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科技大學體育部 遼寧 鞍山 114051)
體育舞蹈是界于體育與藝術之間的體育項目,它既具有體育的特點,又具有藝術的表現形式,體育舞蹈是我國大多數普通高校必修的公共體育課程,該項目對于增強學生身體素質、幫助學生塑造形體、培養(yǎng)學生良好心理素質等方面發(fā)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因具有較強健身性、健美性、娛樂性等多方面功能,深受大學生尤其是女大學生的關注與喜愛。因此,與其他體育項目相比,其在身心健康教育與審美教育方面,具有更加獨特的優(yōu)勢。相關教改研究論文從體育舞蹈的功能價值和教學方法進行分析,一些論文從教學內容方面進行探討,并對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yǎng)進行研究,健美操課程教學大綱和教學計劃也從以教師為中心向以學生為中心進行改變,教學目標的設計從記住、理解、掌握的低階段學習,向思考、討論、運用、創(chuàng)新的高階段學習轉變。在教學成效的反饋方面,從學生通過對該課程的學習能做什么,在課程學習中學生的進步情況等方面進行評價。體育舞蹈考試方式方法方面,從課程目標設計、考核方式方法、學生進步情況、學生對技術的創(chuàng)新運用情況、團隊運用情況等方面著手,反向思考課程教學活動的開展,來尋找體育舞蹈課程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由此可以看出,當前我國高校體育舞蹈課程教學開始越來越重視學生的高階段學習。
教育心理學家布魯姆按照學生的認知發(fā)展水平,提出了認知領域教育目標分類系統(tǒng),該系統(tǒng)將教育目標分為知識、理解、應用、分析、綜合和評價6大層次。隨著相關學科理論的發(fā)展,2001年,Anderson等人又對該教育目標的分類系統(tǒng)進行了重新修改與完善,提出了教學目標的二維框架,即知識與認知過程,他們根據人的認知過程,將教育目標分為記住、理解、應用、分析、評價與創(chuàng)造。
根據體育舞蹈的特點,結合體育教學大綱要求,最終確定了體育舞蹈教學目標,即學生能夠利用基本動作技術進行思考與討論,在團隊考試中進行創(chuàng)新學習和運用,并且能夠通過團隊合作的形式組織兩三分鐘的表演活動??傊?,對于體育舞蹈教師而言,要能夠從體育學科發(fā)展需要,社會發(fā)展需要以及學生發(fā)展需求三個方面來反向開展體育舞蹈教學活動,以確保學生能夠在相應的知識和能力方面取得明顯的進步,并根據體育舞蹈課程特點,制定三方面的教學目標,一是使學生能夠利用已經掌握的基本技能進行創(chuàng)新學習與運用;二是使學生能夠在團隊中進行有效工作;三是能夠通過團隊的形式共同組織一場表演活動。
課堂技術零件學習:體育教學最基本的技術學習是體育教育第一層教育,因不同體育項目的技術動作不同,因此,其技術動作的學習方法也不盡相同。對于藝術類運動項目,基本上以固定套路教學為主,其技術動作的學習由簡入繁,教師主要以示范講解法為主,然后組織學生進行自由練習,然后教師為學生提供一定的糾正與指導,最后再由教師對學生動作技術的掌握情況進行檢查。零件模塊學習是把學生需要掌握的技術動作按照鍛煉的部位和特點進行分解教學,以確保學生能夠充分掌握相應的知識和能力,基本技術零件模塊教學,是學生正確掌握基本動作技術的基礎。因此,體育舞蹈教師應該根據教學大綱要求,將每學期需要完成的技術教學分成相應的模塊,在每一次的課程中對不同的技術模塊進行教學,然后騰出一定的課堂時間組織學生進行小組練習,如果學生在課堂中對相關知識與技能的掌握存在一定的問題,教師可以建立微信群,并在微信群中積極主動地與學生進行交流與互動,鼓勵學生提出自己的問題,并幫助學生答疑解惑,向學生展示正確的技術動作,以使學生能夠熟練準確地掌握相關知識與技能。同時,教師在每次課結束之后,還應該為學生布置一定課后任務,鼓勵學生利用課余時間自覺對體育舞蹈的技術動作進行思考,積極探索基本動作技術的多種變化方式,并在課堂上以小組的形式進行分析討論與展示。通過小組的分析與互練,有利于學生對自身所掌握的技術動作進行創(chuàng)新設計,并不斷創(chuàng)造出更多新的動作,從而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思辨與創(chuàng)新能力。
