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將忠 黎滟滟
(中山大學新華學院學科與科技管理處 廣東廣州 510000)
如何界定學術不端的概念,比如以三個問題的形式進行闡述:什么是學術,什么是學術不端,學術不端的標準是什么,學術不端是指學術科研成果中進行學術研究違反學術道德,或者違反學術研究職業(yè)道德要求。例如,撰寫論文的過程中違反學術研究中的規(guī)章制度,如文獻的過度利用,用于標記不明細,論文的觀點闡述的不符合邏輯等。
隨著二十一世紀我國經(jīng)濟的快速發(fā)展,我國高校建設如同百花齊放,隨著985、211,到最近幾年提出的建設雙一流大學,各地院校紛紛為提升為大學而努力,高校教師則是重中之重,為了出成果或者是評職稱,時有出現(xiàn)弄虛作假等事件,論文剽竊,學術造假等,學術不端影響學術界的各個學科專家,研究學者,教授院士,學術不端的引發(fā)吸起社會各界的關注,本文研究認為,高校教師的學術不端行為是由我國社會各界因素導致,名利、權勢等社會及個人因素。當今我國社會轉型和市場經(jīng)濟的變革是高校教師學術不端行為產(chǎn)生重要原因;學術不端是高校學術失范現(xiàn)象產(chǎn)生的主要外在因素;高校教師學術精神的缺失是高校學術失范產(chǎn)生內在因素。
鑒于上文提出的學術不端的行為,本文提出了以下具體對策和建議整治我國高校教師學術不端現(xiàn)象:加強我國高校教師學術道德教育培訓、高校成立學術道德委員會、逐漸形成完整的學術規(guī)范,對教師學術不端的行為進行嚴厲懲戒、在高校中營造良好的學術制度環(huán)境,進一步完善學術批評體系,強化學術規(guī)范意識等。在學術活動中,必須尊重知識產(chǎn)權,遵守學術引用規(guī)范和學術注釋規(guī)范,誠實嚴謹?shù)嘏c他人合作,耐心誠懇地對待學術批評和質疑,對已發(fā)表研究成果中出現(xiàn)的錯誤和失誤,應以適當?shù)姆绞接枰怨_和承認。高校應該敦促教師在科學研究過程中遵紀守法,弘揚科學精神,嚴謹治學,反對浮躁作風,公開、公正地開展公平競爭,互相尊重,發(fā)揚學術民主,以身作則,恪守學術規(guī)范。
從狹義的學術腐敗和廣義的學術腐敗來分析,近幾年國內外關于學術不端行為的案例。如:2003年上海交通大學漢芯事件;2005年日本多比良和誠事件;2007年西安交大李連生造假事件;2014年北大于艷茹博士論文抄襲事件;2017年《腫瘤生物學》撤稿事件和2018年南京大學梁瑩涉嫌學術不端;著名演員翟天臨嫌學術造假不端等。
學術誠信是大家在學術研究中都會思考或者遇到,學術誠信從廣義的角度分析,在目前對學術誠信的研究中,可以借鑒的成果并不是十分豐富,這些問題對學術誠信的學術研究帶來很大的挑戰(zhàn)。學術界針對學術誠信的研究必須加以重視,加強對學術誠信的建設體系研究,對于學術誠信的研究,本質上就是對學術人的誠信提出質疑,要完善學術誠信體系,就要建立健全對學術人的學術道德建設,加強針對學術人的誠信建設,建立一套完善的誠信體系,這些體系都離不開高校老師自身的學術是否誠信,及學術道德是否規(guī)范。
2021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教師更應加強思想建設,加強學術道德建設,提高自身綜合素質,言傳身教,隨時隨地注意自身言行,要教好學生,除要做好本職工作,更要學習先進思想和文化,在學術科研工作中力求有所突破和改進,防止腐敗滋生,不急功近利。學術研究是要腳踏實地,一步一步走出的,而不是弄虛作假,需要的是積極向上和不恥下問的學習態(tài)度。高校教師在學術研究中最難能可貴的品格是堅定自己的學術信念、對學術研究的執(zhí)著追求和踏實勤干的作風。要在學術界倡導淡泊名利、甘于寂寞、埋頭苦干的精神。學規(guī)范,守規(guī)范,從我做起!對學術不端說“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