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嶺市昌圖縣中心醫(yī)院,遼寧 鐵嶺 112599)
腦梗死是常見神經(jīng)系統(tǒng)疾病的一種,腦梗死的發(fā)生和年齡、高血壓、飲食習慣、高脂血癥、遺傳等有一定關系,可在單一因素或者多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引起腦梗死。一般需經(jīng)影像學檢查確診后需要及時實施手術治療以改善預后。但實施手術后,在病情穩(wěn)定階段,有效的康復護理十分重要[1-2]。本研究將我院2017年4月至2019年8月的80例腦梗死患者,隨機分為基礎護理組以及康復護理組,比較健康知識宣教實施的滿意率、康復環(huán)境滿意率、護理人員態(tài)度滿意率、護理人員技能滿意率、人文關懷滿意率、SCL-90心理健康評定量表評分等指標,探討了腦梗死患者康復護理和基礎護理實施效果,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將我院2017年4月至2019年8月的80例腦梗死患者,隨機分為康復護理組與基礎護理組,各40例??祻妥o理組男26例,女14例,年齡45~76歲,平均年齡為(55.25±2.21)歲;患者體質(zhì)量41~81 kg,平均體質(zhì)量為(62.55±2.41)kg;基礎疾病:患者合并糖尿病10例,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4例,合并冠心病2例,合并高血壓15例;文化程度:小學7例、初中11例、高中12例、大專和本科10例;發(fā)病到治療實施時間1~24 h,平均(9.16±1.22)h?;A護理組男27例,女13例,年齡45~79歲,平均年齡為(55.79±2.28)歲;患者體質(zhì)量41~81 kg,平均體質(zhì)量為(62.55±2.45)kg;基礎疾?。夯颊吆喜⑻悄虿?1例,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4例,合并冠心病2例,合并高血壓17例;文化程度:小學6例、初中11例、高中12例、大專和本科11例;發(fā)病到治療實施時間1~24 h,平均(9.21±1.78)h。兩組資料比較,差異無顯著性,P>0.05。
1.2 納入與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符合腦梗死診斷標準,經(jīng)影像學檢查等確診;患者知情同意本次研究,可配合本次護理,患者可接受本研究護理工作。排除標準:合并精神疾病、意識障礙、妊娠期等無法配合治療的患者以及嚴重肝腎功能障礙、凝血功能障礙患者。該研究所選病例經(jīng)過倫理委員會批準,患者或家屬知情同意。
1.3 護理方法 基礎護理組腦梗死患者予以常規(guī)流程護理,康復護理組腦梗死患者以康復護理。①心理康復護理:腦梗死患者生命體征穩(wěn)定后為腦梗死患者及家屬進行耐心、詳細的病情介紹,說明術后康復鍛煉對降低致殘率和提高生存質(zhì)量的重要性,以及介紹醫(yī)院康復環(huán)境、康復治療師資歷等情況,提高腦梗死患者依從性。針對腦梗死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包括語言、行為、情緒等進行個體化的真誠的親切的疏導和安撫,對腦梗死患者提出的問題進行耐心、詳細的解答,使其感受到尊重和關懷,消除腦梗死患者焦慮、恐懼的心理;隨時關注腦梗死患者情緒變化,以及時進行心理干預。②知識教育:為腦梗死患者宣講術后后遺癥誘因、相關解決措施以及康復護理方法等,使其明確個人遵醫(yī)行為的重要性。③營養(yǎng)干預:由責任護理人員和營養(yǎng)師一起評估腦梗死患者營養(yǎng)狀態(tài),制訂針對性營養(yǎng)方案,以低鹽、低糖低脂、高蛋白等易消化飲食為主。避免進食脹氣食物。④環(huán)境干預:督促衛(wèi)生人員定時清潔病室衛(wèi)生,每日定時通風,控制適宜溫濕度,室內(nèi)保持安靜,盡可能減少噪音。⑤吞咽功能訓練:吞咽功能障礙是腦梗死患者常見障礙表現(xiàn),早期使用壓舌板刺激患者面頰部、舌部、口唇周圍有助于促進患者吞咽功能恢復。⑥肢體功能康復鍛煉:臥床期康復鍛煉主要進行良肢位擺放干預和肢體被動運動,為患者進行按摩刺激患者患側(cè)肢體,良肢位擺放通常需要持續(xù)一定的時間,注意保證肢體血液流暢。盡早擺放抗痙攣位從而避免關節(jié)變形。定時幫助患者進行關節(jié)的內(nèi)收、內(nèi)旋、外展、屈伸等活動,幫助患者翻身。離床期重點鍛煉患者倚床站立、重心轉(zhuǎn)移、跨步等基本動作,功能鍛煉需要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同時需要行電動起立床輔助訓練,癱瘓肢體需要加強仰臥位向健側(cè)臥位、臥位起坐訓練等,通過傾斜床行漸進適應性站立訓練鍛煉患者的平衡功能。后續(xù)可以指導患者小角度交替屈膝,逐漸向患側(cè)重心移動,單足站立,行膝關節(jié)小范圍屈曲。其他包括下肢邁步訓練、日常作業(yè)活動訓練、繩帶捆綁法訓練等。⑦言語功能訓練:采用多種方式指導患者進行發(fā)音,根據(jù)患者精神狀態(tài)回檔增強言語功能訓練的強度,提高語言鍛煉強度。
