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春華
(廣西壯族自治區(qū)欽州市欽南區(qū)那彭鎮(zhèn)彭新小學 廣西欽州 535015)
作文教學在小學語文中是一項重要且難度較大的內容。就實際情況來看,很多學生在寫作時并不知道如何下筆,或者是寫出來的文章千篇一律,毫無邏輯性。雖然很多教師想要轉變這種現(xiàn)象,但卻難以找到行之有效的教學策略,所以,為了不斷提升學生的寫作水平,需要我們調動學生寫作的積極性和興趣。為此,本文提出了一些建設性意見與策略,希望能為廣大小學語文一線從教者提供新的教學思路。
閱讀與寫作兩者之間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如果寫作脫離了閱讀,就變成了無根之木和無源之水[1]。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我們需要靈活地將讀寫有機融合,不斷提升學生的寫作水平。比如,教學《白鷺》這篇課文的過程中,作者通過生動的筆調和清新的語言充分體現(xiàn)出了精巧而富有韻致的白鷺,在這篇課文中字里行間都蘊含著作者對白鷺的喜愛。我在實際教學中首先引導學生整體分析了這篇課文,然后通過多媒體教學工具為學生呈現(xiàn)了各種不同鳥的圖片,學生觀看之后我順勢提出了一個問題:同學們,在我們的現(xiàn)實生活中你們見過哪些鳥呢?然后鼓勵學生在課堂上大膽講述自己的見聞。通過學生介自己的所見所聞,豐富課堂教學內容,活躍課堂教學氛圍,然后我又組織學生根據(jù)作者的描寫手法寫一篇與鳥相關的作文。這樣的教學模式不但能將閱讀與寫作有機聯(lián)系到一起,還能為學生積累大量的寫作素材,豐富學生的情感世界。
閱讀和寫作兩者之間具有一定的內在聯(lián)系,可以說兩者在語文教學中是相輔相成不可分離的整體。作為一名新時期下的小學語文從教者,我們需要認識到提升學生寫作能力的重要性,想要實現(xiàn)既定的教學目標,我們必須注重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所以,在日常教學寫作的時候可以融入一些趣味性素材,并為學生推薦一些閱讀材料在課余時間閱讀,以此將學生閱讀的興趣徹底激發(fā)出來。當學生閱讀的文章多了之后,一定能夠在他們的腦海深處形成多種不同的寫作風格,還能豐富學生的知識儲備,為學生以后寫出優(yōu)秀的文章打下堅實的基礎。比如,講解《將相和》這節(jié)課的過程中,我們完全可以引導學生在課余時間閱讀與之相關的故事。除此之外,我們需要在課堂上盡可能地多傳授學生一些閱讀技巧,以此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通過這樣的方式幫助學生積累寫作素材,這樣學生在寫作的時候自然有話可寫。小學階段的學生由于年齡較小,思維方式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往往會在寫作中存在一定的缺點,從而使寫出的文章不是以流水賬的形式呈現(xiàn),就是千篇一律。而通過閱讀能夠使學生接觸更多優(yōu)秀的文章,學到不同的寫作方式方法,從而使學生得到個性化發(fā)展,以此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2]。
要想提升小學語文寫作教學的有效性,我們就必須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從而使學生在興趣的引導下開展寫作,將自身的情感融入其中,使文章變得生動感人。學生如果對寫作沒有興趣,甚至存在抵觸心理,我們即使再努力也很難使學生有效獲取價值及技能。雖然小學階段的學生已經(jīng)掌握了一些習作技巧,也有了一定的經(jīng)驗與心得,但這點經(jīng)驗與心得卻是遠遠不夠的。對此,我們在開展寫作教學活動的時候,可以引導學生在模仿優(yōu)秀作文的過程中積累更多的寫作經(jīng)驗。如在教學中組織學生仿寫訓練的時候可以要求他們模仿文中的一些優(yōu)秀詞句,以此調動學生寫作的積極性和興趣。比如,教學《他像一棵挺脫的樹》這篇文章的時候,我們完全可以引導學生模仿文中作者描寫人物時候所使用的技巧,根據(jù)作者的描寫手法來寫一寫自己身邊的小伙伴。這樣的方式不但能幫助學生深入分析文本內容,還能使學生從細節(jié)入手深入體會描寫動作的作用,從而加深對人物形象的感知,同時,還能借助模仿靈活地將自身所積累的寫作素材將身邊的朋友生動地刻畫出來,以此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3]。
總之,小學語文一線從教者要積極創(chuàng)新和優(yōu)化教學模式,借助多樣化的教學活動,幫助學生積累更多的寫作素材,徹底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以此提升學生的語文寫作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