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麗娜
《在烈日和暴雨下》這篇文章截取自老舍先生《駱駝祥子》中的一個章節(jié),主要講述了祥子在炎炎烈日和狂風(fēng)暴雨下拼命拉車的悲慘遭遇。這篇文章成功征服了眾多讀者,引發(fā)他們強烈的心靈震撼。典型的環(huán)境描寫功不可沒,它不僅為人物活動設(shè)置特定的場景,而且為塑造飽滿的人物形象起到烘云托月的作用。下面就具體分析一下文中環(huán)境描寫的妙處。
其一,抓住景物特征來寫。無論是大景致,還是小景物,它們都有自己獨有的風(fēng)姿,寫作時要抓住其特征來刻畫。比如文中在刻畫烈日這個場景時,“柳樹的葉子打著卷,枝條一動懶得動,無精打采地低垂著”“狗趴在地上吐著紅舌頭,騾馬的鼻孔張得特別大……”,讀這些文字,很容易引起讀者的聯(lián)想,讓讀者對當時天氣的酷熱感同身受。
其二,巧妙運用描寫方法。寫作時為更好表達主旨,需要靈活運用描寫方法,觀其形,描其色,繪其聲,狀其觀,綜合考量,對相關(guān)景物進行詳細描寫。如此文為突出日之烈,有“沒人敢抬頭看太陽在哪里,只覺得到處都閃眼,空中,屋頂上,墻壁上,地上,都白亮亮的,白里透著點紅,從上至下整個地像一面極大的火鏡,每一條光都像火鏡的焦點”這樣的正面刻畫,又有“柏油路曬化了,甚至于鋪戶門前的銅牌好像也要曬化”等一系列的側(cè)面烘托,把兩種描寫手法相結(jié)合,讓讀者如身臨其境,感受到烈日的炙曬。
其三,結(jié)合五感,多角度展示。人的感官是相通的,面對一種景致,可以調(diào)動自己的全身器官,通過“耳聽,眼看,鼻嗅,口嘗,手摸”多角度感受。寫作時,我們就可以結(jié)合自身感受,多角度展示環(huán)境,效果更全面逼真。如文中“每一個顏色都刺目,每一個聲響都難聽,每一種氣味都攙合著地上蒸發(fā)出來的餿臭”“處處干燥,處處燙手,處處憋悶,整個老城像燒透了的磚窯”,作者把視覺、聽覺、嗅覺、觸覺融合在一起,使一切景物皆著“我”之色彩,更增添作品的感染力。
其四,多種修辭相得益彰。環(huán)境描寫的作用在于渲染氣氛,烘托人物,為更好地達到這種效果,我們在寫作時可以運用多種修辭。如文中“只剩下直的雨道,扯天扯底地垂落,看不清一條條的,只是那么一片,一陣,地上射起無數(shù)的箭頭,房屋上落下萬千條瀑布”,簡短的一句話,運用夸張,對偶,比喻的手法,語言更生動形象,同時也強調(diào)了暴雨的猛烈。“他不能抬頭,不能睜眼,不能呼吸,不能邁步”,運用反復(fù)的修辭手法,把祥子在雨中拼命掙扎的形象刻印在讀者腦海中。
其五,用詞準確,富有表現(xiàn)力?!澳切├I賣的,即使是最漂亮的小伙子,也居然甘于丟臉,不敢再跑,只低著頭慢慢地走。每一口井都成了他們的救星,不管剛拉了幾步,見井就奔過去,趕不上新汲的水,就跟驢馬同在水槽里灌一大氣。還有的,因為中了暑,或是發(fā)痧,走著走著,一頭栽到地上,永不起來?!痹谶@個句子中,“低著頭慢慢走”“不管剛……就……”“奔”“灌”等用詞準確,生動地展現(xiàn)出車夫們看見水之前的難受以及看見水之后的急切、大口喝水的情景,有力地襯托了他們拉車時的痛苦。“栽”寫出了車夫發(fā)病突然、兇險,如果換成“倒”就沒有這樣的效果了。由此可見,在對環(huán)境描寫刻畫時,一些修飾限制的詞語以及準確的動詞、疊詞都可以起到增強語言表現(xiàn)力、豐富作品內(nèi)涵的作用。
一枝一葉總關(guān)情。抓住事物的特征,詳細刻畫描寫,結(jié)合五感,綜合多種修辭,結(jié)合用詞準確,多管齊下,精心雕琢,一定會使我們的作文畫面靈動文旖旎,內(nèi)容豐富意蘊深。細細品味《在烈日和暴雨下》這篇文章,對我們的寫作有很好的啟示和指導(dǎo)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