后亦不甚妥當,可見王漁洋在編纂《搜玉集選》在詩人排序時并未詳加考慮詩人排序的標準問題。
王漁洋《搜玉集選》詳細的刪纂情況如下(依王士禛《搜玉集選》所選錄詩人的先后順序):
魏徵《述懷》《暮秋言懷》二首詩保留;陳子昂《白帝懷古》一首詩保留;蘇味道《觀燈》一首詩保留;李嶠《汾陰行》一首詩保留,《太平公主山亭侍宴應(yīng)制》一首詩刪除;徐彥伯《胡無人行》與《閨怨》兩首詩保留,《送公主和戎》與《春閨》兩首詩刪除;崔融《西征軍行遇風》一首詩保留,《韋長史挽歌》與《詠寶劍》兩首詩刪除;劉希夷《將軍行》與《代白頭吟》兩首詩保留,《搗衣篇》一首詩刪除;劉允濟《怨情》一首詩保留;王勃《九日登高》(汲古閣本《搜玉小集》錄為《九日升高》)一首詩保留;盧照鄰《王昭君》一首詩保留;駱賓王《晚度天山有懷京邑》一首詩保留;沈佺期《春閨》《古意》《翦彩》三首詩保留,《夜游》一首詩刪除;宋之問《溫泉莊臥疾寄楊七炯》《明河篇》《度大庾嶺》《過蠻洞》《登越王臺》五首詩保留,《桂陽三日述懷》一首詩刪除;徐晶《阮公體》一首詩保留,《同蔡孚五亭詠》一首詩刪除;王冷(汲古閣本《搜玉小集》作“泠”)然《題河邊枯柳》一首詩保留,《夜光篇》一首詩刪除;喬知之《長信宮樹》一首詩保留,《秋閨》一首詩刪除;張諤《岐王席上詠美人》一首詩保留,《三月歧王宅》與《滿月》兩首詩刪除。
上面所列是王漁洋《搜玉集選》有收錄的詩人與詩作,而汲古閣本《搜玉小集》有收錄、王漁洋《搜玉集選》中未錄的詩人詩作還包括:崔湜《奉和御制白鹿觀》《塞垣行》《大漠行》《酬杜麟臺春思》;裴漼《奉和御制平胡》;韓休《奉和御制平胡》;賀朝《從軍行》;屈同《燕歌行》;鄭愔《塞外》《春怨》《秋閨》;楊炯《紫騮》;東方虬《王昭君》;郭元振《王昭君》;崔顥《古意》;張汯《怨辭》;許景先《折柳篇》;杜審言《贈蘇管記》;劉幽求《書懷》;王諲《觀燈》;徐璧《催粧》;余延壽《人日翦彩》(計十七人、二十二首詩作)。
綜合上述刪纂情況可知:王漁洋《搜玉集選》共收錄唐代詩人十七人、詩作二十六首。
王漁洋《御覽詩集選》①本文中王士禛《御覽詩集選》常簡稱《御覽選》,內(nèi)容均據(jù)北京大學圖書館藏康熙三十一年刻本《御覽詩集選》,見于四庫全書存目叢書編纂委員會整理:《四庫全書存目叢書》第394冊之《十種唐詩選》,齊魯書社,1997年版,328 -340頁。后文不再另行出注。是對令狐楚《御覽詩》②本文中令狐楚《御覽詩》常簡稱《御覽》,內(nèi)容均據(jù)明代毛晉所刻汲古閣本《御覽詩》,該本實錄詩人三十人,詩作二百八十六首。見于殷璠、元結(jié)等編選:《唐人選唐詩十種》上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年版,201-255 頁。后文不再另行出注。進行的刪纂,①該選基本上繼承了令狐楚《御覽詩》(《四庫全書總目提要》中作《唐御覽詩》)中選取詩人詩作的先后順序。宋人陸游《御覽詩跋》中有載:“右唐御覽詩一卷,凡三十人,二百八十九首。元和學士令狐楚所集也。按盧綸墓碑云;‘元和中,章武皇帝命侍丞采詩第名家,得三百十一篇?!瓍强り懹斡?。”[4]27由此可知:《御覽詩》為元和年間學士令狐楚所選,據(jù)唐代盧綸所云:《御覽詩》在唐代原本應(yīng)錄三百一十一首詩,陸游跋中說自己見到的《御覽詩》只有一卷,收三十位詩人,二百八十九首詩作,可見陸游所見《御覽詩》已發(fā)生散佚?!端膸烊珪偰刻嵋肪硪话侔耸短朴[詩一卷》提要亦謂:“……然碑云(指盧綸墓碑)‘三百十一篇’,而此才二百八十九首,蓋散失多矣?!保?]5089明人毛晉所刻汲古閣本《御覽詩》僅收錄詩人三十人,詩作二百八十六首。
