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雨晴,李艷玲
(河南牧業(yè)經濟學院 動物醫(yī)藥學院,河南 鄭州450046)
藥用植物當歸,屬傘形科,多年生植物[1],其根莖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潤腸通便之功效[2]。當歸俗稱“女科之圣藥”、“血家圣藥”,在醫(yī)療實踐與日常生活中被廣泛使用。當歸以其干燥根入藥,凈制方法為“切、去蘆頭、去須、去苗”[3]。甘肅岷縣的當歸更具有道地性,故岷縣當歸有“岷歸甲中華”的美稱[4]。目前,人們從當歸中分離提取的有效成分已經有160多種[5]。曹顏冬[6]通過文獻分析,發(fā)現人們所分離出來的當歸主要化學成分有揮發(fā)油、有機酸類、多糖等。野生當歸供不應求,現在當歸的主要來源依靠人工種植。不同產地的種植規(guī)范和加工方法不同,以及使用的化肥和農藥有所不同,導致當歸有效成分的含量因產地不同而有所差異。當歸所含的化學成分有100多種,不同的化學成分有其相對應的藥理作用,因此單一的化學成分無法體現出當歸藥材的整體質量,難以作為中藥材質量控制的標準。對不同產地的當歸進行整體質量評價,對指導臨床用藥有重要的意義。以當歸藥材的整體化學組分來評價控制其質量,可為臨床上更有效利用該藥材提供依據。
1.1.1 實驗儀器
100 mL具塞錐形瓶(水提、醇提)、100 mL具塞錐形瓶(醚提)、BSA224S-CW分析天平(賽多利斯科學儀器(北京)有限公司)、HH-S4二列四孔水浴鍋(鄭州長城科工貿有限公司)、101-2AS電熱鼓風干燥箱(北京市光明醫(yī)療儀器廠)、變色硅膠干燥器、蒸發(fā)皿、電熱套、1 000 mL圓底燒瓶、揮發(fā)油測定器、回流冷凝管。
1.1.2 實驗樣品
10個產地當歸樣品,具體信息見表1。
表1 實驗樣品來源
1.2.1 水溶性浸出物測定法
冷浸法:取供試品約4 g,精密稱定,置250~300 mL的錐形瓶中,精密加95%乙醇100 mL,密塞,冷浸,前6小時內間隔15~30分鐘振搖1次,再靜置18小時,用干燥濾器迅速濾過,精密量取濾液20 mL,置已干燥至恒重的蒸發(fā)皿中,在水浴上蒸干后,于105 ℃干燥3小時,置干燥器中冷卻30分鐘,迅速精密稱定重量。以干燥品計算供試品中水溶性浸出物的含量(%)。
1.2.2 醇溶性浸出物測定法
取供試品約4 g,精密稱定,置250~300 mL的錐形瓶中,精密加水100 mL,密塞,冷浸,前6小時內振搖,再靜置18小時,用干燥濾器迅速濾過,精密量取濾液20 mL,置已干燥至恒重的蒸發(fā)皿中,在水浴上蒸干后,于105 ℃干燥3小時,置干燥器中冷卻30分鐘,迅速精密稱定重量。以干燥品計算供試品中醇溶性浸出物的含量(%)。
1.2.3 揮發(fā)性醚浸出物測定法
取供試品(過四號篩)2~5 g,精密稱定,置五氧化二磷干燥器中干燥12小時,置索氏提取器中,加乙醚適量,除另有規(guī)定外,加熱回流8小時,取乙醚液,置干燥至恒重的蒸發(fā)皿中,放置,揮去乙醚,殘渣置五氧化二磷干燥器中干燥18小時,精密稱定,緩緩加熱至105 ℃,并于105 ℃干燥至恒重。其減失重量即為揮發(fā)性醚浸出物的重量。
1.2.4 總揮發(fā)油的測定
