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市開平小學 李麗艷
4月8日,是初三學子恢復上學的第二天。我們小學尚未開學,但也要做好準備,于是我便去稅東中學觀摩防控。
已經(jīng)淅淅瀝瀝下了整整一夜的小雨,依舊絲毫不知疲倦地飄灑著。一陣小風兒吹來,我不禁打了一個冷戰(zhàn)。前幾天剛剛來到夏日的天,仿佛瞬間又被打回了深秋。若一不小心感冒了,在這非常時期,可是個大麻煩。莫非,這是老天有意在考驗剛剛開學的全體師生們不成?
我走到窗前,關上窗戶,將寒意擋在外。不經(jīng)意地一瞥,看到遠處一個孤零零的身影立在教學樓外。黑黑的長沿兒帽,加上黑色口罩,武裝得嚴嚴實實,看樣子不是學生。他靜靜地立著,像一尊雕像。
遠處三三兩兩的幾把雨傘慢慢移動過來,傘下,是幾名穿著校服的學生。估計是因為長時間不見,有許多話要說,不知不覺間相互走到了一起。待經(jīng)過那個黑衣人時,黑衣人對他們說了些什么,又比劃了幾下,那些漸漸聚攏在一起的學生又紛紛四散開來,繼續(xù)沿著原來的軌跡前進著。
噢,原來如此。黑衣人,準確地說,那位老師,正在她的“點位”上認真地執(zhí)行著自己的職責:時刻提醒過往學生保持安全距離。
年輕的小老師啊,在呵護學生的同時,也請照顧好你自己。
其實,稅東中學校園,令人感動的細節(jié),不止這一處。
早晨6∶20,學校門口,保安師傅們以及在門口負責檢測的工作人員已全部就位。之后,6∶30,分批次來上學的初三學子們打著傘從四面八方陸續(xù)到來,安靜有序地排起了長隊。校長手舉雨傘,在隊伍附近來回巡視著,腳下踩出的水花伴著啪嗒啪嗒的聲音四散開來,擊打成清脆的小曲,裝飾著眼前這安靜的場面。“前后間隔一定要保持一米以上,這既是對自己負責,也是對他人負責?!毙iL時不時語重心長地提醒著。
午餐時間,教學樓西出口,學生分批次走出教學樓,每人撐起一把雨傘朝食堂走去。疫情期間,所有在校人員中午一律不得出校園,全部在校用餐。班主任和副班主任分別在隊首和隊尾,時刻目測著學生的間距。等最后一批學生走出教學樓時,一直守護在樓口的校長終于撐起那把雨傘,走向食堂。此刻,本應空無一人的樓口,卻仍有一人,身穿雨衣,站在那,絲毫沒有離開的意思。這是為何?
不久,用餐較快的學生陸續(xù)回來了。待走近樓口時,身穿雨衣的那位老師上前幾步,對學生交待了幾句,又用手指向教學樓的北門口。于是,學生們改變路線,朝北門口方向走去。噢,此處也是一個“點位”,在此指揮用餐的學生由北口回樓,最大限度地避免近距離接觸。這位老師,你是否還餓著肚子?不會,肯定有同事幫你打回飯菜——希望那飯菜是熱的。
由于條件所限,全體學生的午休地只能是教室內(nèi)自己的座位上,看護的老師也如此。不同的是,老師不能像學生那樣趴在桌子上小憩,——他們依然要看護這幾十號人。下午,他們也還得照樣上班。
全體師生都在默默地、認真地堅守著,努力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這,就是力量,就是希望!我們堅信,明天,一定會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