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興化市安豐中心小學 魏昌恒
在核心素養(yǎng)教育背景下,把數學思想滲透到數學課程教學當中,已經成為了一種必然要求,而且加強對學生數學模型思想的培養(yǎng),可以極大地夯實學生的數學理論學習根基,讓學生的實踐學習事半功倍,最終推動學科專業(yè)化與綜合化建設。針對小學數學教學當中學生的實際表現以及數學教學對模型思想的需求,教師需要創(chuàng)造條件,加強對學生模型思想的培養(yǎng)和訓練,讓學生學會用數學語言描繪現實世界,最終推動學生數學學科關鍵能力的發(fā)展與培養(yǎng),在增強學生數學核心素養(yǎng)的同時,促進數學學科教學活動的改革與創(chuàng)新。
數學模型思想是數學思想方法體系的有機組成部分,是用數學語言概括描繪現實事物特征、數量關系、空間形式的數學結構。從廣義角度分析,數學中的定理、公式、法則、規(guī)律等都屬于數學模型的組成部分。數學模型思想是一般化的數學思想方法,比較主要的模型表現形式就是數學符號的表達式與圖表具備普遍意義。和符號化的思想相比,數學模型思想把更多的關注點放在了數學應用層面,要求借助數學模型這種數學結構來解決實際問題,尤其是解決生活中各種各樣的問題。在小學階段的數學教育當中,基于生活情境推進數學結構化的過程,同樣具備抽象特征,其中概念模型、方程模型、計算模型等等都展現著數學的應用價值。要想發(fā)揮數學模型的應用價值,教師就要建立模型,增強學生對現實問題的理解,強化學生的學習動力,促進數學問題的有效解決。
小學數學學科有著抽象性與邏輯性特征鮮明的表現,也正是因為這樣的特點,極容易讓學生失去學習興趣。為改變這樣的情況,積極踐行新課改思想,應用創(chuàng)新性教學方法,教師還需要恰當引入數學思想,促進學生思維能力培養(yǎng)。在數學教學中,關注學生模型思想培養(yǎng)的重要性,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現如今不少數學教師仍舊沒有徹底擺脫傳統(tǒng)教育思想,給數學教學改革帶來了極大的阻礙,也降低了學生在數學學習當中的能動性以及主動性,學生仍舊處在被動學習狀態(tài)。在這樣的背景之下,積極培養(yǎng)小學生數學模型思想,有助于促進學生主觀能動性的發(fā)揮,也可以促使學生主動投入到課堂學習活動當中,優(yōu)化數學課堂氛圍,為數學教學改革增添助力,保證教學改革實施效果。第二,長時間應用灌輸性教學模式導致學生喪失了應有的實踐機會,也降低了學生實踐能力的發(fā)展效果。數學學科學習對學生的思維能力、探究能力等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更需要學生通過發(fā)揮自己的創(chuàng)新實踐能力來滿足自身的學習要求。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模型思想,既能夠滿足學生的學習,給學生提供全面發(fā)展的機會,也能夠有效減輕,甚至是消除灌輸式教育帶來的不良影響。第三,傳統(tǒng)的數學教學課堂枯燥乏味,降低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無法讓學生感受到數學學習的獨特魅力。在這樣的情況下,教師引入模型思想并對學生進行模型思想的培養(yǎng),有助于促進教學活動多樣化,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扭轉不良的數學教學現狀。
數學和生活關聯密切,濃縮生活情境,就構成了一個又一個的生活化數學問題。數學情景則可以基于數學建模,讓理論更加具體。聯系生活促進數學模型建立是模型思想培養(yǎng)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這就需要教師結合教學內容,聯系生活,借助多樣化的方法營造生活情景,并引導學生對整個解題過程進行認真分析,增強學生對數學模型內容和思路的認識,促進學生產生濃厚的建模興趣,為學生數學模型思想的培養(yǎng)打好基礎。例如,在教學簡單的加減法時,教師就可以聯系現實生活,引導學生選擇自己感興趣的事物開展加減計算練習。比如,小亮喜愛冰淇淋,到超市買了一個冰淇淋花了5元,之后又到小賣部買了相同冰淇淋,只花掉了4元,請問小亮總共花費了多少元?超市的冰淇淋比小賣部的冰淇淋貴多少元?教師借助這樣的生活情景可以讓學生迅速掌握簡單加減法計算的思路和方法,逐步構建數學模型,提高學生數學學習的興趣。
培養(yǎng)學生實踐能力是數學教學的重點,教師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各種各樣的數學實踐活動,既能夠讓學生在實踐當中歸納與應用數學規(guī)律,建構數學模型,還可以引導學生建立良好的數學模型思想,并用這一思想給學生今后的數學學習與解題提供保障。面對這樣的情況,教師需要給學生創(chuàng)造更多的實踐機會,組織有助于學生思維發(fā)展和模型思想培養(yǎng)的實踐活動,引導學生自主學習。例如,教師可以讓學生參與到模擬超市購物的實踐活動當中,帶領學生借助數學模型思想進行物品統(tǒng)計與計算,把理論轉化成為實踐,培養(yǎng)學生建模能力與模型思想。比如,在模擬購物時,教師指導學生把購買物品和物品價格一一對應,借助數學模型思想計算總價,比如一盒酸奶3元,買6盒酸奶多少元,進而抽象出數學模型:單價×數量=總價,提高學生學以致用的能力。
學生是課堂的主人,要以主人翁的角色投入各項學習活動中,但是小學生年齡小,能力發(fā)展不足,忽視教師的課堂引導作用是不可取的。教師要在課堂指導當中尊重學生的主體性,也可以通過提出帶有對比性以及判斷性的思考題,鼓勵學生自主構建數學模型,在對比判斷當中找到問題的解決方法,提高學生數學學習的深度,讓數學模型給學生的數學知識體系構建提供保證。例如,在教學平行與相交時,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手段輔助教學,先在課件上展示一根木棒,啟迪學生以此為出發(fā)點聯想數學當中的線段、射線等知識。接下來,課件則顯示線段、射線的關系,教師也可以在課件已有直線的情況下,重新畫一條直線,引導學生大膽猜測會畫在什么地方,所在位置有多少種不同的情況,借助幾何模型解答問題。在教師的指導之下,學生會對幾何模型進行積極建構與深入探索,正確把握直線平行和相交的特征,在數學模型支持之下提高學習質量。
在數學教學當中,為了提高教學效果,促進數學模型思想在教學活動當中的滲透,引導學生開展互動交流活動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措施,而且具備極高的現實價值。在數學教學中,師生以及生生間的交流互動,共同探究數學知識,能強化學生對模型思想的理解,讓學生在把握數學模型思想解決問題的基礎上,提升學科能力,保證核心素養(yǎng)目標的實現。例如,在對加減計算進行教學時,教師就可以基于集合模型思想的應用把學生分成幾個學習小組,讓學生在小組內討論解答以下問題:總共有30位游客,其中14位參觀了動物園,10位參觀了文化博物館,已知有兩人同時選擇了參觀這兩個場所,請問在所有游客當中沒有選擇參觀兩個場所的人數是多少?
數學作為小學階段的基礎課程,教師開展數學教學活動,能夠極大程度上開拓學生思維,增強學生分析與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讓學生在其他課程的學習和探索方面事半功倍。在新課改背景下,傳統(tǒng)數學教育模式顯現出諸多弊端和不適用性,這就要求教師找到教學重點,革新教育方法,基于數學模型思想重要性,將其滲透到數學教學當中,促進學生數學模型思想的培養(yǎng),引導學生抓住并理解數學問題本質,增強學生的數學學習效率與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