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桂莉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提出了新課程的基本理念—“改變課程實施過于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狀,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培養(yǎng)學生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被谛抡n改的理念,“高效課堂”成為小學語文教學改革的一大亮點,受到了廣大小學語文老師的共同關注。那么如何緊跟現代教育發(fā)展步伐,構建高效的小學語文課堂呢?筆者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對此問題談幾點淺薄認識。
一、運用最好的教學方法構建高效的小學語文課堂
教師都希望用最好的教學方法來實施高效教學,希望通過最好的教學方法達到最理想的教學效果。因此,很多老師常?;ㄙM很大的精力去研究“怎么教”,至于“教什么”就只能根據教的形式來確定。在新課標指引下,我們不能再按照自己“教”的思路實施教學,而應該按照學生“學”的規(guī)律來開展教學。即:學生“應該怎樣學”,我們就“應該怎樣教”。在教學設計時,要以充分尊重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為前提,設計的教案要符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周密地考慮到學生存在“已有知識經驗和思想方法基礎”的事實。例如,怎樣引出新知識、新句型,怎樣用學生們最熟悉的生活現象去解釋一個概念,怎樣創(chuàng)設情境,怎樣歸納學習過的知識點等,都要切合學生的實際。教師要從教學內容出發(fā),以學定教,順學而導,時刻關注每一名學生的學習情況,隨時調整教學方案,從而達到最理想的教學效果,讓學生在聽、說、讀、寫、背等一系列語文實踐活動過程中提高語文能力。
二、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激發(fā)學生探究欲望
問題是思維的出發(fā)點,有了問題才會去思考。新課標倡導的自主、合作、探索性學習方式是在問題情境之中的學習,因此如何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就成為這一學習方式能否有效的前提條件。心理學研究表明:學生的思維總是由問題開始的,并在解決問題中得到發(fā)展。學生學習的過程本身就是一個不斷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的過程,它可以引起學生認知沖突,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使學生的思維在問題思考與探索中得到促進和發(fā)展??梢岳枚嗝襟w課件展示,再現語文課文中的真實場景,使學生進入身臨其境的問題環(huán)境,從而產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欲望,使學生獲得學習成功的快樂體驗,增強求知欲和自信心,進而促進學生身心的全面發(fā)展。
三、利用教輔媒質,激發(fā)學生學習熱情
學習資源是學習過程中最重要的要素之一。提供什么樣的資源,以何種方式提供,對構建語文高效課堂教學有著最為重要的作用。在施加教學中,教師要合理的整合各種教學手段,“因材選媒”,突出多媒體的輔助教學作用,淡化其“裝飾”效應,讓學生在形象生動的情景中經歷探究過程,獲得理智和情感體驗,切不可喧賓奪主,切不可忽略了學生的自我體驗和品位。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引入多媒體輔助教學手段,對課堂效率的提高無疑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促進作用。但教師在設計課件時,首先應明確目的,如何才能把問題用多媒體特有的優(yōu)勢表達清楚;其次教師必須清楚地認識到語文教育重在對語言文字的感悟,任何語言文字之外的手段都不能成為語文教育的主導性手段。
隨著新課程標的不斷推行與深化,對于小學語文教學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構建高效的小學語文課堂勢在必行,所謂的高效并不是盲目地追求課程進度的快速推進,而是應該在先進的教學理念的指導下,對教學課堂進行科學合理地組織,充分尊重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和語文學科的基本特點,爭取在教學方法上更加靈活,在教學策略上更加先進,努力促使課堂情境的優(yōu)化,活躍課堂氛圍,在此基礎上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促進學生素質的全面提高,讓小學語文課堂真正為學生的個人發(fā)展和綜合素質提高服務。為此,我們不僅要注重教學情境的創(chuàng)設,同時,要不斷地提高教師自身的素質,為學生樹立好的榜樣,靈活運用教材,為學生的多元化思維提供條件。總之,高效的課堂教學是小學語文課堂發(fā)展的必然選擇。只有構建起高效的小學語文課堂,才能真正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開闊學生的視野,鍛煉學生的能力,切實提高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和語文素養(yǎng),從而獲得最優(yōu)的學習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