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靜馨
(長沙衛(wèi)生職業(yè)學院護理學院,湖南 長沙 410100)
《中國護理事業(yè)發(fā)展規(guī)劃(2016—2020年)》提出[1]:“護士運用專業(yè)知識和技能為群眾提供醫(yī)學照顧、病情觀察、健康指導、慢病管理、康復促進、心理護理等服務,體現(xiàn)人文關懷?!比宋年P懷強調從整體角度觀察個體狀態(tài),尊重個體作為自然人的全部權利,這一點與現(xiàn)代護理理念相一致。在護理患者身體疾病的同時更多關注患者心理方面疾患,將患者身體及精神整體作為護理對象[2]。臨床反思日記是促進學習者思考和學習的重要手段,其內容也是研究者了解護生真實體驗的重要資料。本研究通過對長沙市高職護生臨床實習過程中開展人文關懷反思日記教學法,為護理人才培養(yǎng)模式的建立提供參考依據(jù)。
選取某高職院校20名2017級護理專業(yè)學生為研究對象,年齡19~20歲,男生7名,女生13名。納入標準:(1)國家統(tǒng)招護理專業(yè)高職生;(2)能充分表達自己內心的感受;(3)已進入臨床實習3個月以上。
研究者對實習護生統(tǒng)一培訓反思日記書寫目的、意義和方法,要求2~3周書寫一篇人文關懷反思日記,共收集39篇日記。人文關懷反思日記書寫要求:將臨床實踐者的親身經歷、所觀察事物、體會和啟發(fā)以日記形式記錄。采用Colaizzi的現(xiàn)象學資料[3]分析法對資料進行分析整理:(1)反復閱讀反思日記;(2)提取有重要意義的陳述;(3)對重復出現(xiàn)的有意義的陳述進行編碼:(4)匯集編碼的觀點,并進行分類;(5)無遺漏地寫出詳細描述;(6)辨別相似觀點,進行主題提煉;(7)返回學生處求證,最終確定主題。
經過深入的分析,獲得以下4個主題。
護生進入醫(yī)院實習,不僅要有扎實的理論知識和實踐能力,還要具備良好的溝通能力和人文關懷能力。微笑給人帶來愉悅,同時也是一種關心,一種態(tài)度。學生1寫道:“腫瘤病人都是善良的,他們很可愛。有一次我給一個病人打針,那個病人夸我打得好,笑起來特別可愛。我們不要著急地、板著臉做事,溫柔地笑一笑會好很多?!睂W生2寫道:“有一天我看到她在默默地流淚,我馬上過去輕聲地問她怎么了,并且用手緊緊地抓住她另外一只手,很堅定地說一切都會好起來的。沒想到這個舉動,會給一條河搭了一座橋,連接了兩個相隔的空間。她之后對我的態(tài)度來了一個180度轉變,從冷漠變到有時會微微一笑,我也笑。在以后的日子,我跟她的溝通有很多,慢慢地發(fā)現(xiàn),她人挺好,只是因為自己忍受著痛苦,這痛苦改變了一個人的性格?!?/p>
護生通過臨床實踐學會換位思考,理解病人,尊重病人。學生3寫道:“給他打完止痛針之后,看見他沒有家人在身邊,我安慰他,結石發(fā)病了會有一些疼痛的,你稍微忍耐一下,打完針就好一些。”學生4寫道:“從他家屬口中得知,他從上午八點就一直沒有進食,在等待手術通知,心情很是急躁。于是我告知了老師,與老師一起安慰這個爺爺。對于這種心情容易急躁的病人,我們應該與家屬一起多給予他關心,多和他溝通,疏導他的情緒。”學生5寫道:“我們每個人都希望受到尊重,希望別人溫柔對待自己,喜歡別人笑臉相待,我想病人更加需要,他們希望我們護理人員能夠關愛他們,在減輕他們身體痛苦的同時撫慰他們的心靈,而不是一味冷冰冰地指使他們做什么、不該做什么?!?/p>
