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過去的暑假,對26歲的大學生熊洞來說特別有意義。
7月中旬,他回到了家鄉(xiāng)——四川涼山彝族自治州木里藏族自治縣白碉苗族自治鄉(xiāng)爛房子村,在當年就讀的村小,當上了支教老師,給17名孩子輔導功課。
誰能想到,10年前,熊洞還是一個非常特殊的大齡小學生,因身體殘疾,靠爬行來這里上學,手掌經常被沙石磨出血。
10年后的今天,熊洞成了支教老師。每天六七個小時的課,講得口干舌燥,他也樂此不疲。熟悉熊洞的人都知道,這一天,來之不易。
24年前的松明火燭,把兩歲多的熊洞拖入黑暗的深淵。大火燃著了他的右褲腿,將右腿燒成了肉團。打記事時起,熊洞走路都得靠爬行,因此也錯過了上學。
禍不單行,10歲那年冬天,熊洞的爸爸在干活時遭山體崩塌遇難。這是一家人的至暗時刻,懂事的熊洞主動承擔起家里的活,成了一名放羊娃,從此變得愈發(fā)沉默寡言??粗茸约盒∫淮蠼氐幕锇椋粋€個上學去,16歲時,熊洞毅然提出,爬也要爬去上學。
有一年,來自廣東的一支義務支教組織——佛山好友營,來到大涼山爛房子村。其中有位袁老師注意到身殘志堅的熊洞,當得知這孩子多年來走路一直靠爬行后,震驚了。他們決定幫他。
2009年底,好友營發(fā)起人伍景勛等聯(lián)手支教點義工、志愿者及社會好心人,募集善款,為熊洞尋找醫(yī)院。最后找到了佛山以手足外科、骨科聞名的順德和平外科醫(yī)院。醫(yī)院專家接過愛心接力棒,幫熊洞站了起來。
2010年3月,熊洞出院了?;氐酱鬀錾胶?,不知情的人根本看不出他原來是個爬著行走的人。努力的熊洞用6年時間啃完了9年課程,并于2016年考上了攀枝花市建筑工程學校。2019年,他又考上四川工程職業(yè)技術學院。課余,熊洞當上了志愿者,常去老人院與公園當義工。今年暑假,快上大二的熊洞放假回家,迫不及待地實施了他的支教計劃。7月18日,熊洞正式開課了。每天授課7個小時,有時備課到凌晨兩三點,忙得團團轉。他似乎有使不完的勁。
如今的熊洞,比10年前更陽光、更精神、更自信。談到未來打算時,這個微信昵稱為“追夢人”的涼山小伙笑道:“我有許多夢想,想過當醫(yī)生、當老師。今后無論從事哪個職業(yè),都想成為一個自食其力的人,對社會有用的人。力所能及時,多幫助別人。”
(摘自《人民日報·海外版》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