漁洋《御覽詩集選》刪纂情況如下:
《御覽》錄劉方平詩十三首,《御覽選》刪一首《望夫石》,保留了十二首詩?!队[》中錄劉方平詩為《折楊枝》,而《御覽選》中為《折楊柳》。
《御覽》錄皇甫冉詩十六首,《御覽選》刪《長安路》《賦得海邊樹》《贈別》《禁省梨花詠》四首詩,保留了十二首。《御覽》中錄皇甫冉詩為《江山留別》,而《御覽選》中為《江上留別》。
《御覽》錄劉復詩四首,《御覽選》刪《春游曲》《春雨》《夏日》三首詩,僅保留《雜曲》一首詩。
《御覽》錄鄭錫詩十首,《御覽選》刪《千里思》《出塞》《玉階怨》《望月》四首詩,保留了六首詩。
《御覽》錄柳中庸詩九首,《御覽選》刪《春思贈人》《聽箏》《涼州曲之高檻連天》三首詩,保留了六首詩。
《御覽》錄李嘉祐詩兩首,《御覽選》刪《鄱陽暮秋》一詩,保留了一首詩《漢口春》?!队[》中錄李嘉祐詩名為《漢口春原題春日淇上》,《御覽選》中為《春日淇上》。
《御覽》錄李端詩八首,《御覽選》刪《山下泉》《關(guān)山月》《送友人》《閨情》四首詩,保留了四首詩。
《御覽》錄盧綸詩三十二首,《御覽選》刪《皇帝感詞》四首、《送道士》《送劉判官赴天德軍》《七夕》《東齋花樹》《塞下曲》之《調(diào)箭》《亭亭》(二首)、《贈李果毅》《春夜對月》《駙馬花燭》(二首)、《曲江看花》,共計刪十六首詩,保留了十六首詩。
《御覽》錄李何《觀妓》一首詩,《御覽選》不留。
《御覽》錄張起《春情》一首詩,《御覽選》保留。
《御覽》錄鄭鏦詩四首,《御覽選》刪《邯鄲俠少年》與《玉階怨》兩首詩,保留了兩首詩。
《御覽》錄司空曙詩五首,《御覽選》刪《別盧綸》《登秦嶺》《江湖秋思》三首詩,保留了兩首詩。
《御覽》錄于鵠詩三首,《御覽選》刪《江南意》與《寓意》兩首詩,保留了一首詩。
《御覽》錄顧況詩十首,《御覽選》刪《白蘋洲送客》《佳人贈別》《越中席上看弄老人》三首詩,保留了七首詩。
《御覽》錄韋應(yīng)物詩六首,《御覽選》刪《詠露珠》一首詩,保留了五首詩。
《御覽》錄紇干著詩四首,《御覽選》刪《賞殘花》《灞上》《古仙詩》三首詩,保留了《感春詞》一首詩。
《御覽》錄楊凌詩十七首,《御覽選》保留了《江上秋月》《送客往睦州》《早春雪中》《秋原晚望》《明妃曲》五首詩,其余全刪。
《御覽》錄楊凝詩二十九首,《御覽選》保留了《春情》《柳絮》《春霽曉望》《別李協(xié)》《初次巴陵》《送客歸常州》《送客入蜀》共七首詩,其余全刪?!队[選》在楊凝詩之后錄有楊憑詩六首,分別是《晚泊江戍》《巴江兩夜》(《御覽》中為《巴江雨夜》)《雨中怨秋》《早發(fā)湘中》《送客往荊州》《湘江泛舟》。令狐楚《御覽》錄楊憑詩十八首,置放于詩人霍總之后、楊巨源之前,與王漁洋《御覽選》將楊憑詩六首列于詩人楊凝之后、李宣遠之前不同。
《御覽》錄李宣遠《塞下作》一首詩,《御覽選》保留。
《御覽》錄盧殷詩十四首,《御覽選》僅保留《雨霽登北岸寄友人》《別長安親故》(《御覽》中為《長安親故》)兩首詩,其余全部刪掉。
《御覽》錄姚系《古別離》一首詩,《御覽選》不留。
《御覽》錄馬逢詩五首,《御覽選》刪《新樂府》《部落曲》《宮詞之金吾持戟》三首詩,保留了兩首詩。
