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莉萍,浙江省慈溪市勝山初級中學教師,慈溪市“四有”好教師。其作品先后多次在《語文報》《未來作家》等刊物發(fā)表,指導學生公開發(fā)表文章近百篇。熱愛閱讀,樂于思考,善于鉆研,追求有溫度、有厚度、有深度的課堂。愿終凈守一隅,耐心靜待花開。
一 ? 選擇一位熟悉的同學,寫一個片段
不足一米六的個頭,一團烏漆漆的頭發(fā),漩渦般地趴在腦袋頂上;一副油亮亮的面孔,布滿星星點點的小痘痘;一張大咧咧的嘴巴,潛伏著兩排參差泛黃的牙齒;鼻梁上聳立著一個大大的紫包,好像隨時都會爆漿……長成這樣,好歹低調(diào)點呀,偏偏自信心爆棚,他是我們班里首屈一指的自戀狂。動不動以“班草”自居,人多的時候,尤其是女生多的時候,各種耍帥:捋頭發(fā)、側(cè)臉殺、托著空氣三步上籃。若是有人跟著起哄,他還會人來瘋,拋個媚眼,呼朋引伴:“來吧!青春苦短,我們一起帥遍宇宙!”
[【董老師評】]
沒有“炯炯有神的眼睛”“高高的鼻梁”“紅紅的嘴巴”,這類看似突出實則模糊的五官,但那“漩渦般地趴在腦袋頂上”的“烏漆漆的頭發(fā)”,“油亮亮的面孔”,聳立在鼻尖“隨時都會爆漿”的泛紫的痘包,使一個剛剛發(fā)育的青春期男生的形象躍然紙上。寫人,由外而內(nèi),從外貌入手,是常規(guī)的操作手法,未必面面俱到,若使用一點漫畫的表現(xiàn)手法,集中人物身上或外貌或性格某一兩個特點,放大描寫,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