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玲
評價的目的是為了改進教學,優(yōu)化教學質量。結合《江蘇省義務教育信息技術課程指導綱要》的相關要求,及新課改、素質教育,學生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要求,認識到有必要在小學信息技術教學過程中,引入重視過程性的評價方式,結合多元和多方法評價的策略,做好有效的評價。可以通過設計關注學生學習過程的評價任務,在確定評價內容、評價方式、評價指標后,實施等第評價與評語結合的評價方式,有助于依托評價改進學生的學習過程,打造優(yōu)質的小學信息技術課堂。
《江蘇省義務教育信息技術課程指導綱要》指出:“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信息技術的重要方式”,“學生是學習的主體,特別是信息技術中有關技能的學習更要體現(xiàn)出學生的主體性”,要“向學生提供充分從事信息技術活動的機會”,“評價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全面了解學生的信息技術學習過程”,應建立多元、方法多樣的評價方法,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與結果,關注學生的知識水平與情感態(tài)度。在小學信息技術課程實施評價時,應重視學生的過程性評價,從多維度,結合多元角度,評價學生的學習過程,促進學生調整與改進學習。所以,小學信息技術課程的評價,應采取關注學生學習過程的評價方式,將等第評價與評語評價各自的優(yōu)勢結合起來,優(yōu)勢互補,相互結合,運用到課堂評價中。
小學信息技術課程評價,應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對學生采取激勵性、過程性的評價方法。在評價方法的選擇上,等第評價具有直觀性、清晰性的特點,學生能直接發(fā)現(xiàn)自己哪些方面存在不足,哪些方面需要繼續(xù)保持,等第評價可以由學生自評、學生互評、教師評價等多元評價來實施。評語具有激勵性、可變性等特點,教師的評語可以基于學生的個體差異,因材評價,靈活評價。對于小學信息技術課程的評價,應以新課標為基準,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為了改進學生的學習過程而進行評價。選擇重視過程性的評價方式——依托表現(xiàn)性任務,運用等第評價與評語結合的評價方式,采取多元評價主體,從不同評價維度出發(fā),設計多種評價,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在觀察學生的學習過程的基礎上,對學生的學習過程進行評價,促進改進與調整學習過程。在此以《畫圖》教學為例,闡述等第評價與評語結合的小學信息技術評價模式實施策略。
2.1 等第與評語結合的評價的評價任務
2.2 等第與評語結合的評價的評價內容
2.2.1 評價內容
根據(jù)評價維度和評價主體,針對教學內容與目標,設計對應的評價指標。
2.2.2 評價方式
①對學習興趣的評價方式
對學生學習興趣的評價,主要通過教師課堂觀察的形式進行,采取等第評價與評語結合的方式,對學生學習過程中,表現(xiàn)出的學習興趣進行評價??梢曰诿抗?jié)課中學生在小組活動中的學習過程進行評價,做好課堂觀察和記錄。
②對學習方法的評價方式
采取教師課堂觀察,學生完成任務,教師與學生一起根據(jù)任務的完成情況的方式進行評價。依托任務,教師和學生一起記錄學習過程,學生自評和教師評價,等第評價與評語結合,便于調整學習方法,改進學習過程。
③對學習習慣的評價方式
基于設計的任務,通過課堂觀察、記錄,以教師評價、學生自評的方式,對學生的學習習慣進行評價,評價時學生進行等第評價,教師進行評語和等第評價相結合的評價方式進行評價。
④對學習成果的評價方式
基于設計的任務,教師檢查學生完成任務的情況,信息技術學科下的任務,《畫圖》課程中設計的任務,“畫小房子”是可見的圖形作品,教師對學生進行等第與評語結合的方式,對學生的學習成果進行評價。
本節(jié)課設計的評價任務,重點集中在“認識畫圖工具,學會使用鉛筆和刷子工具,并嘗試畫小房子”。教師設計任務,任務導向下,引導學生完成任務,根據(jù)學生的完成情況、參與情況、表現(xiàn)情況進行等第評價,并給出“老師的話”的評語,便于學生改進學習,優(yōu)化學生的學習質量。
2.3 等第與評語結合的評價的評價指標
①對學習興趣的評價
(A優(yōu)秀 B良好 C一般 D應努力)
②對學習方法的評價
(A優(yōu)秀 B良好 C一般 D應努力)
學生自評
1)我能積極投入學習,認真觀察并動手探索軟件各部分工具有什么作用,這些工具之間存在什么樣的差異性。(A? B? C? D)
2)我能認真交流,與小組成員一起分享自己的發(fā)現(xiàn),互動討論。
(A? B? C? D)
3)我能認真傾聽,傾聽老師的提示,同學的發(fā)言。(A? B? C? D)
4)我能積極動手,動手探究中發(fā)現(xiàn)并解決問題。
(A? B? C? D)
評價人:_____ 評價日期_____
(A優(yōu)秀 B良好 C一般 D應努力)
③對學習習慣的評價
教師評價
(A優(yōu)秀 B良好 C一般 D應努力)
學生自評
1)我能認真觀察,觀察軟件中各部分工具、其名稱及各自的作用。
(A? B? C? D)
2)我能認真合作交流,傾聽教師的話語、學生的表達,并互動交流。
(A? B? C? D)
3)我能積極動手探究,在動手操作中,分析“畫圖”軟件各部分工具的不同的作用,分析這些工具的差異性。
(A? B? C? D)
4)我敢于質疑,敢于提出問題并動手探究,與小組成員一起合作解決問題。
(A? B? C? D)
評價人:_____ 評價日期_____
(A優(yōu)秀 B良好 C一般 D應努力)
④對學習成果的評價
教師設計任務:運用“畫圖”軟件,畫出一個小房子。
教師進行等第評價與口頭評價相結合的評價。
(A優(yōu)秀 B良好 C一般 D應努力)
2.4 評價注意事項
2.4.1 因材施教進行評價
要針對某一項評價內容、某個具體的學生,進行針對性評價,因材施教,結合激勵性評價,指出優(yōu)點,再點評出不足,給出改進建議。評價時要有所側重,找出學生需要改進的非常突出的方面,引導學生改進學習,提升學習質量。
2.4.2 評語要中肯有力
“老師的話”是非常重要的部分,針對每一次的評價過程,教師要認真觀察學生的每個學習過程,對學生進行點評和激勵,給予學生明確的學習建議,指出學生最為需要努力的方向,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自信心,啟迪學生學習方法。
小學信息技術教學時,應運用關注學生學習過程的評價方式,引入多元評價主體、多樣評價元素和多種評價方法,實施為了改進學生學習過程的評價方式。等第評價與評語結合的評價方式,契合了新課改的要求,教師根據(jù)教學內容和目標,設計評價任務,明確評價指標、評價內容、評價主體、評價方法,制定出完善的評價體系后,在教學過程中運用,及時進行激勵性評價,給予學生中肯的學習建議,啟示學生學習方法及需要改進的地方,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自信心與學習興趣,如此,促進學生有效學習,提升學生的學習質量。
(作者單位:江蘇省南京市瑯琊路小學威尼斯水城分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