《御覽》錄劉皁(注:王漁洋《御覽選》中詩人名為“劉皂”。雖“皂”與“皁”是通假字但卻為不同字,故漁洋錄入時篡改不當)詩四首,《御覽選》刪《邊城柳》《長門怨二首》共三首詩,僅保留《旅次朔方》一首詩。
《御覽》錄李益詩三十六首,《御覽選》刪《送客歸振武》《賦得垣上衣》《觀迴軍三韻》《代人乞花》《宿青山石樓》《水宿聞雁》《過降戶至統(tǒng)漢峰》《避暑女冠》《拂云堆》《暮過迴樂峰》《夜宴觀石將軍舞》《春夜聞笛》《度破訥沙》《古瑟怨》《詠牡丹贈從兄正封》《蜀川聽鶯》共十六首詩,保留了二十首詩?!队[》中錄李益詩名為《上洛橋》《過五原胡兒飲馬泉》《揚州萬里送客》《上隋堤》,《御覽選》中為《上洛》《過五原飲馬泉》《揚州送客》《隋堤》。
《御覽》錄李愿《觀翟玉妓》《思婦》二首詩,《御覽選》不留。
《御覽》錄張籍《送蜀客》一首詩,《御覽選》保留。
《御覽》錄霍總詩六首,《御覽選》刪《采蓮女》與《木芙蓉》兩首詩,保留了四首詩。
《御覽》錄楊巨源詩十四首,《御覽選》刪《胡姬詞》《關(guān)山月》《宮燕詞》《賦得灞岸柳送客》《臨水看花》《觀妓人入道之碧玉芳年》《聽李憑彈箜篌之花咽嬌鶯》共七首詩,保留了七首詩。
《御覽》錄梁鍠詩十首,《御覽選》僅保留了《崔駙馬宅賦詠畫山水扇》《美人春怨》兩首詩,其余全刪。
綜合上述刪纂情況可知:王漁洋《御覽詩集選》共收錄唐代詩人二十七人,詩作一百三十五首。
《極玄集選》①本文中王士禛《極玄集選》內(nèi)容均據(jù)北京大學圖書館藏康熙三十一年刻本《極玄集選》,見于四庫全書存目叢書編纂委員會整理:《四庫全書存目叢書》第394冊之《十種唐詩選》,齊魯書社,1997年版,341-348頁。后文不再另行出注。是對姚合《極玄集》②本文中姚合《極玄集》內(nèi)容均據(jù)元代至元年刊本《極玄集》,該本實錄詩人二十一位,詩作九十九首。見于殷璠、元結(jié)等編選:《唐人選唐詩十種》上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318-346頁。后文不再另行出注。(《四庫全書總目提要》中為《極元集》)進行的刪纂,①《又玄集選》是對韋莊《又玄集》(《四庫全書總目提要》中為《又元集》)進行的刪纂。姚合文學活動主要在中唐,而韋莊文學活動主要在晚唐,雖然兩人文學活動時間相差百余年,但由于韋莊《又玄集》編選受到過姚合《極玄集》的啟發(fā),故繼而考察《極玄集選》與《又玄集選》二選的刪纂情況。
《極玄集選》是對姚合《極玄集》進行的刪纂。姚合《極玄集自序》云:“此皆詩家射雕手也。合于眾集中更選其極玄者。庶免后來之非。凡廿一人,共百首。”[5]318姚合認為自己《極玄集》所選詩人都是詩家射雕手?!稑O玄集》原本應(yīng)收錄二十一位詩人,一百首詩作,而目前保留的元代至元年刊本《極玄集》共收錄二十一位詩人九十九首詩作。
王漁洋《極玄集選》刪纂情況如下:
《極玄集》有王維詩三首,《極玄集選》全保留。
《極玄集》有祖詠詩五首,《極玄集選》全保留。
《極玄集》有李端詩四首,《極玄集選》刪《贈苗員外》《云際中峰》兩首詩,保留了兩首詩。
《極玄集》有耿湋詩八首,《極玄集選》刪《早朝》《書情逢故人》《沙上雁》《酬暢當》四首詩,保留了四首詩。
《極玄集》有盧綸詩四首,《極玄集選》刪《山下古木》一首詩,保留了三首詩。
《極玄集》有司空曙詩八首,《極玄集選》刪《新蟬》《望水》《哭麴象》三首詩,保留了五首詩。
《極玄集》有錢起詩八首,《極玄集選》刪《送僧歸日東》《送張管書記》《送征雁》三首詩,保留了五首詩。
