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菁菁
摘 要:幼兒園班級課程改革,要以游戲作為教學的基本活動內容,確定游戲在幼兒園課程教學中的重要地位。因此幼兒園教師在創(chuàng)建班級環(huán)境時,要以幼兒自身的需求為出發(fā)點,為他們打造游戲化的課程環(huán)境,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讓孩子對班級教學活動更有參與感。而面對每個孩子自身情況的差別,教師要對教學方案進行靈活調整,促進幼兒全面發(fā)展。
關鍵詞:幼兒園;課程游戲化;班級課程;改革
游戲是幼兒最喜歡的活動,也是最適合、最能滿足他們成長發(fā)展需求的活動,因此現在大部分的幼兒園都將課程游戲化,將游戲精神貫穿于幼兒的每一日活動中,讓孩子在幼兒園的游戲生活中能感受到快樂。那么在課程游戲化的背景下幼兒園的班級課程改革又該采取哪些具體的措施呢?
一、樹立游戲意識
幼兒園教師在課程教學中要樹立游戲意識,3~6歲的兒童愛玩是天性,他們還意識不到學習的重要性,因此教師需要在游戲過程中讓幼兒潛移默化地接受新知識、鍛煉各方面的能力。因此教師需要幫助幼兒樹立健康的游戲意識,注重教學與游戲相互配合,優(yōu)化教學模式,使課程能得到更深入的開展。因為游戲是幼兒在幼兒時期接受程度最高的活動,游戲中的所見所感也就成為幼兒的知識來源,更是培養(yǎng)其生活技能最好的途徑,幼兒園教師在樹立幼兒的游戲意識時也需要再對他們進行相關指導,這樣才能很好地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發(fā)展。
二、設置學習情境
正所謂“環(huán)境造就課程”,學習環(huán)境對任何一個幼兒而言都是至關重要的,尤其是對于正處于啟蒙階段的幼兒來說,教學環(huán)境起到的作用就如同教師的作用一樣。幼兒園中開展的大部分課程都是需要孩子在現實中與環(huán)境進行交流互動的,教師應該根據這一特點創(chuàng)建科學、合理、寬松的學習環(huán)境,實現游戲化高效課堂。教師可以結合課程教學的內容在多媒體上播放相關影片或者與之相關聯的特色歌曲,讓孩子能夠有身臨其境之感,還可以講述一些帶有寓言性質的歷史故事,在積累知識的同時還能學會一些做人的道理。與此同時,還可以開展一些主題活動,手工或者繪畫比賽都是很好的選擇,既具有娛樂性,又能增強幼兒的學習自信心。
三、在游戲過程中生成主題內容
課程游戲化不是單純的游戲活動,教師要通過設計課程教案,在游戲活動中自動生成教學課程的主題內容,要在體現趣味性的同時體現教育意義。比如說兩人三足的游戲,不單單是讓幼兒進行跑步游戲鍛煉身體,還要在玩的過程中體會合作的重要性,同時在腦中形成團結意識,訓練大家的節(jié)奏感。除了運動項的幼兒游戲外,教育活動內容還可以選取幼兒感興趣的、更貼近生活的,這樣就能利用社會資源來開闊幼兒視野,這種活動可以是春游踏青,也可以是冬天打雪仗,讓幼兒在游戲時既能感受大自然的魅力,又能激發(fā)他們對家鄉(xiāng)、對祖國的情感。
四、課堂中融入傳統(tǒng)游戲
因為現代社會信息技術發(fā)展迅速,孩子們的童年也被各種電子游戲、電動玩具包圍,但是一直玩這種類型的游戲,會嚴重影響孩子的身心健康,孩子們需要一些更有活力的、更符合他們年齡的活動。因此教師需要在幼兒園的游戲化課程中融入一些傳統(tǒng)的、趣味性強的傳統(tǒng)民間游戲。教師可以根據本班幼兒平時的生活習慣和對事物的偏好找出最適合他們的教學游戲,同時還要制定靈活的游戲規(guī)則,將游戲方式改革,使其更符合幼兒這一年齡段能接受的程度。例如抓包游戲可以培養(yǎng)幼兒肢體的協調性;推小車游戲除了鍛煉孩子的手臂力量外,還能增強合作精神;“蒸饃饃”能夠培養(yǎng)孩子語音的節(jié)律。
五、教學過程中發(fā)揮幼兒的主導作用
在課程游戲化改革中,教師一定要轉變思想,將幼兒當成教學課程中的主體,讓他們能在自己的游戲活動中起到主導作用,他們只有從身份上轉變,才能更好地參與到課程建設中,從而發(fā)揮出課程游戲化的最大作用,使幼兒的身與心都得到全面發(fā)展。在幼兒自己主導時,他們能充分思考,豐富精神世界,進行自主學習,也愿意和人進行合作,由此就能做到持續(xù)性發(fā)展。注重幼兒的主導地位能讓他們樹立正確的課程意識以及游戲意識,在游戲過程中自然獲取知識,同時樹立正確的“三觀”,為之后的學習和發(fā)展打下良好基礎。
六、完善幼兒園的獎評機制
和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相比,游戲化課程對幼兒的參與程度要求更高,孩子全身心參與課程的同時也需要教師給予他們及時的評價。對于年紀較小的孩子而言,來自教師與家長的鼓勵會讓他們更有信心和動力,而正是在有動力的前提下,他們才能在課堂上更積極地配合教師,教學過程才能變得順利。因為要符合幼兒園的發(fā)展目標,所以各個教師都應該完善本班的獎評機制,對表現優(yōu)秀的孩子及時鼓勵并給予相應獎品,而對于沒有得到獎勵的孩子也要勸他們不要灰心,下次努力的話一樣還有獲得獎勵的機會。這樣分明的獎評制度有利于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形成統(tǒng)一目標,進而更好地推進課程游戲化改革。
綜上所述,想要真正實現幼兒園課程游戲化改革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也不能一蹴而就,教育工作者們需要實時關心孩子的身心狀況,面對不同情況制定相應的課程安排和管理制度,從孩子的角度出發(fā),將生活、文化等方面知識自然滲透到課程中,讓孩子的學習生活更加豐富,趣味性與參與性更強。與此同時,教師也要提升自身的能力,對孩子的身心發(fā)展做出最有效的指導。
參考文獻:
[1]陸倩旎.課程游戲化背景下幼兒園建構游戲的創(chuàng)新改革[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19(12):208-209.
[2]梅苗苗.幼兒教師游戲化教學設計能力研究[D].黃石:湖北師范大學,2019.
[3]李丹恒.中班語言教學游戲化活動的師幼互動研究[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18.
編輯 張佳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