取供試品適量(約相當于含揮發(fā)油0.5~1.0 mL),稱定重量(精確至0.01 g),水300~500 mL與玻璃珠數粒,振搖混合后連接揮發(fā)油測定器與回流冷凝管。自冷凝管上端加水使充滿揮發(fā)油測定器的刻度部分,并溢流入燒瓶為止。置電熱套中緩緩加熱至沸騰,并保持微沸約5小時,至測定器中油量不再增加,停止加熱,放置片刻,開啟測定器下端的活塞,將水緩緩放出,至油層上端到達0線上約5 mm處為止。放置1小時以上,再開啟活塞使油層下降至其上端恰與刻度0線平齊,讀取揮發(fā)油量,并計算供試品中揮發(fā)油的含量(%)。
通過以上方法對當歸的冷浸物進行測定,得出浸出物含量結果如表2:
表2 10個產地當歸水溶性浸出物測定結果
10個產地當歸的水提物平均出膏率,如圖1。
圖1 10個產地當歸的水提物平均出膏率
通過以上方法對當歸的醇浸物進行測定,得出浸出物含量結果如表3。
表3 10個產地當歸醇溶性浸出物測定結果
10個產地當歸醇提物的平均出膏率,如圖2。
圖2 10個產地當歸的醇提物平均出膏率
通過以上方法對當歸的總揮發(fā)油含量進行測定,得出總樣發(fā)油含量結果如表4。
表4 10個產地當歸總揮發(fā)油測定結果
10個產地當歸的總揮發(fā)油提取率,如圖3。
圖3 10個產地當歸的總揮發(fā)油提取率
通過以上方法對當歸的醚提物進行測定,得出浸出物含量結果如表5。
表5 10個產地當歸揮發(fā)性醚提物測定結果
10個產地當歸的揮發(fā)性醚提取物平均出膏率,如圖4。
圖4 10個產地當歸的揮發(fā)性醚提物平均出膏率
楊瑜[7]等人以小鼠扭體反應為試驗模型,發(fā)現當歸根飲片制得的總浸膏及其4個洗脫部位都能使小鼠趨于平靜,即疼痛反應減弱,效果最明顯的是水洗脫部位。楊晶[8]等人采用超臨界提取,同時聯用氣相色譜-質譜技術分析當歸揮發(fā)油中的有效成分并測定其含量,結果發(fā)現從當歸揮發(fā)油中提取的多種成分中,有30種化合物的量超過0.1%,而其中Z-藁苯內酯和E-藁苯內酯含量更為突出,并由此推斷:當歸揮發(fā)油的“核心”是藁苯內酯。周圍[9]等人采用多種技術分離分析甘肅岷縣的當歸揮發(fā)油成分,其結果與楊晶等人研究結果相同。本試驗研究了10個產地當歸的水提物、醇提物、醚提物及總揮發(fā)油含量,結果發(fā)現當歸的水提物出膏率普遍高于醇提物的出膏率,而醚提物出膏率與揮發(fā)油提取率相似,且醚提物和揮發(fā)油提取率遠低于水提物和醇提物出膏率。因此應優(yōu)先選擇水提。
當歸的整體質量受多種因素的共同影響。趙銳明[10]等人全面查驗了甘肅岷縣的野生當歸資源,首次在甘肅岷縣的三處闊葉林樣地及其附近發(fā)現野生當歸居群。野生當歸與人工栽培的當歸不盡相同,例如株高、根色、莖色等,除此之外,它們的有效成分含量和療效也有差異。本課題所研究的10個當歸樣品,來自不同的產地,其海拔不同,土壤類型與栽培方式也不盡相同。這些因素都對當歸的生長和內在質量有一定的影響。
本實驗結果表明,不同產地當歸的水提物含量、醇提物含量、醚提物含量以及總揮發(fā)油含量均有所差異。這影響著當歸藥材的藥理作用和整體療效。本實驗所研究的10個產地中,天祝、涼州和維西的當歸質量屬上乘,可以作為臨床用藥的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