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婷婷
【摘? 要】目的:討論ICU呼吸衰竭患者接受人性化護理干預的價值意義。方法:選取我院ICU在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78例呼吸衰竭患者,兩組護理方案存在差異,對照組39例實施傳統(tǒng)護理干預,研究組39例施以人性化護理,對比干預結局。結果:從FEV1與FVC及PEF指標改善幅度入手分析,研究組大于對照組,P<0.05。生活質量改善幅度方面,研究組大于對照組,P<0.05。結論:人性化護理能夠調整患者呼吸功能,確保醫(yī)療服務滿意度,值得臨床應用推廣。
【關鍵詞】人性化護理;ICU;呼吸衰竭
【中圖分類號】R4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83(2020)11-0122-02
呼吸衰竭是常見的呼吸系統(tǒng)疾病,有呼吸困難與器官代謝紊亂等癥狀表現,嚴重威脅患者生命安全。ICU呼吸衰竭患者需接受長時間的有創(chuàng)機械通氣治療,對患者心理與自控能力等帶來了挑戰(zhàn),為穩(wěn)定患者身心狀態(tài),提高患者治療依從性與護理配合度,還需加強人性化護理干預。通過滿足患者需求,使其身心處于最佳狀態(tài),客觀看待疾病治療,從而加速康復進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ICU 78例呼吸衰竭患者,病患均符合《西醫(yī)診斷學》中相關診斷標準,病患及家屬均知情同意;排除臟器功能障礙與精神意識障礙者。兩組護理方案存在差異,39例對照組中男女分別20例、19例。39例研究組中男女分別18例、21例。兩組基礎資料相匹配,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有比較價值。
1.2方法
對照組患者施以傳統(tǒng)護理,包括監(jiān)護病情與生命體征、用藥指導等。研究組施以人性化護理,如下所示;
1.2.1環(huán)境干預
營造安靜整潔的ICU住院環(huán)境,室內濕度(50%-60%)與溫度(24.0±1.5℃)合理控制,病房內定時通風消毒,燈光強度適宜,減少強光與噪聲等不良刺激。
1.2.2體位護理
患者體位不能過度外展或屈伸,有創(chuàng)機械通氣患者用氣墊床,提高患者舒適度。隔2h翻一次身,使用自制水枕進行減壓,防止出現壓力性損傷。要求皮膚干凈整潔,床鋪衛(wèi)生無雜物,減少與皮膚之間的摩擦。
1.2.3氣道管理
教會患者如何正確咳嗽排痰,定時協(xié)助患者翻身與叩背。無法順利排出痰液患者,用藥物或纖支鏡提高排痰效率。用呼吸機患者合理控制呼吸機參數,嚴格消毒呼吸機,確保呼吸機管路一人一用,長期使用呼吸機患者定期更換呼吸機管路,防止出現呼吸機相關性肺炎。合理選擇氣管切開處傷口敷料,氣道濕化用滅菌注射用水護理,控制吸入蒸汽溫度。
1.2.4心理護理
用親切的語氣語調與專業(yè)的服務態(tài)度感染患者,拉近與患者的距離,鼓勵患者主訴不適,從患者感興趣的話題入手調節(jié)情緒。采取現身活法與成功案例疏導患者心理,多為患者構建康復藍圖,提高患者治療信心。教會患者如何運用轉移注意力與心理暗示等方法自我調節(jié)情緒。
1.2.5健康宣教
根據患者理解能力等個體差異,采取播放視頻或發(fā)放健康知識手冊等多種形式展開宣教工作,講解疾病與治療、護理等方面知識,要求患者明確注意事項與配合要點,提高認知度與依從性,將患者從傳統(tǒng)治療觀念與態(tài)度中脫離出來。做好操作解釋與咨詢服務等工作,語言言簡意賅,確保宣教成效。
1.3觀察指標
參照PEF呼氣流量峰值與FEV1一秒用力呼氣容積及FVC用力呼氣量等指標水平,評定肺功能恢復程度。參照SF-36數字評分法,評定生活質量改善情況。
1.4統(tǒng)計學方法
數據研究分析,用spss19.0軟件,P<0.05,表示數據對比,有統(tǒng)計學差異。
2 結果
2.1肺功能
從FEV1與FVC及PEF指標改善幅度入手分析,研究組大于對照組,P<0.05,如下表1所示。
2.2生活質量
生活質量改善幅度方面,研究組大于對照組,P<0.05,如表2所示。
3 討論
呼吸衰竭是多種致病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患者肺換氣功能障礙,無法有效氣體交換,造成二氧化碳潴留,引發(fā)生理功能代謝紊亂的病癥?;颊咛幱谛睦砼c生理等多方面的應激狀態(tài),內分泌紊亂與血流動力學不穩(wěn)定等風險加劇,應當加強有創(chuàng)機械通氣治療,逐步改善患者肺功能,加速康復進程[1]。
傳統(tǒng)ICU護理干預以疾病控制為主,忽視患者需求滿足,患者配合度低,易引發(fā)護患糾紛。在人性化護理中要求護士本著以患者為中心的理念,在不違背醫(yī)院規(guī)章制度的基礎上,主動向患者提供人文關懷,滿足患者需求。同時加強主觀能動性提升,及時發(fā)現存在與潛在的危險因素,采取有效措施規(guī)避,確?;颊呤孢m度與生命安全。宣教與心理干預貫穿治療全程,主動構建良好護患關系,使其給予護理工作更多支持與信任。加強呼吸道管理,改善患者肺通氣質量與換氣功能,降低患者應激反應,促進生理功能逐步恢復。除此之外,加強皮膚護理與環(huán)境干預等,確保護理規(guī)范性與全面性,實現醫(yī)療資源優(yōu)化與高效利用,促使快速康復外科理念貫徹落實[2-3]。
綜上所述,ICU呼吸衰竭患者接受人性化護理干預,可有效改善呼吸衰竭癥狀,提高患者生活質量與預后質量,值得深入研究。
參考文獻
[1]??? 馬琴.分析舒適護理在ICU呼吸衰竭有創(chuàng)機械通氣患者中的應用效果[J].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連續(xù)型電子期刊),2018,(57):218,220.
[2]??? 楊春花.舒適護理在ICU呼吸衰竭有創(chuàng)機械通氣患者中的應用價值分析[J].中外醫(yī)學研究,2017,15(20):90-91.
[3]??? 丁嵐,周立濤.專職化小組護理模式對呼吸衰竭患者呼吸機輔助通氣質量與并發(fā)癥的影響分析[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7,2(41):25-2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