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勇
在骨科疾病中脊柱骨折十分常見,脊柱骨折會對其他臟器造成損傷,嚴重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和身心健康,并威脅生命安全[1]。針對脊柱骨折患者行手術治療是唯一的方法,手術治療可使脊柱高度和曲線得到維持和恢復,可將脊柱活動度丟失情況減少、后凸畸形等,常規(guī)內固定手術會使患者出現(xiàn)大面積創(chuàng)傷,對患者預后效果具有較大影響[2]?,F(xiàn)今醫(yī)療技術發(fā)展加快,椎弓根螺釘固定技術在脊柱骨折患者治療中應用較廣。本文選取68 例脊柱骨折患者,研究經(jīng)皮椎弓根釘微創(chuàng)手術治療脊柱骨折患者的效果?,F(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8 年12 月~2019 年12 月在本院就診的68 例脊柱骨折患者,根據(jù)手術方法不同分為參照組和實驗組,各34 例。實驗組男20 例,女14 例;年齡28~66 歲,平均年齡(47.32±4.46)歲;其中5 例高空墜落傷、10 例摔傷、13 例車禍傷以及6 例重物鈍性砸傷。參照組男18 例,女16 例;年齡27~66 歲,平均年齡(47.21±6.74)歲;其中6 例高空墜落傷、8 例摔傷、12 例車禍傷以及8 例重物鈍性砸傷。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納入的研究對象均滿足相關診斷標準,并使用CT、X 線、磁共振成像(MRI)等影像學方法進行診斷。
1.2 方法
1.2.1 參照組 患者采取常規(guī)開放內固定手術治療,患者取俯臥位,并對受損部位實施CT 和X 線診斷,在胸部、髖部放置軟枕,進行全身麻醉,并在脊柱后側行一切口作為手術入路,分離皮下組織,使脊柱骨折部位充分暴露,其椎弓根釘依次植入脊柱骨折兩端,并使用連接桿進行固定,使用生理鹽水徹底沖洗傷口,放置引流管,進行縫合,手術完畢。術后對患者予以抗感染治療[3]。
1.2.2 實驗組 患者采取經(jīng)皮椎弓根釘微創(chuàng)手術治療,使用X 線對患者骨折部位進行診斷,依照影像學檢查結果顯示,有效標記好脊柱骨折部位,對標記部位皮膚實施常規(guī)消毒,采取經(jīng)皮椎弓根釘標記部位實施釘點,依照釘點行一長為1.5 cm 左右的切口,插入定位導針,并沿導針插入擴張管,固定通道管,在C 臂機透視下詳細確定骨折部位,并將椎弓根釘擰入,將脊柱骨折部位進行復原,并固定好固定棒,對其復位、固定滿意后使用生理鹽水徹底沖洗傷口,最后縫合傷口,手術完成。術后對患者實施抗感染治療[4]。
1.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比較兩組患者臨床效果、術中出血量和住院時間、骨折愈合情況(疼痛評分、Cobb 角、椎體高度丟失量)、NDI 評分和JOA 評分。療效判定標準參考文獻[5]分為顯效、有效及無效??傆行?(顯效+有效)/總例數(shù)×100%。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 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 ()表示,采用t 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術中出血量和住院時間比較 實驗組術中出血量少于參照組,住院時間短于參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術中出血量和住院時間比較()
表1 兩組患者術中出血量和住院時間比較()
注:與參照組比較,aP<0.05
2.2 兩組患者骨折愈合情況比較 實驗組疼痛評分、Cobb 角和椎體高度丟失量均優(yōu)于參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NDI 和JOA 評分比較 治療前,兩組NDI 評分和JOA 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實驗組NDI 評分和JOA 評分均優(yōu)于參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2.4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比較 實驗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4.12%(32/34),高于參照組的70.59%(24/34),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2 兩組患者骨折愈合情況比較()
表2 兩組患者骨折愈合情況比較()
注:與參照組比較,aP<0.05
表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NDI 和JOA 評分比較(,分)
表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NDI 和JOA 評分比較(,分)
注:與參照組比較,aP<0.05
表4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比較 [n(%)]
脊柱骨折主要經(jīng)暴力、外力造成,通常存在不同程度神經(jīng)功能損傷以及其他重要器官嚴重損傷,為臨床治療提供較大困擾,如治療效果不佳或者未及時治療會使患者出現(xiàn)脊柱畸形情況,嚴重影響患者的日后生活和預后[6]。內固定術是治療脊柱骨折的常用方法,其在實施中會對患者骨折周圍組織造成較大損傷,因長時間受牽拉、擠壓等操作嚴重損害了骨折部位周圍的肌肉功能,病情嚴重會出現(xiàn)神經(jīng)根壞死、損傷情況,對預后效果造成影響[7]。
現(xiàn)今醫(yī)療技術發(fā)展加快,椎弓根螺釘固定技術在脊柱骨折患者治療中應用較廣。經(jīng)相關研究證實得出,椎弓根螺釘固定技術治療脊柱骨折效果較優(yōu),可改善生活質量[8]。相關研究[9]表示,脊椎骨折主要采取微創(chuàng)經(jīng)皮椎弓根螺釘和傷椎置釘治療,術后患者的疼痛評分和相關指標均得到明顯改善。
本次研究結果顯,實驗組術中出血量少于參照組,住院時間短于參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疼痛評分、Cobb 角和椎體高度丟失量均優(yōu)于參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實驗組NDI評分和JOA 評分均優(yōu)于參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參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由此證實經(jīng)皮椎弓根釘微創(chuàng)手術治療具有顯著效果,因微創(chuàng)手術操作和視野均存在局限性,進而手術時間較長,但其具有切口小、出血少、恢復快的優(yōu)點。小切口對骨折周圍組織擠壓、牽拉情況較小,其肌肉功能干擾情況減少,術后瘢痕和肌纖維水腫等情況較少,神經(jīng)恢復較優(yōu)、較快。相關研究[10]結果證實,經(jīng)皮椎弓根釘微創(chuàng)手術治療脊柱骨折預后效果較優(yōu),疼痛感較輕,住院時間較短。
綜上所述,對脊柱骨折患者行經(jīng)皮椎弓根釘微創(chuàng)手術治療,可使患者術中出血量減少,提高骨折愈合效果,NDI 評分和JOA 評分得到改善,有利于患者盡早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