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工業(yè)貿(mào)易職業(yè)技術學院不斷加強和改進黨對思想政治工作的領導,堅持把立德樹人貫穿于學院教育教學工作的各個方面,以“四個一”的工作舉措,不斷夯實學院思想政治工作基礎,推動學院思政教育提質(zhì)增效。
凝練一個有“質(zhì)”的價值理念。學院立足辦學傳統(tǒng)、理念、精神和文化,充分挖掘糧食文化中所蘊含的核心價值理念,并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行融通與拓展,形成了“五糧”文化育人理念,即“‘糧緣中的敬與禮、‘糧情中的勤與儉、‘糧品中的誠與信、‘糧安中的責與獻、‘糧藝中的傳與新”。2020年,學生依據(jù)“五糧文化”理念編撰的《“五糧”文化學思踐悟》思政校本教材,在2020級學生中開課講授。
建設一個有“味”的文化基地。學院以糧食文化園建設為引領,對校園環(huán)境文化建設整體規(guī)劃,實施“糧食名人園”和“糧食文化長廊”項目建設,推出“工貿(mào)新十景”,力爭將學院打造成名副其實的全省愛糧節(jié)糧教育和糧食文化傳播基地,擦亮學院歷史文化底色,彰顯辦學特色。
創(chuàng)新一個有“效”的育人模式。學院按照“1234”的思路,努力探索新時代文明實踐“工貿(mào)新模式”,將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打造成思想政治教育引領和服務師生的重要載體。“1”緊緊圍繞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更加深入人心這一總目標?!?”做到兩個堅持,堅持以黨支部為主要陣地,深入開展“一支部一品牌”建設;堅持以志愿服務為主要活動方式,成立教師黨員、學生黨員和志愿者三支隊伍,組建“3+N”志愿服務模式?!?”抓好三個統(tǒng)籌,統(tǒng)籌好學院與系部之間的資源,統(tǒng)籌好黨支部之間的資源,統(tǒng)籌好學院與班級兩級的資源,將資源集聚到基層的實踐所、實踐站,實現(xiàn)共建共享?!?”建好理論宣講平臺、教育服務平臺、文化育人平臺、文化傳播平臺四大平臺,突出思想引領、實踐養(yǎng)成,切實推動文化育人工作落地見效。
打造一個有“料”的思政品牌。學院著力打造思政課實踐教學品牌——“守望信仰,紅色尋根”。每年組織師生參加“追革命歷史足跡,尋共和國之根”暑期實踐調(diào)研,了解革命歷史,重溫革命征途的重大事件和撼動人心的場面,使師生切身體會理想信念是精神之“鈣”,堅定理想信念,立鴻鵠志,做奮斗者。
(文/王 蘇 熊 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