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機電職業(yè)技術學院 遼寧·丹東 118009)
教育事業(yè)是一個國家最根本的事業(yè),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情況將會直接決定著我們國家的發(fā)展情況,同時教師又是教育活動的主要引導者,在教育事業(yè)中起著根本性的作用。我們理解的師德是愛崗敬業(yè),全身心投入教育事業(yè);是熱愛學生,堅持用愛育人;是更新理念,結合時代發(fā)展創(chuàng)新教育;是以身作則,樹立榜樣為人師表。在2004年全國師德論壇上,周濟指出:沒有高質量的教師就沒有高質量的教育,沒有高質量的教育就沒有高質量的人才。這就說明我國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需要一大批高素質的教師,只有有了大批的高素質教師,才能夠培養(yǎng)更多高素質人才,才能更好的建設國家。良好的師德師風是一個教師應該具有的最基本道德,也是對教師考核的一個重要依據。新時代下,教師肩負著傳授文化知識和教育學生如何做人的責任,學生要想擔當好未來建設國家的重任,就必須要有良好的思想道德修養(yǎng),學生們思想道德修養(yǎng)的來源就是教師,因此對教師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同時,加強師德師風建設也很好的響應了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對青少年的殷切期盼: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中國夢的實現需要一代代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的青年為之努力奮斗。因此,本文將會以教師為研究對象,對新時代下師德師風建設問題進行探討。
新時代是一次重大的歷史變革,它表現在社會建設的方方面面上。新時代也明確了新的歷史方位,表明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已經進入了一個新的發(fā)展階段。新時代也承載著不同的新使命,承載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新時代也誕生了新的思想,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習近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思想有效的發(fā)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同時,新時代也開啟了新的征程,開啟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征程。
1.2.1 新時代師德師風的內涵
新時代下師德師風的內涵有狹義和廣義之分,狹義上的師風師德簡單來說就是教師的職業(yè)道德,指的是教師在從事教育活動時必須要遵守的一些道德規(guī)范,或者一些一直相匹配的道德和品質。這其中包含了教師的一些職業(yè)責任,職業(yè)作風,職業(yè)態(tài)度等內容。而廣義上的師德師風則不僅僅包括狹義的師德師風職業(yè)道德的層面,還包括了教師人生觀,價值觀以及政治立場等方面,教師的師風師德不僅僅局限于教育方面,同時也是一個社會公民應具備的素質。
1.2.2 新時代師德師風建設的特征
(1)以德立身。教師的職業(yè)特性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教師一定要是道德高尚的人,教師們只有做到自己身上具有正氣,有愛心,才能夠更好地教育學生。以德立身就是教師要塑造自身的品德結構,將一些現存的道德法則來轉化為自身的道德修養(yǎng)。以德立身是教師塑造自我形象和構建道德結構的基本前提,同時,以德立身也是教師們立德修身的根基。
(2)以德立學。這就要求教師首先要注重自己學識的積累,即教師要在自己所在的學科領域能夠將接受到的一些新知識轉變?yōu)樽约簩逃睦斫?,實現從教學技術轉變?yōu)榻逃腔?,有效地提升自己對于一些問題的深刻認識,真正做到講一些問題研究準并且能夠講得透。同時教師還要不斷地拓寬自己的視野,進而擁有對學生學生的思想進行指引的能力。
(3)以德施教。以德施教的關鍵就是教師要把德融入到教育教學的全過程中去,讓自己的教學活動變得有思想,有內涵,同時還要用合乎道德的方式來面對學生以及家長。簡單來說就是,教師要把道德修養(yǎng)作為自己教育實踐的首要內容,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對知識呈一個嚴謹的態(tài)度,進而使得學生們也能夠具有對真理或者知識呈嚴謹的態(tài)度。
(4)以德育德。在新時代下,教師所承擔的是塑造學生的重任,教師的道德素養(yǎng)在很大程度上會影響到學生們道德素養(yǎng)的形成,因此,教師在教育學生時,要從自身的道德出發(fā)來培養(yǎng)學生們的道德。教師如果在教育活動中不了解學生,那么他的教育活動將會是無效的,因此,這就要求教師要對學生的階段性成果進行評估,優(yōu)化以德育德的效果。