人性化護理能幫助護生樹立職業(yè)信念,體會職業(yè)感悟,最終達到關愛生命的崇高境界。學生6寫道:“手術結束,麻醉時間過后,她醒來就一直在跟我們說謝謝。有時人的不經意間的關懷,會使被關懷的人內心充滿力量與信心?!睂W生7寫道:“她每天都在說自己命好苦,不想活了,也不是沒有緣由,生活經歷讓她對很多東西都感到失望。每當她這么說的時候,我都會跟她說,奶奶你很棒,你很不錯,你真的是很好的人呢,你看日子這么棒,都是因為有你們這些前輩們一點點拼出來的,我們今天能夠在陽光下面快樂地生活,都是因為你們在前面為我們遮風擋雨。我要積極地鼓勵她,讓她明白生活是充滿希望的,哪怕一點點也好。”
在護生對不同病人進行人性化護理的同時,也實現(xiàn)了自己的人生價值,體現(xiàn)了護理專業(yè)的“關心人、幫助人”的內涵特征。學生8寫道:“在不一樣的科室,感受著不一樣的疾病,看著病人承受著不一樣的痛苦,心里的滋味不好受,五味雜陳,雖然每天都很累,但是心里卻是高興的,因為我們能夠實現(xiàn)自己的價值,幫助病人,為病人減輕痛苦,看著那些康復出院的病人,心里的成就感是無法言說的?!睂W生9寫道:“在身體承受著傷痛時,如果有個人給予了你一絲絲善意,盡管可能并沒有減輕你的疼痛,但是卻會讓你的心靈得到慰藉。作為實習護士,我學到了很多,不僅是專業(yè)上的知識,更重要的是學會了怎么做一名好護士。做一名好護士其實很簡單,只要用心對待每一位病人,給他一些善意?!?/p>
本研究結果顯示,臨床環(huán)境和臨床帶教教師的教育對護生的人文關懷能力提升有很大幫助。臨床教師在工作中對病人的關懷語言和行為,能夠讓護生感悟、認同,進而提高護生的關懷意識和水平。護生在臨床實習中通過對不同病人的關懷照護,學習如何關注社會,如何關心他人。郭瑜潔認為,在臨床實踐中,學生面對真實的病人和真實的臨床情境,要會運用各種關懷技能,為病人解決實際問題,從而形成真實可信的和諧的護患關系,獲得課堂上難以達到的真實關懷感知、體驗、鍛煉并形成人文關懷品質,所以臨床教學是學生成長為一名具有人文關懷素養(yǎng)的護士必不可少的途徑[4]。國外有學者對臨床指導教師與新護士的關懷行為的關系采用橫斷面描述性方法進行調查研究,認為臨床指導教師的個人特征是影響新護士護理行為的重要因素[5]。
護生在展示人文關懷能力的同時加深了對護理職業(yè)的理解和認同,能體現(xiàn)更多的同理心和耐心。臨床教師人文關懷教育的以身示范給護生帶來最直觀的體驗和感受,護生表示理解和溝通是面對病人時非常重要的關懷措施。護生通過不斷觀察學習老師與病人的溝通技巧,磨礪自己,最終成為一名優(yōu)秀的護士。韓蓮[6]認為要提高護生的職業(yè)認同感,就要讓他們多去親身感受臨床中遇到的事,讓他們積極地去反思自己,不斷完善專業(yè)知識或者職業(yè)相關知識,而不是讓他們產生抵觸情緒,甚至懼怕護理工作??剖?guī)Ы探處熓亲o生轉變?yōu)樽o士的帶領者,是護生的角色榜樣,對護生職業(yè)認同感有積極的促進作用[7]。
根據(jù)馬斯洛的人的需要層次理論,在低層次需要得到滿足后自我價值實現(xiàn)的需要才會產生。實現(xiàn)自己的理想和抱負是人最高層次的需要。人文關懷教育在某種程度上可以釋放學生關懷潛能,滿足其對個人的精神追求。余菊芬[8]認為護士如果對職業(yè)價值觀有清晰的了解,就會明白真正對自己重要的事物,也會付出努力去爭取,自然也有信心去實現(xiàn)自己的目標。
護生通過反思日記記錄自己的實習感受,深化內心的職業(yè)體驗,提升人文素質和反思能力;同時教師可以通過反思日記了解學生臨床學習階段的思想動態(tài)和職業(yè)規(guī)劃,從而更好地引導學生。高職護生因為臨床實習工作壓力大,對未來工作的不確定和對自身知識是否能滿足工作需要的不自信等因素都會產生緊張焦慮等情緒,因此,更加需要老師和同伴的人文關懷,以幫助其盡快適應臨床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