《極玄集》有郎士元詩八首,《極玄集選》全部保留?!稑O玄集》中錄郎士元詩名為《送長沙韋明府之任》,《極玄集選》中為《送長沙韋明府》。
《極玄集》有暢當詩三首,《極玄集選》刪《宿潭上之青蒲》和《別盧綸》兩首詩,保留《宿潭上之夜潭》一首詩。
《極玄集》有韓翃詩四首,《極玄集選》刪《羽林騎》一首詩,保留了三首詩。
《極玄集》有皇甫曾詩三首,《極玄集選》刪《尋劉處士》和《哭陸處士》兩首詩,保留《送人作使歸》一首詩。
《極玄集》有李嘉祐詩一首,《極玄集選》保留。
《極玄集》有皇甫冉詩八首,《極玄集選》刪《酬崔侍郎期蘇道士不至》一首詩,保留了七首詩。
《極玄集》有朱放詩二首,《極玄集選》刪《送張山人歸》一首詩,保留一首詩。
《極玄集》有嚴維詩四首,《極玄集選》刪《送薛尚書入朝》《題一公院新泉》《哭靈一上人》三首詩,保留了《自云陽歸晚泊陸澧宅》一首詩。
《極玄集》有劉長卿詩七首,士禛未刪。
《極玄集》有靈一詩四首,《極玄集選》刪《棲霞山夜坐》一首詩,保留三首詩。
《極玄集》有法振詩二首,《極玄集選》刪《疾愈寄友》一首詩,保留了《送人游閩越》一首詩。
《極玄集》有皎然詩四首,《極玄集選》刪《微雨》《題廢寺》《思歸示故人》三首詩,保留了《賦得啼猿送客》一首詩。
《極玄集》有清江詩兩首,《極玄集選》不留。
《極玄集》有戴叔倫詩七首,《極玄集選》保留了《除夜宿石頭驛》《送友人東歸》《別友人》三首詩,刪掉了四首詩。(姚合《極玄集》將戴叔倫詩作列于詩人清江后,而王漁洋《極玄集選》將戴叔倫詩作列于詩人劉長卿后、靈一之前。)
綜合上述刪纂情況可知:王漁洋《極玄集選》共收錄有二十位詩人,六十五首詩作。
王漁洋《又玄集選》①本文中王士禛《又玄集選》的選錄情況均據(jù)北京大學圖書館藏康熙三十一年刻本《又玄集選》,見于四庫全書存目叢書編纂委員會整理:《四庫全書存目叢書》第394冊之《十種唐詩選》,齊魯書社,1997年版,348-352頁。后文不再另行出注。是對《又玄集》的刪纂。晚唐韋莊②韋莊在前蜀建國后四年便去世,其文學活動大部分時間在晚唐,因此將其認定為唐人。漁洋在《又玄集選》中不察,將韋莊認定為蜀人?!队中颉分杏休d:“總其記得者,才子一百五十人,誦得者,名詩三百首?!粢献稑O玄集》一卷,傳于當代,已盡精微。今更采其玄者,勒成三卷?!保?]348由此段內(nèi)容可知:韋莊之所以撰《又玄集》,是因為姚合《極玄集》傳于當代已盡精微,于是更采其玄者。該集原本收錄詩人一百五十人,詩作三百首。《又玄集后記》又載:“韋莊《又玄集》三卷,見《宋史·藝文志》及辛文房《唐才子傳》,蓋世傳《唐人選唐詩》九種之一。韋氏自序載于《全唐文》,而其書久不見于中土。……夏承燾記于杭州南湖。”[7]441-442這段話表明《宋史·藝文志》與《唐才子傳》均載有《又玄集》,該集是《唐人選唐詩》九種之一。實際上《唐人選唐詩》不止夏承燾先生所說的九種,夏先生說韋莊《又玄集》一書久不見于中土,但自序則存于《全唐文》中,實際上王漁洋《又玄集選》的刪纂依據(jù)是元本《又玄集》,表明元本《又玄集》在王漁洋所處的康熙時代尚有留存,故夏承燾先生說“其書久不見于中土”不知所據(jù)為何?王士禛《又玄集選》收錄詩作三十三首,但這三十三首詩作與古典文學出版社影印日本享和三年(即1803年)江戶昌平坂學問所官版本《又玄集》③古典文學出版社影印日本享和三年江戶昌平坂學問所官版本《又玄集》實收錄一百九十二位詩人,詩作二百九十七首。