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曉東
如今,中醫(yī)臨床疾病譜正在發(fā)生深刻變化,社會生活節(jié)奏加快,七情不遂所致郁證相關病證日益增多。筆者認為,構建郁證診治體系顯得尤為重要。
郁證診療體系
在診療過程中,筆者發(fā)現郁證病因存在外因(外源性情志病因)與內因(內源性情志病因)。外源性情志病因是指由不良生活事件刺激所產生的負面情緒。內源性情志病因是由內在稟賦所決定,表現為平素多思善慮、傷感寡歡、膽怯內向等,即使不遭遇外來負面生活事件侵襲,也易患郁證。郁證情志病因可單獨由外因或者內因所致,也可由內因、外因共同起作用,內因是決定性因素。
郁證形態(tài)多種。郁證形態(tài)可歸納為單純郁證與病郁同存、因郁致病與因病致郁、顯性郁證與隱性郁證、狹義郁證與廣義郁證幾種。單純郁證是指情志內傷所致功能性疾病;病郁同存是指單純郁證與器質性疾病同時存在,后者又有因郁致病與因病致郁。顯性郁證是指由明顯七情(指喜、怒、憂、思、悲、恐、驚)不遂所致,臨床容易辨認的郁證;隱性郁證則相反,常易漏診誤診。狹義郁證是指單純郁證或者顯性郁證;廣義郁證則包括病郁同存、因病致郁、隱性郁證等郁證形態(tài)。
郁證通常有情緒低落、悲傷欲哭等情志類癥狀和軀體類癥狀。當情志因素致病不太明顯(潛意識性、隱匿心理沖突),而臨床表現以軀體類癥狀為主時,即為隱性郁證。根據郁證癥狀的不同,隱性郁證有“普衣郁證(不寐、心悸胸痹等普通病證)”“花衣郁證(臨床表現紛繁復雜)”“怪衣郁證(癥狀怪異)”之分,在臨床上較難識別。
四診(望、聞、問、切)要點。一般望診望神色、形體、姿態(tài),而郁證望診主要望眼神、面部表情。一般聞診聽聲音為聽語聲、呼吸、咳嗽、噯氣呃逆,郁證聞診主要聽取能反映患者思想性格及心理特質的病情陳述,以了解其精神狀態(tài)及稟賦。一般問診有“十問(歌)”,郁證問診當更加注重“十問因”,了解是否存在情志致病因素。一般切診為脈診、按診,郁證切診包括體格檢查及實驗室檢查,以排除器質性疾病。以下為郁證四診簡易判斷要點。望診:眼神憂郁、哀傷或者瞳光寒峻,表情僵硬,不善笑,沉默狀。聞診:唉聲嘆氣,不由自主地深吸氣,自主噯氣,嘆息。問診:外源性情志病因,因不良生活事件刺激而產生負性情緒;內源性情志病因,由內在性格稟賦或人格性格特質所致。切診:脈診按診,體格檢查,實驗室檢查,相關抑郁焦慮量表測量。聞診問診結合:郁證診斷常將聞診問診有機結合起來,邊聞邊問,由問得聞。比如,患者喜歡從多年以前的病史開始詳訴;將海量病情信息傾吐于一時,內容呈碎片化、斷裂化;重復訴說病情或者再三詢問同一個問題;過度擔憂健康或者夸大軀體病情,反復求醫(yī)問藥;不能直截了當、簡明扼要地回答醫(yī)生提問的要點等。
從郁論治內涵。從郁論治內涵有狹義與廣義之分。狹義從郁論治就是疏肝解郁,廣義從郁論治包括養(yǎng)心安神、鎮(zhèn)驚定志、健脾養(yǎng)心、清瀉心火、交通心腎、清肝泄熱、理氣化痰祛瘀等多種治法,還包括修身養(yǎng)性、心理疏導等非藥物情志療法。中醫(yī)看病應看人,看人需看心;治病毋忘醫(yī)人,療疾毋忘治心。以人為本是中醫(yī)診療的關鍵。
郁證脾胃病診療框架
脾胃病分郁證性與非郁證性,運用以上有關郁證概念,筆者初步構建了郁證性心病、郁證性肝病、郁證性脾病因機證治體系。現以脾胃病為例解釋如下。
脾胃病可劃分為非郁證性脾胃?。ㄆ髻|性消化系疾?。┡c郁證性脾胃?。ň裥睦硪蛩厮碌墓δ苄晕改c?。﹥深?。后者由情志因素作為發(fā)病原因,影響到肝主疏泄、心主神明、脾藏意志的功能,從而出現脾胃病的臨床表現,本質上乃是披著脾胃病外衣的郁證,即癥狀在脾胃,病機在肝心,治療需要從郁證著手。
郁證性脾胃病臨床表現:郁證性脾胃病因情志因素誘發(fā)、加重或消長變化,臨床表現有3種類型:1.情志類表現,如默默悲傷、憂思抑郁等;2.脾胃病臨床表現,諸如泛酸、噯氣、嘔惡、嘈雜、納呆、胃痛、痞滿、泄瀉、便秘等;3.脾胃病以外的軀體癥狀,諸如頭痛、眩暈、耳鳴、口苦、胸脅滿痛等肝郁表現,心悸怔忡、胸悶氣短、不寐多夢、健忘等心情郁悶表現和疲憊倦怠、嗜臥、氣短氣怯、心腹膨脹等脾郁表現。
診斷郁證性脾胃病要先排除器質性胃腸病。郁證性脾胃病從郁論治是基本原則,但臨床治療時需要注意4點:1.從郁論治藥物療法與非藥物情志療法相結合,重視輔助運用勸說開導等心理療法;2.從郁論治與郁證臟腑定位結合,比如解肝郁、解心郁、解脾郁等;3.從郁論治即是治本,此外還應與辨證論治相結合,以進一步提高療效。比如痞滿注重使用條暢氣機的藥物,便秘加用潤腸通便的藥物等。4.從郁論治與從痰論治以及從瘀論治相結合。郁證氣機郁滯容易產生痰瘀,痰瘀既成又可成為郁證的病因病機。
筆者認為,在診療過程中,應善于分析與總結,拓展郁證診療思路與領域,臨證不為證候現象所迷惑,把握郁證本質并采用從郁論治,就是最本質的辨證論治,有助于提高臨床療效。