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編輯部
直銷是農產品最樸質的交易方式,它一方面能讓農戶與消費者面對面交易,在沒有中間商賺差價后,能讓農戶與消費者都享受到最大的實惠;而另一方面,直銷有著流通途徑短、買賣時間快的特點,可以保障農產品的新鮮度,有利于農戶和消費者及時溝通和相互監(jiān)督。
備受農戶和消費者喜愛的直銷模式,由于時間、地域、需求的不同延伸出了各種各樣的表現形式,而在中國農產品直銷多存在于傳統的農貿市場。但在實際體驗中,我們能發(fā)現它更多是由農戶自主發(fā)起的交易活動,舉辦地也多在農村和郊區(qū),而其中的市場行為大多并未納入地方政府的正式管理中,只有少數地區(qū)采取了明確的自產自銷管理規(guī)定和措施。
針對這一點,我們可借鑒在國外已行之多年的直銷模式——農夫市集,這種立足于城市之中的“另類”市集,不僅增加了城市消費者與農戶直接溝通的渠道,還能彌補直銷市場上管理不足的問題。
一個合格的農夫市集可促進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和聯結,減少不必要的包裝垃圾,幫助消費者更了解食品來源和生產加工方式,維護食品安全,以低于超市的價格買到新鮮的當季食物。而另一方面,農民得到合理回報后,會促進生態(tài)農業(yè)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帶動本地農戶的轉型,形成良性循環(huá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