在小組討論過程中,作為小組的組長,應該根據課堂中所學的體育舞蹈技術動作內容,為每一位學生合理分配相應的任務,使組員在課下對這些技術動作進行分析,并借助于相關資料來對各個技術動作進行分析對比,探索不同動作技術內在的連貫方式與應用方式,以為課堂上的小組討論作準備。另外,在對技術動作應用的合理性進行討論的過程中,當遇到問題時應該積極向老師請教,然后再進行修改和創(chuàng)編,這樣一來,通過啟發(fā)小組學生進行主動思考的方式,既能夠加強學生對動作技術的掌握,又能夠對動作技術進行一定的延伸應用。通過這樣的方式來開展學期體育舞蹈動作技術的教學活動,能夠使得小組成員對課下自己查閱思考的零件對這些技術零件進行分析、討論與整合,進而實現小組學生自己動作技術的延伸。教師應該要求每個小組都要有新的零件模塊組合,并對其進行簡單展示。學生對單個動作技術的學習掌握和改編,能夠為小組末套動作技術的創(chuàng)新作引導和準備。
在體育舞蹈的期末考核之前,一般學生有兩節(jié)課上時間和兩周的課下時間,這為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來對表演套路動作進行創(chuàng)編提供了充足的時間。學生對套路動作的創(chuàng)編與表演情況,能夠綜合體現其這一學期對體育舞蹈理論知識、技術動作的掌握程度,同時也能間接反映其學習態(tài)度的好壞。不僅如此,還能夠為教師提供重要的反饋作用,使教師充分了解學生學到、理解了什么,用所學到的技能做些什么,檢驗學生是否真正學到了體育舞蹈課程中的知識與技術,檢驗體育舞蹈課程是否充分發(fā)揮了對學生的特色教育作用。因此,在高校體育舞蹈教學中,教師可以將小組學生對套路動作的創(chuàng)編與表演情況作為評價學生學習效果的方式方法。
在小組創(chuàng)建表演套路內容的過程中,應該由小組長負責,共同制定創(chuàng)建計劃,為每一位學生分配任務,然后對單個動作技術進行組合編排。小組可以充分利用平時在課堂中所查閱的資料以及積累的動作經驗,來對單個技術動作進行合理組合。小組成員在辯論中對各個零件技術動作進行合理選擇與調整,將零件動作進行重新整合,并對新動作進行適當的改編,以形成一套符合人體健康要求的套路動作,并確定該套路動作的開始方式、表演方式及其結束方式。該過程需要小組長選擇有效的溝通方式,組織學生積極參與到動作技術的運用過程中,并說服隊員對套路動作進行反復思考與討論,從而能夠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與思辨能力。如果沒有各個小組成員的積極思考、仔細研究與辨論,將很難實現新型表演套路動作的創(chuàng)建。
既然需要對體育舞蹈的套路動作進行表演,那么就不僅僅是各個技術動作的簡單疊加,還需要加入音樂、隊形、造型、服裝等要素,同時套路動作的表演過程還需要各個小組成員的團結合作與密切配合,需要具備較強的整體表現力等。在對學生進行分組時,當學生人數達到10人以上時,適合對隊形進行變化,最好可以有3-5個隊形變化。音樂是表演的核心,是動作技術的靈魂,在體育舞蹈套路動作表演過程中,學生既可以自主創(chuàng)造音樂,也可以自主選擇合適的音樂,并能夠將音樂合理地運用到自編的套路表演活動中,這一過程對于學生而言是一種難度較大的考驗,但是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卻能夠起到非常明顯的促進作用??傊?,在體育舞蹈套路動作的創(chuàng)編與表演活動中,如果遇到問題,就要整合整個小組的智慧與力量,及時解決問題,如果不能解決,就應該積極向老師求助,從而順利地創(chuàng)新設計出屬于自己小組的表演套路。
有效的溝通與密切的合作是體育舞蹈套路動作表演活動的關鍵要素。小組學生在一開始的學習中就實現了與其他學生之間的溝通、交流與合作,而且在其對體育舞蹈套路動作進行創(chuàng)編與表演的過程中,能夠進一步加深與其他成員之間的溝通與合作,再加上通過整個學期的學習,小組成員就對體育舞蹈的相關知識與各個零件動作已經有了一定的了解,因而具備了一定的基礎,這有利于學生之間進行更好地互助與互練??偟膩碚f,小組學生在對體育舞蹈套路動作進行創(chuàng)編與表演的過程中,學生能夠以高度的熱情與良好的態(tài)度進行思考與辯論,并且能夠通過彼此的溝通交流、互幫互助與密切合作,來共同完成套路動作的表演任務。
小組學生通過對資料的查閱,來對套路動作進行創(chuàng)編,然后自己選擇或者創(chuàng)造音樂,并對服裝造型進行安排,通過彼此的溝通與合作,來開展練習與隊形變換。這一整個過程都需要學生進行主動思考與討論,從而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
當小組在編排和練習的過程中遇到困難時,老師應該及時給予解答和幫助。教師的建議與引導,能夠為小組在學期末的創(chuàng)編過程提供重要的指導和鼓勵。同時教師還應該適時地對學生的創(chuàng)編與表演進行合理評價,隨時觀察各小組在音樂的選擇和制作、小組套路練習以及動作隊形的創(chuàng)編情況,以充分了解學生是否學到了相應的知識與技能。最后在小組集體展示的過程中,老師應該從小組整體表現、套路編排、音樂選擇、表現力及學生態(tài)度等方面進行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