新時代下,中國社會正處在一個快速發(fā)展的階段,教育事業(yè)方面也取得了眾多前所未有的成果,師德師風建設方面也有了比較大的發(fā)展,但是仍存在著一些問題。
2.1.1 教師缺乏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在新時代市場經濟條件下,教師的一些觀念會受到影響,由于各種原因,他們在工作內容以及待遇方面遭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在這樣的情況下,他們往往會把自己的利益放在首位,從自己的角度出發(fā)而做出一些不符合師德師風建設的行為,缺乏對于學生們的責任心。
2.1.2 工作中缺乏創(chuàng)新精神
在新時代教育改革的過程中,有部分的教師教書育人的觀念開始發(fā)生轉變,他們只是將自己的職業(yè)作為一個生存的保障,缺乏教師應有的一些敬業(yè)精神,從而會出現在教學工作中對自己要求不嚴格的現象。他們通常會將個人的待遇放在第一位,只求索取,不講奉獻,只要個人的利益與集體的利益產生沖突時,就會首先放棄集體的利益,有損了教師的形象。不利于師德師風的建設。
2.1.3 在教學中缺乏嚴謹的態(tài)度
在新時代,部門教師的工作態(tài)度比較浮躁,他們更多的會注重一些表面的東西而忽視內在的東西。他們在教學過程中過于注重成績的獲取,有一點點的成績就急于展示,不注重平時課堂質量的提升,缺乏刻苦鉆研,深入學習的嚴謹精神。還有一部分教師會因為自己的第二職業(yè)而影響到自己的教學工作,這就導致了他們教學質量比較低,無法完成一些既定的教學任務。
2.1.4 缺乏創(chuàng)新精神和進取意識
新時代下,相當多的一部分老師對自己沒有嚴格的要求,缺乏必要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進取意識,缺乏遠大的理想和抱負,這就導致了教師與學生之間缺乏必要的交流和溝通,使教學效果大打折扣。
2.2.1 我國處于社會主義初級的發(fā)展階段
從上世紀的改革開放到現在,我國社會的方方面面都發(fā)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在社會的不斷變革中,教育逐漸發(fā)展成為了一種產業(yè)。在新時代商品經濟的刺激下,眾多學校出現了重物質而輕思想意識的狀況,這就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新時代師德師風的建設。
2.2.2 教育理論還不夠完善
我國的教育事業(yè)雖然已經有了很長時間的發(fā)展歷史,但仍存在著教育理念還不夠完善的情況,這就導致了學校的建設無法滿足社會日益發(fā)展的需求?,F階段,我國各類學校中應試教育的現象比較嚴重,學生們缺乏必要的素質教育,眾多的學生仍然只是把學習作為一種謀生的方式而不是提高自身素質的方式,這就極大的浪費了各種教育資源。
2.2.3 教育體制改革還不能適應社會發(fā)展的需求
自從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社會的方方面面發(fā)展都非常迅速,但是教育體制改革相對于社會發(fā)展的速度來說還比較滯后,這就導致了教師們的待遇和付出不成正比,很大程度上挫傷了教師們的教學積極性,這就導致了新時代師德師風的建設比較滯后。
要想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水平,首先是要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在各方面為學生做出表率,教師要求學生要做到的,自己首先就要做到。教師的思想道德水平會直接影響到學生們道德素養(yǎng)的形成,所以,教師要做的就是要樹立自身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教師教學的對象是未來建設國家的主要力量,因此,教師在平常的教學活動中不僅要有深厚的知識儲備,更要有很高的道德標準。所以,學校方面應注意對教師專業(yè)知識以及道德修養(yǎng)的培訓工作,將教師培訓工作制度化和規(guī)范化,提升教師自身的水平,更好的培育學生。
鑒于在新時代下教師遭受的一系列不公正的待遇,這就要求學校方面要為教師們提供必要的保障,做好對教師的服務工作,為教師建立一個涵蓋生活方方面面的保障機制,提高教師的待遇,讓他們的付出能夠與待遇相匹配,解除教師的后顧之憂,讓他們能夠更好的投入到工作當中。對師德師風建設方面表現好的教師給予他們物質上的獎勵和精神上的鼓舞,充分地調動起他們工作的積極性。
隨著社會經濟的變遷,教育事業(yè)在人們心中的地位越來越高,我國的教育形式也因此發(fā)生了變化,基于新形勢的教育背景,教育改革的重點工作和首要工作是師德體系的建設。新時代師德師風建設在我國教育發(fā)展過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師、學校以及社會的各方面要對師風師德建設產生足夠的重視,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采取各種有效的措施來促進師德師風建設,進而促進教育事業(yè)能夠更好的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