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王一
摘 要:隨著科技時代的進步,初中美術課堂的教學模式也在更新?lián)Q代,怎樣平衡講授內容和實踐練習是美術教師值得思考的問題。有效構建講練結合的教學模式將是對此問題的一個良好的回應。本文基于課堂實踐,從“用講調動學生各類感官”、“用練習貫穿課堂教學”及“用講練結合優(yōu)化課堂教學”三方面闡述講練結合的具體方法。
關鍵詞:初中美術課堂;講練結合
中圖分類號:G633.95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20)19-028-1
在新課程改革的引領下,美術課堂愈發(fā)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而講練結合式教學作為一種理論與實踐交替并行的教學模式便應運而生。作為一名一線的美術教師,我們應當在課堂教學中將教師講授與學生練習有效結合,從學生實踐練習中得到反饋,及時調整課堂節(jié)奏,讓學生在掌握美術基礎知識的同時,培養(yǎng)其實踐創(chuàng)新能力。
一、用講調動學生各類感官
美術課堂相對具有特殊性,和數(shù)學課、物理課的“概念學習”不一樣的是,美術和其他學科不同的是它本身就奠基于對感官的沖擊,因此美術課堂必須結合直觀的視覺、聽覺素材等進行輔助講解。在課堂中結合小實驗、小魔術等方式進行講解,將抽象的理論知識化為生動的具象表達,有利于激發(fā)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加速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提高課堂效率。
如教授七年級下冊《多變的色彩》時,根據《多變的色彩》的教學目標,要求將互補色的定義作為重難點給學生呈現(xiàn),若用大量生僻的詞語去解釋概念往往會使同學們陷入“到底什么是互補色”的迷茫之中,在不理解互補色的情況下,先利用一個色彩的魔術,從魔術效果的展示中,引導孩子用自己的語言去總結互補色的概念。對比語言,直觀的、具體的效果能更好地幫助同學們理解定義從而形成記憶,在富有趣味性的課堂中探索美術的奧秘。
二、用練貫穿課堂教學過程
練習,是學生將所學美術知識用于實踐的過程,而練習應當始終貫穿于整個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之中。如在導入階段,教師設置“小試牛刀”等練習任務,通過小練習的方式揭曉本堂課的主題。在執(zhí)教七年級上冊《關注你、我、他》時,導入環(huán)節(jié)設置了“猜猜他是誰”的游戲,分別請兩位同學上黑板用線條描繪某位同學的樣貌特征,臺下的同學進行競猜,在回答聲中揭示主題——人物肖像畫。
在新知講授教學環(huán)節(jié)中,初中階段的同學們對于知識的掌握能力很強,但實際操作能力、動手練習能力較弱,例如八年級上冊《筆情墨意抒胸臆》一課,課堂作業(yè)環(huán)節(jié)需完成一幅寫意花鳥畫。學生對于墨分五色、中鋒、側鋒等知識點對答如流,但能利用筆墨相關知識進行高質量輸出的同學少之又少。究其原因有兩點,一是同學們不敢下筆;二是停留在理論基礎知識層面。因此,教師可以利用課堂的引領者的身份,通過多媒體軟件播放視頻、實物投影或粉筆作畫多種方式分步驟演示并且引導同學進行模仿練習,感受筆墨、線條的同時鞏固知識理解,加強技能訓練。
依據新課程理念,美術課堂教學的主人應當是學生。講練學習的教學模式要求充分發(fā)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讓學生從被動的知識接受者轉化為課堂的主導者。在美術課堂教學中靈活運用講—練—總結的方式合理分配知識與技能,能有效提升課堂效果和效率。
1.時間分配
所謂講練結合,就是根據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的需求分布遞進階梯式難度的知識講解及與之相契合的練習程度,在有限的課堂時間中把握講練的最佳時間比例。
例如八年級上冊《水墨交融寫青山》一課,要求根據教學目標的要求完成一幅山水畫作。在講練結合式教學模式下,講和練一共分為五個部分:一是初練,八年級的同學們在初中階段已經接觸過中國畫,對于毛筆、墨汁的運用有所了解,教師播放大師作畫視頻,同學自主臨摹視頻內容,期間可提出作畫過程中的困難,總體時間為五分鐘。二是講授,教師利用講授式教學模式中的講,對皴法的定義、山石的立體結構結合大師作品具體講解,總用時十分鐘。三是教師跟練,師生共同以披麻皴的形式臨摹一塊山石,總用時十分鐘。四是再講授,結合小游戲對山石程式化法則、組合形式知識點進行講解,總用時十分鐘。五是創(chuàng)意練習,在完成初嘗試和教師跟練的基礎上,運用自己的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對畫面進行最后的裝飾。
“兩講三練”串聯(lián)整個流程,講中有練,練中帶講,緊密圍繞教學目標。同學們從聽覺、視覺、感覺等方面多感官沉浸在課堂中。
2.分層訓練
教師要把握學生的整體認知程度,因材施教。對于難度較大的實踐練習,分層次進行實踐練習。針對基礎薄弱的同學,練習難度可以相對降低,將課堂前期的試練、小練兩項練習保質保量完成即可,對于后期的創(chuàng)作練習教師不必做過多要求。相反基礎較好的同學,既要完成前期練習,更要重視創(chuàng)作練習,將自己對整堂課的理解運用畫筆在畫面中進行表達。鼓勵同學們積極進行創(chuàng)作,突破自我。
3.教師示范
初中美術課堂中涉及的美術技能范圍很廣,不少美術教師由于自身專業(yè)的限制選擇只講不畫,或者僅讓學生臨摹一幅書本上的作品圖片。長此以往,教師自身專業(yè)能力下降,同時學生也只學習了“抄寫”一幅作品。在講練結合式教學模式中,教師不單是課堂的引導者,更承擔著示范者的角色。讓同學們多角度、全方位的觀察老師的畫法、用筆,按照老師的步驟從“第0步”邁向“第N步”。當然在美術課堂中,教師示范環(huán)節(jié)要根據學生現(xiàn)場反饋靈活把握,在掌握好時間、內容的前提下,既讓給學生展示基本的技能與技巧,又要留給學生獨立創(chuàng)作的空間。
美術課堂旨在學習美術基礎知識并且發(fā)展同學們的動手創(chuàng)新能力,培養(yǎng)其審美情趣。講練結合式教學模式將教師講授與學生練習有效結合,有針對性地將某知識點進行技能上的解析,用具體的物象解釋抽象的語言,保證知識攝入的同時提升同學們對美術本身的理解。
(作者單位:蘇州市吳江區(qū)蘇州灣實驗初級中學,江蘇 蘇州21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