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廣州市荔灣區(qū)三元坊小學 謝慧敏
【關鍵字】 小學少先隊;主題活動;活動設計;道德
在新時期,立德樹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務。作為小學少先隊輔導員老師,在開展小學少先隊教育實踐活動中,應該牢記初心使命,切實踐行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在創(chuàng)新發(fā)展中進一步提升小學少先隊主題教育活動的有效性,引導少先隊員在參與和實踐中強化認知、明確方向、快樂成長。
總結以往小學少先隊活動經驗,我們認為小學少先隊活動主要存在以下問題與不足:一是少先隊主題活動設計缺乏層次感。即對于大部分學校而言,在少先隊活動的設計與組織中,往往是各年級學生集體進行的,而小學階段各年級學生的認知差距較大,采取“一刀切”的主題活動并不能保證每一個年級的學生都獲得充足的收獲,這種籠統(tǒng)的主題活動設計,雖然更具有操作性,但其實施效果卻不理想。二是少先隊主題活動缺乏創(chuàng)新性。在小學少先隊主題活動中,最常見的便是班會、演講比賽等常規(guī)形式,這種一成不變的主題活動方式無法給小學生帶來新鮮感,一成不變的方式還會使小學生失去參與的積極性,讓主題活動的效果大打折扣。三是少先隊主題活動重視程度不足。部分小學校存在重文化教學而輕少先隊教育活動的現(xiàn)象,如將少先隊主題活動局限于利用課間時間開展國旗下講話,在每周自習、班會上以三言兩語的形式開展交流,并沒有達到充分深入的效果。雖然這種現(xiàn)象是極其個別的,但也是值得教育工作者高度關注的。
為了使新時期小學少先隊主題活動與立德樹人緊密結合,使每一個小學生都能夠成為一名合格且優(yōu)秀的小學少先隊員,大隊輔導員老師可以嘗試從以下角度開展小學少先隊主題活動。
1.因材施教,提升主題活動設計層次感。集體活動固不可少,但在小學少先隊主題教育實踐活動中,我們更建議教育工作者以年級為單位進行主題活動課的設計,根據(jù)低中高三個學年段學生的認知現(xiàn)狀、理解能力、學習需求,創(chuàng)設切實可行,且有助于提升學生思想道德教育的主題活動。例如,在低年級少先隊主題活動中,教師可以在主題選取方面引導小學生更好地適應小學生活,引導小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與生活習慣,如開展《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向懶惰宣戰(zhàn)》《懂禮貌的好少年》等主題教育活動,而對于中高年級的學生,則可以從社會參與、文化傳承等視角開展少先隊主題教育活動,如《傳統(tǒng)文化讓我驕傲》《感謝你的付出》《交通規(guī)則,大家遵守》等主題都是更適合中高年級小學生參與學習的。
2.創(chuàng)新突破,提升主題活動設計靈活性。在新時期的小學少先隊主題活動中,大隊輔導員老師還應該將更多具有創(chuàng)新性的實踐活動形式融入到主題活動的設計之中,以創(chuàng)新突破為動力,提升主題活動設計的靈活性。即除了定期以主題班會的形式開展少先隊員的演講討論活動外,輔導員老師還可以根據(jù)每次少先隊活動的主題,創(chuàng)設相應的校內實踐活動與校外實踐活動。例如,建立學校與社區(qū)之間的聯(lián)系,組織少先隊員去所在社區(qū)開展志愿服務工作,在實踐中貢獻自己的力量,在付出中感受身體力行的價值,讓成就感與幸福感在參與中展現(xiàn)出來。再如,組織少先隊合唱團赴學校周邊福利院開展慰問演出,在給福利院老人帶來歡聲笑語的同時,為小學生展示自我提供優(yōu)質平臺,從而達到進一步提升社區(qū)老人的幸福感,進一步增強小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動力,讓少先隊員懂得為社會作貢獻并不僅僅是大人的事。
3.加強重視,提升主題活動設計內涵性。作為學校管理者,也應該提升對小學少先隊建設的重視程度,認識到小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既需要以文化知識為主體,更需要有道德素養(yǎng)上的支撐。在開展小學少先隊主題活動時,要給予充分的時間、場所等多方面的支持與配合。教師可調動一切資源、團結一切力量,將其投入到小學少先隊主題活動之中。上文中所提到的與社區(qū)建立聯(lián)系、與養(yǎng)老院建立聯(lián)系以及開展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都是需要由學校管理者大力支持與配合的,而這種重視與支持也是推動新時期小學少先隊主題活動轉型升級的強大動力。
總之,對小學少先隊主題活動課的設計思路、實施策略要展開深入的研究與探索,要因材施教,提升主題活動設計的層次感;還要注重創(chuàng)新突破,提升主題活動設計的靈活性;更要加強重視,提升主題活動設計的內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