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瓊
(四川省宜賓市敘州區(qū)育才中學 四川宜賓 644600)
英語是全球流通的語言,在當今社會有重要地位。隨著全球化的發(fā)展,在日常生活中很難避開英語。從國際交流到提升個人素養(yǎng),或是學習要求,都要求學生認真學習英語。初中英語教師是學生正式英語學習的領路人,應當注重培養(yǎng)學生對英語的興趣,提高他們的學習熱情。但教師應該記住,學生是教學的主體,教師在學生學習過程中起到的是輔助作用,“教導”應當以“導”為主,著眼于學生自身素質(zhì)的提高。
在教學中,教師需要盡可能地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初中英語難度不高,句子不長且句式不復雜,重點在于基本語法、初步的閱讀能力以及基礎詞匯的積累,詞匯是英語學習中基礎中的基礎,無捷徑可言,也是學生在學習中很容易根據(jù)枯燥感的一環(huán)。教師需要對此制定有效教學方案。
設置語境是增加學習樂趣的一種較好辦法[1]。由于初中英語教學中的對話多為短句,很容易通過替換其中的關鍵詞來給學生舉一反三的效果,比如在運動單元里就可以設置運動完后相遇的情景,以“What sport do you like?”或者“How often do you exercise?”等簡單疑問句詢問學生喜歡的運動并以此推動對話,再顯示出對應運動的圖片和單詞。學生在提及喜歡的運動時會提高興趣并集中注意力,對于教授的內(nèi)容也會有深刻印象,而且在教師的重復提問中學生可了解該句式,也可以在回答時熟悉所學習的單詞?;蛘?,在講授單詞含義、用法時將一些單詞放入描述當紅明星的小段落中,讓學生聯(lián)系上下文去推測單詞意思,使他們感到新鮮以提高注意力,產(chǎn)生對單詞含義的好奇與興趣。
由于學生生長在中文的環(huán)境中,身邊缺少英語語言氛圍,在交流中使用英文就顯得很另類,這不利于學生英語口語的發(fā)展[2],為此,需要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英語語言氛圍濃厚的環(huán)境。在校內(nèi)尤其是在英語課上,要鼓勵學生多用英語交流、發(fā)言,讓他們多嘗試、多應用,以此來增加英語學習氛圍。日常交流中常用的語言用英文該如何說,句式該如何使用,學生會自發(fā)地去了解相關資料,在學習中也會更上心。經(jīng)常用英文交流的學生對常用詞匯、句式的理解與運用會更上一層樓,也能為后期的寫作打下堅實的基礎。教師自然也要盡可能在課上用英文交流,但需要講完長句后再用中文復述一遍,因為初中生水平有限,交流用詞掌握得并不全面。
初中英語對學生的難點在于“新”,許多內(nèi)容是學生第一次接觸,對于即將要學習的內(nèi)容并沒有心理預期,教師在這方面要加以指導來幫助學生渡過難關。
充分的課前準備可以讓學生對要教授的內(nèi)容有所了解,在課堂上能夠快速進入學習狀態(tài),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學生跟不上的問題,提高學習效率。因此,教師在上課前可以預先布置學習任務,如熟讀重點單詞,嘗試用幾個單詞或者幾句話來闡述對本單元主題的看法,如此一來學生對上課內(nèi)容會帶有一定的理解,對課堂重心有預期,對新知識的掌握也會更有條理。
思維導圖的運用[3]可以一定程度上降低學生的學習難度,尤其是在語法教學中。初中英語的難點之一便是語法:相同單詞在不同條件下會有各種形式,現(xiàn)在時、現(xiàn)在進行時、過去式等需要學生結合語境來判斷,而“to”“for”“of”等介詞搭配種類繁多且相似度高,學生辨別有困難。而且語法本身晦澀枯燥,不僅難以理解也很容易使學生失去興趣。教師可使用思維導圖,將特定句式中單詞的使用列出并附帶例句,將其直觀地呈現(xiàn)給學生。思維導圖同樣可以用于單詞的學習中,由新單詞聯(lián)系到學習過的近義詞、同義詞、反義詞等,還可以列出單詞的詞綴,將派生詞聯(lián)系到一起,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思維。在帶領學生使用思維導圖后可布置自主制作思維導圖的作業(yè),讓學生開動腦筋去梳理、去總結,鞏固他們的所學知識。
小組模式的教學效率高,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能力、交流能力。例如,在英語閱讀教學中,由于學生水平不同,使用小組教學的方法,將優(yōu)秀生、中等生和學困生分在一組,讓學生們相互交流對文章的理解和看法。由于大部分學生更愿意向同學請教交流,在小組學習中會更容易激發(fā)學習熱情,理解更好的學生可以為沒有理解的學生解釋,這會促使他更進一步理解文章,學困生也能通過此方式疑惑。
英語學習是嚴肅的,需要日積月累,想要學好就必須要刻苦扎實。在教授英語時教師需要端正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告知他們學習沒有近路可走。但教師可以把自身的學習方法傳授給學生,放眼未來,讓他們少走彎路,學習效率更高,也能幫助他們走得更遠。
單詞是英語學習基礎中的基礎,學習單詞要從最開始的音標入手。教音標如同小學教拼音般細致,讓學生做到認識音標,在自學的情況下可以做到發(fā)音基本標準,在日積月累的學習后對單詞的結構有所了解,面對生詞也可以推導讀音,這是增加學生對單詞的親和度、提高語感[4]的方法。這對學生后期的閱讀、寫作、交流方面的學習甚至是未來的進修都大有好處。
初中階段的英語閱讀篇幅較短,很容易用“總—分—總”“總—分”“分—總”等結構區(qū)分,要在這種英語學習剛起步的時期就教導學生養(yǎng)成基礎的閱讀習慣,先從總體上了解全文脈絡,初步把握文章總體走向,了解段落在文中的定位,再從段落的重點句出發(fā)閱讀文章,如此從面到點的方法隨著學生英語能力的增長會因?qū)W生的不同而加以改造,此時這種基礎方法就完成了它的使命。面對篇幅長、生詞多的難文,教師可以帶領學生理清文章框架,解釋其中的長難句,之后再由學生自主學習。英文閱讀是一項由單詞量累積出來的技能,對學生的要求也不要操之過急。
總而言之,初中英語教育是打下學生英語素質(zhì)基礎的時期,在此階段首先要端正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讓學生意識到英語學習不能一蹴而就,同時要對他們進行引導,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讓他們在學習中感到樂趣,幫助學生減少學習上的障礙,讓他們少走彎路,授予他們學習方法,讓他們能夠面對未來的挑戰(zh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