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鵬
(江蘇省太倉市自然資源和規(guī)劃局 江蘇蘇州 215400)
信訪是反映社情民意的晴雨表,對于如何加強和改進人民信訪工作,習近平總書記在《擺脫貧困》一書中曾這樣說道:信訪工作的首義,在于時刻把自己看成人民中的一員,把心貼近人民。在新形勢下,各級領導必須放下架子,打掉官氣,主動上門,把信訪工作做到基層,把黨的關懷和政府的濟助送進普通群眾的家庭。
變“群眾上訪”為“干部下訪”,為民解難題。太倉市局領導和信訪干部定期進村(社區(qū))現(xiàn)場走訪,對群眾反映比較集中的問題,詳細記錄下來,對于群眾訴求合理的解決問題到位、訴求無理的思想教育到位、生活困難的幫扶救助到位。每年組織下屬各單位主動下去排查問題,將以往的等待群眾來反映問題轉變?yōu)橹鲃尤ヅ挪閱栴},對各類矛盾隱患進行集中排查,針對排查出來的問題,分門別類,登記造冊,召開相關業(yè)務工作會議,研究解決方案,努力把矛盾糾紛解決在基層。
建立健全市、鎮(zhèn)、村三級聯(lián)動排查化解涉土信訪矛盾機制。加強信息互通和工作交流,通過建立健全巡回調解、定時回訪、信息快速反饋等制度,廣泛收集涉資涉規(guī)等信訪信息,及時掌握群眾思想動態(tài),對于涉資涉規(guī)等問題,積極加強與信訪部門的密切合作,積極參與會商會辦,提高初信初訪的辦結率。對于非涉土問題,與村、社區(qū)密切溝通聯(lián)系,嚴格按照“三到位,一處理”的要求共同關心幫扶信訪人。做到“情況早預測、工作早介入、問題早處理、苗頭早控制”。
群眾信訪并非洪水猛獸,面對群眾信訪問題,宜疏不宜堵,堵則溢,疏則順。與其被動應對,不如主動擔當作為。要積極暢通與基層群眾交流溝通的渠道,擺正服務心態(tài),以一顆真誠的熱心服務好群眾。
注重做好群眾的初信初訪工作。自然資源領域的信訪問題,群眾往往最早把問題反映給鎮(zhèn)(區(qū))、村(居)委會和國土資源分局(所),這些反映的問題往往是小問題或者剛剛發(fā)生和即將發(fā)生的問題,如果接到群眾舉報或反映后,立即介入,調查處理起來會很容易,問題也能盡快得到解決;如果不重視,聽之任之,小問題可能會變成大問題,簡單問題會變成復雜問題,處理起來往往會很困難、棘手。因此我市各鎮(zhèn)(區(qū))國土分局(所)均設置信訪接待室,打通群眾信訪接待“最后一公里”,安排業(yè)務水平好,溝通能力強的同志專門進行“一窗式”受理,在處理初信初訪問題時,把好接待關、把好疏導關,堅決做到不讓來訪的群眾受到冷落、不讓反映問題受到耽擱、不讓工作差錯發(fā)生、不讓不良風氣出現(xiàn)、不讓單位形象受到損害。能當場解決的,做到有理有據(jù)合法合規(guī),讓信訪人得到滿意的答復,不能當場解決的,及時登記,依法處理,及早化解矛盾,避免和減少越級上訪問題的發(fā)生。
注重將“請進來”“走出去”兩種方式相結合。太倉市自然資源和規(guī)劃局成立“信訪工作室”,通過搭建信訪工作平臺,并特聘涉資涉規(guī)信訪專家和顧問團隊(包括律師)等,對于工作室工作給予專業(yè)和法律方面的支持。對于各信訪接待室難于現(xiàn)場處置的信訪人或者老信訪戶,“工作室”會主動將他們“請進來”,由“工作室”進行辦理,一方面減輕信訪接待室的壓力,便于其處理日常的群眾咨詢與信訪,另一方面有利于信訪人問題的處置與穩(wěn)控;對于疑難、復雜、重大的信訪案件,“工作室”會邀請各業(yè)務科室、專家和法律顧問一起會商,確保信訪處置合法、合理、合規(guī)。除了“請進來”,“工作室”積極“走出去”?!肮ぷ魇摇倍ㄆ趯Ψ志郑ㄋ╅_展“基層信訪潛在矛盾排解”工作,通過主動找分局(所)長交流,了解分局(所)信訪情況;同時定期開展“送法下鄉(xiāng)”“送法進企業(yè)”“送法進學?!钡扰嘤柺谡n活動,將涉土法律法規(guī)、依法信訪制度和法定途徑處理信訪投訴等內容進行宣傳。通過“走出去”,將一些新發(fā)生的、將要發(fā)生的、苗頭性的信訪問題成功處理在萌芽狀態(tài)。
《孟子》的《離婁章句上》言:“不以規(guī)矩,不能成方圓?!毙旁L事項的辦理同樣如此,只有明確了信訪事項的辦理標準和要求,才能高質量、高標準地做好信訪件的辦理工作,才能建立起信訪工作的長效機制。太倉市自然資源和規(guī)劃局根據(jù)信訪工作實際,通過制定《太倉市自然資源和規(guī)劃局群眾來訪接待工作流程》,明確了群眾來訪接待工作的流程圖和職責分工,建立科室共同接訪制度。通過制定《太倉市自然資源和規(guī)劃局信訪案件規(guī)范化辦理流程和要求》,明確和規(guī)范了信訪案件的辦理流程,從收閱、登記、轉辦、催辦、會辦、答復、辦結七個環(huán)節(jié)明確辦理要求,實行封閉式運行,痕跡化管理,確保信訪程序“零瑕疵”。嚴格落實“一口進一口出”機制,隨時掌握信訪事項辦理進展情況,努力提高信訪案件辦理質量和效率,做到件件有著落,事事有回音。同時嚴格落實信訪問題集體討論處理制度,加強集體討論在處理信訪矛盾中的作用,提高處理信訪問題的合理性和科學性。
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決定》提出,“把信訪納入法治化軌道,保障合理合法訴求依照法律規(guī)定和程序就能得到合理合法的結果。”中央的這一決策部署,強化了法律在化解矛盾糾紛中的權威地位,因此,我們必須依法處理信訪問題。
強化信訪問題依法處理。在開展新時期信訪工作時,信訪干部必須切實加強相關政策法律法規(guī)的學習,不斷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及政策理解水平,必須嚴格按照《信訪條例》等相關法律法規(guī)解決信訪問題,善于用法律上的事實分清是非,在法律框架內明確權利、界定義務,實現(xiàn)定分止爭的目標,決不能游離于法治之外解決問題,更不能為了化解一時一地矛盾而突破法律底線。對群眾反映涉及自身利益的事項,合理訴求要予以支持,使他們的合法權益得到保護,不合理訴求要做好深入細致的思想疏導工作,使他們息訴罷訪。對不正當利益、不合理要求,要旗幟鮮明、態(tài)度堅決及時予以回復;對頑固纏訪、鬧訪、嚴重擾亂辦公秩序的上訪人員,及時報告相關部門,依法處理,堅決維護信訪秩序。
深化開展法定途徑分類處理信訪和訪前訴前法律咨詢工作。對信訪投訴請求,能夠通過法定途徑解決的,把法定途徑作為應選項和必選項,堅定不移地按照法定途徑依法按程序處理。同時聘請專業(yè)律師團隊,定期為群眾免費開展訪前訴前法律咨詢活動,科學處置信訪訴求,為解決群眾訴求提供了有效的途徑,取得了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