見于(唐)殷璠、元結(jié)等編選:《唐人選唐詩十種》下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348-442頁。收錄的詩作卻只有四首相同。這四首相同的詩作分別是崔顥《黃鶴樓》、武元衡《送柳侍御裴起居》、于鵠《送客游邊》與錢起《宿洞口館》。兩個版本差別如此之大,可推斷韋莊元本《又玄集》與江戶昌平坂學問所官版本《又玄集》應(yīng)有一個為贗本。而元本《又玄集》較江戶昌平坂學問所官版本《又玄集》早出幾百年,時代上離韋莊《又玄集》唐代原本較為接近,且《又玄集》自宋元以來曾頗為流行,故元本《又玄集》似乎不應(yīng)為贗本,江戶本《又玄集》是清代時才傳入日本,應(yīng)為贗本。《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卷一百九十四有載:“又韋莊《又元集》(指《又玄集》),原書已佚,今所傳者乃贗本。馮氏《才調(diào)集》凡例言之,而士禎仍為選錄,亦失別裁”。[2]5332由此段看來:即使四庫館臣“今所傳者是贗本”一語不虛,也并不能說明漁洋選錄《又玄集》作《又玄集選》依據(jù)的是贗本,最多只能表明到乾隆時期韋莊所編之《又玄集》只剩贗本流傳。王漁洋《又玄集選》中武元衡詩名為《送柳侍御裴起居》,而江戶昌平坂學問所官版本《又玄集》中武元衡詩名為《同諸公送柳侍御裴起居》。當可推斷王漁洋《又玄集選》刪纂依據(jù)應(yīng)該是韋莊《又玄集》的元代本,而馮氏看到的則是還未流入日本的江戶本《又玄集》的中國本,而此本才是馮氏《才調(diào)集》凡例中所言的贗本,這也就解釋了為何王漁洋《又玄集選》中與日本江戶本《又玄集》收錄的詩人詩作差別極大,緣于江戶本本身只是一個贗本,而王漁洋所依據(jù)的選本《又玄集》是元本所致。因此不能說王漁洋選錄亦失別裁,因為他根本不是憑借江戶本而是憑借接近唐原本的元本《又玄集》來進行選錄的。四庫館臣誤借馮氏之語,又缺乏深究,方有此誤。
由于日本江戶本《又玄集》是韋莊《又玄集》的贗本,與王漁洋《又玄集選》中只有四首詩作相同。故我們無法通過該本考知王漁洋《又玄集選》對韋莊《又玄集》的刪選情況,但仍可依據(jù)康熙三十一年刻本《十種唐詩選》中《又玄集選》的詩作來確定王士禛《又玄集選》的選詩情況。
漁洋《又玄集選》選錄了楊炯《出塞》一首詩,宋之問《泛鏡湖南溪》《登粵王臺》《別杜審言》三首詩,張說《嗈湖山寺》一首詩,李白《口號贈徵君盧鴻》《秋浦歌》《玉階怨》三首詩,杜甫《吹笛》一首詩,崔顥《黃鶴樓》一首詩,祖詠《江南旅情》《宿陳留李少府宅》兩首詩,儲光羲《題虬上人房》一首詩,裴迪《過曇興上人山院》一首詩,綦毋潛《宿龍興寺》一首詩,常建《塞下曲》一首詩,武元衡《九日致齋省禁和李相公》《送柳侍御裴起居》《酬嚴司空荊南見寄》三首詩,韋應(yīng)物《賦得暮雨送李胄》《淮上喜會梁州故人》兩首詩,劉方平《淮上秋夜》《采蓮曲》兩首詩,崔峒《送真上人歸山》《潤州送師弟自江夏往臺州》兩首詩,戴叔倫《次下牢》一首詩,張籍《夜到漁家》一首詩,顧況《洛陽早春》一首詩,于鵠《送客游邊》一首詩,皇甫曾《送陸鴻漸山人》一首詩,錢起《題玉山村叟壁》《宿洞口館》兩首詩,司空曙《寒塘》一首詩。
綜上所述,王漁洋《又玄集選》共收錄唐代詩人二十二人,詩作三十三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