1.4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健康知識宣教實施的滿意率、康復環(huán)境滿意率、護理人員態(tài)度滿意率、護理人員技能滿意率、人文關懷滿意率;腦梗死疾病知識的認知程度(0~100分,分值越高認知程度越高)、腦梗死康復鍛煉注意事項的掌握度(0~100分,分值越高認知程度越高)、住院的平均時間;護理前后SCL-90心理健康評定量表評分(包括抑郁、人際關系敏感等10項,每一項0~5分,分值越低則心理狀態(tài)越好)以及Barthel指數(shù)(0~100分,分值越高則表示生活自理能力越高)、簡化Fugl-Meyer評分(0~34分,分值越高則表示下肢功能越高)。
1.5 統(tǒng)計學處理 SPSS24.0軟件處理腦梗死患者組內(nèi)和組間比較的數(shù)據(jù),健康知識宣教實施的滿意率、康復環(huán)境滿意率、護理人員態(tài)度滿意率、護理人員技能滿意率、人文關懷滿意率等計數(shù)資料采用[n(%)]表示,組間比較行χ2檢驗;SCL-90心理健康評定量表評分以及Barthel 指數(shù)、簡化Fugl-Meyer評分、腦梗死疾病知識的認知程度、腦梗死康復鍛煉注意事項的掌握度、住院的平均時間等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組間比較行t檢驗,P<0.05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健康知識宣教實施的滿意率、康復環(huán)境滿意率、護理人員態(tài)度滿意率、護理人員技能滿意率、人文關懷滿意率比較 康復護理組的健康知識宣教實施的滿意率、康復環(huán)境滿意率、護理人員態(tài)度滿意率、護理人員技能滿意率、人文關懷滿意率明顯高于基礎護理組。其中,基礎護理組的上述各指標分別為75.00%、70.00%、75.00%、77.50%、70.00%,康復護理組的上述各指標分別為100.00%、100.00%、97.50%、97.50%、100.00%。
2.2 SCL-90心理健康評定量表評分以及Barthel指數(shù)、簡化Fugl-Meyer評分比較 護理前兩組SCL-90心理健康評定量表評分以及Barthel指數(shù)、簡化Fugl-Meyer評分比較,P>0.05;護理后康復護理組上述各指標均優(yōu)于基礎護理組,P<0.05。見表1~2。
表1 護理前后SCL-90心理健康評定量表評分比較(分,±s)
表1 護理前后SCL-90心理健康評定量表評分比較(分,±s)
表2 護理前后Barthel指數(shù)、簡化Fugl-Meyer評分比較(分,±s)
表2 護理前后Barthel指數(shù)、簡化Fugl-Meyer評分比較(分,±s)
2.3 腦梗死疾病知識的認知程度、腦梗死康復鍛煉注意事項的掌握度、住院的平均時間比較 康復護理組腦梗死疾病知識的認知程度、腦梗死康復鍛煉注意事項的掌握度、住院的平均時間均優(yōu)于基礎護理組,P<0.05。其中康復護理組腦梗死疾病知識的認知程度為(95.21±3.51)分、腦梗死康復鍛煉注意事項的掌握度為(95.21±3.45)分、住院時間為(17.41±2.46)d?;A護理組分別為(85.21±3.56)分、(86.21±3.04)分、(24.67±4.84)d。
腦梗死是一種常見的疾病,手術治療是其主要治療方法,腦梗死主要是由多種原因引起腦動脈梗死導致局部腦組織缺氧缺血以及繼發(fā)的一系列病理改變,致殘致死率高,對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嚴重威脅[3]。早期診斷并進行治療干預對于患者的臨床預后意義重大,延誤診治后患者的神經(jīng)功能、運動功能均恢復不良,導致患者精神心理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不利于患者疾病康復[4-5]。為了提高腦梗死患者的治療效果,臨床治療上除了給予相關藥物進行干預治療外,早期的康復護理措施也具有重要意義,有助于進一步提高臨床治療效果[6-7]。目前相關心理護理研究表明,針對腦梗死患者進行早期康復護理干預可有效減輕患者焦慮程度,提高療效。而生理層面,腦梗死患者術后不及時進行康復鍛煉容易出現(xiàn)偏癱等后遺癥,通過術后肢體功能鍛煉、語言功能鍛煉和吞咽功能鍛煉等,可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降低致殘率,改善生活質(zhì)量[8-10]。
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康復護理組健康知識宣教實施的滿意率、康復環(huán)境滿意率、護理人員態(tài)度滿意率、護理人員技能滿意率、人文關懷滿意率、SCL-90心理健康評定量表評分以及Barthel指數(shù)、簡化Fugl-Meyer評分、腦梗死疾病知識的認知程度、腦梗死康復鍛煉注意事項的掌握度、住院的平均時間對比基礎護理組有優(yōu)勢,P<0.05。
綜上所述,腦梗死患者實施康復護理可獲得較好的效果,可提高患者的肢體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減輕其心理障礙,縮短住院時間以及提高滿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